《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歌剧间奏曲》是全球首套逐分逐秒解析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世界经典小品;书里的“名曲导读”“聆听指南”为您讲述44位作曲家的生平故事,介绍120部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奥秘;本套书里的“音乐小辞典”量身定製,与作品同步呈现,让您轻鬆迈入古典音乐之门。
基本介绍
- 书名: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歌剧间奏曲
- 作者:沈旋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2300970
- 品牌:上海音乐出版社
- 外文名:Opera Intermezzo
-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 页数:124页
- 开本:16
- 定价:68.00
内容简介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歌剧间奏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环球经典名曲导读”说明
前言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
1前奏曲/朱塞佩威尔第(选自歌剧《茶花女》第三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2间奏曲/彼得罗马斯卡尼(选自歌剧《乡村骑士》)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3间奏曲/贾科莫安东尼奥多梅尼科米歇尔塞孔多玛里亚普契尼(选自歌剧《修女安杰丽卡》)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4间奏曲/鲁杰罗莱翁卡瓦洛(选自歌剧《丑角》)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5间奏曲/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选自歌剧《霍宛斯基党人之乱》第四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6间奏曲/贾科莫安东尼奥多梅尼科米歇尔塞孔多玛里亚普契尼(选自歌剧《玛侬莱斯科》第三幕)
名曲导读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7间奏曲/弗朗茨施米特(选自歌剧《巴黎圣母院》)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8间奏曲/朱尔埃米尔弗雷德里克马斯内(选自歌剧《黛依丝》第二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9间奏曲/贾科莫安东尼奥多梅尼科米歇尔塞孔多玛里亚普契尼(选自歌剧《玛侬莱斯科》第三幕)
名曲导读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10间奏曲/弗朗茨施米特(选自歌剧《巴黎圣母院》)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11间奏曲/朱尔埃米尔弗雷德里克马斯内(选自歌剧《黛依丝》第二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12间奏曲/彼得罗马斯卡尼
(选自歌剧《友人弗里兹》第三幕)
名曲导读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柏林爱乐乐团的发展历程
曲目表
前言
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
1前奏曲/朱塞佩威尔第(选自歌剧《茶花女》第三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2间奏曲/彼得罗马斯卡尼(选自歌剧《乡村骑士》)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3间奏曲/贾科莫安东尼奥多梅尼科米歇尔塞孔多玛里亚普契尼(选自歌剧《修女安杰丽卡》)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4间奏曲/鲁杰罗莱翁卡瓦洛(选自歌剧《丑角》)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5间奏曲/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选自歌剧《霍宛斯基党人之乱》第四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6间奏曲/贾科莫安东尼奥多梅尼科米歇尔塞孔多玛里亚普契尼(选自歌剧《玛侬莱斯科》第三幕)
名曲导读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7间奏曲/弗朗茨施米特(选自歌剧《巴黎圣母院》)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8间奏曲/朱尔埃米尔弗雷德里克马斯内(选自歌剧《黛依丝》第二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9间奏曲/贾科莫安东尼奥多梅尼科米歇尔塞孔多玛里亚普契尼(选自歌剧《玛侬莱斯科》第三幕)
名曲导读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10间奏曲/弗朗茨施米特(选自歌剧《巴黎圣母院》)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11间奏曲/朱尔埃米尔弗雷德里克马斯内(选自歌剧《黛依丝》第二幕)
名曲导读
作曲家生平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12间奏曲/彼得罗马斯卡尼
(选自歌剧《友人弗里兹》第三幕)
名曲导读
创作背景
聆听指南
作品解析
音乐结构图
柏林爱乐乐团的发展历程
曲目表
文摘
着作权页:
插图:
柏林爱乐的终身指挥及其他
儘管早在1938年,卡拉扬就与柏林爱乐乐团有过合作,战后他也曾指挥该团录製唱片和举行音乐会,对乐团的艺术能力极为讚赏,但该团的首席指挥富特文格勒对他并不友善。有关他们的关係,莱格曾经说过:“很不幸,从1946年到富特文格勒逝世,我一直在富特文格勒博士与冯·卡拉扬之间当首席和事佬。在那段日子,卡拉扬奉守斯多噶派原则,低声受气,可成模範。就是他的密友也未曾听到他的一句怨言。他对此做过的唯一评论就是:那位长者是自作自受,但他倒是教会了我,要想长受尊崇,就得提携与扶持自己的同僚。”到1954年,富特文格勒患肺炎去世,柏林爱乐立即聘请卡拉扬为首席指挥,并于l956年任命其为终身指挥。就这样,柏林爱乐乐团的权杖历经汉斯·冯·彪罗(Hans VOD Billow,1830—1894)、阿图尔·尼基什(Artur Nikisch,1855~1922)、富特文格勒,传到了卡拉扬的手中。他执此权杖长达34年。依託该乐团来施展他的才华,铸就了他一生最大的荣誉和成就。
插图:
柏林爱乐的终身指挥及其他
儘管早在1938年,卡拉扬就与柏林爱乐乐团有过合作,战后他也曾指挥该团录製唱片和举行音乐会,对乐团的艺术能力极为讚赏,但该团的首席指挥富特文格勒对他并不友善。有关他们的关係,莱格曾经说过:“很不幸,从1946年到富特文格勒逝世,我一直在富特文格勒博士与冯·卡拉扬之间当首席和事佬。在那段日子,卡拉扬奉守斯多噶派原则,低声受气,可成模範。就是他的密友也未曾听到他的一句怨言。他对此做过的唯一评论就是:那位长者是自作自受,但他倒是教会了我,要想长受尊崇,就得提携与扶持自己的同僚。”到1954年,富特文格勒患肺炎去世,柏林爱乐立即聘请卡拉扬为首席指挥,并于l956年任命其为终身指挥。就这样,柏林爱乐乐团的权杖历经汉斯·冯·彪罗(Hans VOD Billow,1830—1894)、阿图尔·尼基什(Artur Nikisch,1855~1922)、富特文格勒,传到了卡拉扬的手中。他执此权杖长达34年。依託该乐团来施展他的才华,铸就了他一生最大的荣誉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