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小乐团(Philharmonia Quartet)成立于1984年,由柏林爱乐乐团各弦乐声部首席组成。20年前,柏林爱乐四重奏在伦敦威格默尔音乐厅首次登台亮相,英国媒体称他们为“最棒的四位”,从那之后,乐队广受追捧。20余年的演出经验加上大量的唱片出版,使乐队跻身世界顶尖弦乐四重奏的行列。
乐团经常在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厅演出,也在全球範围内举办音乐会,例如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和伦敦威格摩厅。他们录製了大量唱片,其中录製的雷格尔、萧士塔高维奇和布里顿的作品都荣获“德国唱片大奖”,并被南德日报评选为“杰出唱片”。2014年,他们录製了贝多芬的《拉兹莫夫斯基四重奏,作品59》;2015年录製了三部勃拉姆斯的四重奏作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
- 外文名:Philharmonia Quartet
- 性质:室内乐组合
- 成立时间:1984年
- 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 国籍:德国
组合介绍
弦乐四重奏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它能以精緻抒情,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範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緻的重要器乐体裁。
有一种说法,说室内乐就是“几个聪明的朋友之间,通过音乐来交流”。室内乐这种音乐形式也是众多音乐巨匠的“最爱”,近二百年来的几乎每一位重要作曲家都写有数量不等的弦乐四重奏,甚至连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德沃夏克、萧士塔高维奇等这些巨匠都留存有两位数的四重奏。
组合成员
历史上着名的弦乐四重奏组合有很多,像早年的匈牙利四重奏、布希四重奏,二战之后成名的、义大利四重奏、鲍罗丁四重奏、埃默森四重奏等,都是毫不逊色于世界着名交响乐团的“重量级”演出团体。柏林爱乐四重奏则是与近十几年来风头正劲的阿班-贝尔格四重奏、哈根四重奏比肩的世界顶级四重奏团。现在柏林爱乐四重奏的四位演奏家,分别是柏林爱乐乐团的一提、二提、中提、大提的首席。
探究起这四位演奏家的出身,提携起他们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卡拉扬和阿巴多。由这两位以严格、苛刻着称的指挥大师筛选出来的角色,自然都是在乐坛傲视群雄的响噹噹的人物。第一小提琴斯塔布拉瓦由卡拉扬“钦点”,是现任的柏林爱乐乐团首席。第二小提琴施塔德尔曼虽然是柏林爱乐四重奏中最年轻的成员,但却是柏林爱乐的“老人”了,他1987年也在卡拉扬治下担任乐团第二小提琴声部的首席直到现在。中提琴里萨是土生土长的柏林人,1978年就加入了柏林爱乐,任乐团中提琴首席,迄今已经超过三十年之久。大提琴手施瓦尔克则与上述三位不同,他本来并非是“原装”的——四重奏的原大提琴声部让迪塞尔霍斯特于2009年2月突然辞职,他才加入进来。施瓦尔克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道的,起初是独奏家身份,后于1994年加入柏林爱乐乐团,那个时候正是阿巴多执掌柏林爱乐的黄金时期。

第一小提琴:丹尼尔·斯塔布拉瓦(Daniel Stabrawa)
1955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市,是现任柏林爱乐乐团小提琴首席。丹尼尔从小就获得过很多国际大赛的奖项,曾在家乡的音乐学院追随兹比格涅夫·塞莱泽教授学习,1979年毕业后被聘为克拉科夫广播交响乐团首席。1983年,他成为柏林爱乐的小提琴手,1986年,被提拔为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的首席。除了担任柏林爱乐的小提琴手,他还是非常出色的独奏和室内乐演奏家。他经常在柏林的各管弦乐团中出任独奏,演奏普罗科菲耶夫、魏尔和希曼诺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并且在美国和亚洲的许多地方巡演。他的夫人是钢琴家埃尔兹别塔·斯塔布拉瓦,他们一起举办过许多奏鸣曲专题音乐会。同时,丹尼尔·斯塔布拉瓦还是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的音乐的热诚支持者和传播者。从1994年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挥上面,并在1994-2001年间,被任命为德国布龙贝格Capella Bydgostiensis的音乐总监兼指挥。
第二小提琴:克里斯蒂安·施塔德尔曼(Christian Stadelmann)
1959年生于德国柏林,是柏林爱乐四重奏中最年轻的成员。他自幼追随夏洛特·汉姆佩教授学习小提琴,之后又进入柏林艺术学院,师从布兰迪斯教授。克里斯蒂安·施塔德尔曼获得过许多奖项,也是德国不莱梅室内爱乐乐团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在德国青年爱乐乐团工作过几年,于1985年加入柏林爱乐,1987年以来一直担任乐团第二小提琴声部的首席。2002年以来,他在卡拉扬交响乐团学院任教,并获得巨大成功。
中提琴:内特哈德·里萨(Neithard Resa)
土生土长的柏林人,他的小提琴启蒙老师是施瓦尔贝教授;之后他到科隆追随马克思·罗斯塔尔教授深造。从音乐学院毕业时,他获得了德国对外政策交流中心颁发的DAAD奖学金,这让他得以到美国学习,师从“瓜奈里四重奏”成员麦克·特里。1978年,他在“青年艺术家大赛”中胜出,并获得“德国音乐基金会”的奖金;同年加入柏林爱乐,任乐团中提琴首席。
大提琴:迪特马尔·施瓦尔克(Dietmar Schwalke)
1958年生于平讷贝格,十二岁开始学习大提琴。他先在汉堡跟从阿瑟·特勒斯特学习,而后在柏林师从沃尔夫冈·伯特歇尔,之后跟随皮埃尔·福尼耶完成学业。1981年,他首次在柏林爱乐亮相,演奏罗伯特·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同年又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他在克罗伊茨贝格弦乐四重奏演奏了6年,后于1994年加入柏林爱乐乐团;2009年加入柏林爱乐四重奏。他同时也是着名的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The 12 cellists of TheBerliner Philharmoniker)组合的成员之一。
组合影响
柏林爱乐四重奏成员由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及弦乐各声部顶尖好手组成,被誉为「顶尖之四」,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四重奏团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曾对该团说:「真希望我所听到的音乐都能像你们演奏的一样美」。该团录录的贝多芬专辑,曾二度赢得德国最权威的“古典回声”(ECHO KLASSIK)“最佳室内乐大奖”。柏林爱乐四重奏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佳评如潮,他们以极致的技艺征服全球乐迷。美国“波士顿环球日报”(波士顿环球报)表示:“柏林爱乐四重奏集柏林爱乐弦乐长处之大成,并将其精緻化,他们丝兰般圆润滑顺的温暖音色,让人仿佛回想起维也纳另一支同享盛名的阿班贝尔格四重奏」。
柏林爱乐弦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