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袁同凯

(2020-03-17 14:05:05) 百科
袁同凯

袁同凯

袁同凯(1963- ),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嘎特乡,人类学博士,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民族大学1996届民俗学专业毕业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袁同凯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嘎特乡
  • 出生日期:1963
  • 毕业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 主要成就: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代表作品:《教育人类学简论》

人物经历

——2011年,曾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达勒姆的部分国小从事教育民族志调查。
——1995年,曾到新疆哈萨克草原进行过为期4个月的实地田野考察,从事哈萨克族民间文化与信仰方面 的调查。
——1996年,曾到云南边境勐腊地区考察傣族和瑶族,之后又到广西罗城调查过仫佬族的民间宗教与文化。
——1999年,曾去寮国北部三省Phongxaly, Namtha 和Luong Prabang从事寮国瑶族与中国瑶族的比较研究。
——2000年至2002年,曾在广西金秀大瑶山区的坳瑶山寨和贺州大桂山脉深处的土瑶山寨进行过为期9个月的田野调查,主要从事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考察。
——2004年,曾在广西融水大苗山苗族村寨从事族群认同调查。
——2005年,曾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乡金塘村从事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民族志考察。
——2005至2006年,曾在寮国北部山区的Lanten人山寨进行过为期9个月的田野调查,主要从事Lanten学校教育的民族志考察。
人物身份:
——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
——香港人类学会会员
——中国瑶学会会员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育人类学、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民间信仰研究。

主要贡献

学术专着

主要学术专着/译着:
——《教育人类学简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
——《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一译者)
——《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二译者)

学术论文

——“现代组织研究中的人类学实践与民族志方法”,(《民族研究》,2013(5):45-54)
——寮国Lanten人的宗教信仰与仪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2):20-24)
——“论政治与经济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以鄂伦春地区为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3(2):29-34)
——“寮国基础教育改革述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6):121-125)
——“对马来西亚原住民的研究——写在陈志明教授即将荣休之际”(《西北民族研究》, 2012(3):124-130,第
一作者)
——“和谐教育研究概述:以部分西方学者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4):17-23)
——“教育人类学的实践与反思——人类学者访谈之六十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4):24-29)
—— “寮国Lanten人的度戒仪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1(5):94-97)
——“寮国北部的鸦片问题:Lanten人的个案”(《西北民族研究》,2011(3):22-31 )
——“广西融水苗族民族认同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3日)
——“George D. Spindler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成长:兼述弱势群体或少数民族在学业上遭遇的不公待遇”,
(《西北民族研究》,2010(3):94-101)
——“地方政府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跨文化的视角”(《湖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3):16-21)
——“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问题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138-143)
——“寮国北部Lanten人的学校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个案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2009.6)
——“组织与政府关係模式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9.5)
——“在异域做田野:寮国的经历――兼论田野资料的‘準确性’与‘真实性’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5)
——“土瑶学校教育与社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文化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湖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4)
——“George D.Spindler之文化教育人类学观”(《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7)
——“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西北民族研究》,2009.1)
——“人类、文化与环境---生态人类学的视角”(《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5)
——“学校、社会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情境观”(《西北民族研究》,2008.3)
——“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关怀: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思想战线》,2008.1)
——“穆斯林饮食文化中的象徵意义―以中国新疆哈萨克游牧民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7.4)
——“POVERTY, OPIUM AND EDUCATION AMONG THE LANTEN IN LAOS”( Asian Anthropology, No.6)
——“论学校民族志的研究取向:对少数民族儿童学业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理论探讨”(《民族教育研究》,
2007.4;第一作者)
——“教育民族志抒写反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4)
——“地方性生态知识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7.2)
——“Ritual As A Text---Taking the Funeral Rites among Mulao People As An Example”(Anthropology
Review, No.1)
——“广西融水苗人族源探析——兼论族群主观认同、族属客观标示与族群认同变迁”(《广西民族研究》,
2007.1)
——“地方政治权力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广西民族研究》,2004.4)
——“‘狗不理’的由来及其发展史考略”(《中国饮食文化》(台湾),2004.3 )
——“Ogbu及其对弱势群体学校教育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4.3)
——“Local political power and minority schooling: Some examples of Tu Yao ethnic minority in South
China”(Anthropology Review, No.3)
——“土瑶学校教育的过去与现状:民族志的视角”(《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3)
——“哈萨克族黑宰部落的渊源”(《西域研究》,1997.2)
——“新疆哈萨克黑宰部落原始文化遗蹟研究:以伊犁州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田野调查为主”(《西北民族研
究》,1997.1)
——“哈萨克族哲理歌的教育功能”(《民族教育研究》,1996.3)
——“古代中亚游牧民族的岩画及其宗教内涵”(《西域研究》,1996.2)
——“哈萨克族民间信仰探析”(《伊梨教育学院学报》,1995.6)
——“哈萨克族餐桌上的珍品:马驹肉、马肠子及马奶酒”(《青年晚报》,1995.1)

主要译文

——David Y. H. Wu. Ethnicity, Identity and Culture. Humanities Bulletin 4: 13-19. “族群意识、认同、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3)
——Lynne R. Piker.The impact of relief and development in Yao communities effecting prospects for modernization.“瑶族社区的扶贫与现代化建设”(《瑶学研究》,1997.4)
——Shing Soong-Müller, Lucia Obi.Written sources on Yao religion in the Bavarian State Library: Computer supported cataloguing and research.“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中的瑶族文书”(《瑶学研究》,1997.4)
——Manus, Maneeprasert.Strategic adaptation to new occupations of the highlanders: A case study of Yao in slum communities of Chiang Mai in Northern Thailand, “山地民族新型职业的战略性选择:泰国北部清迈瑶族贫困社区的个案研究”(《瑶学研究》,1997.4)
——Lynne R. Piker.The impact of relief and development in Yao communities effecting prospects for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瑶族社区的扶贫与现代化建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2)
——Wolf,Arthur P. Westermarck Redivivus. Annu. Rev. Anthropology 22:157-175. “威斯特马克假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1)
——Wolf,P. Arthur.Fertility in pre-Revolutionary rural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0(3): 443-470. “近代中国乡村生育”(《西北民族研究》,1995.2)

研究课题

——2013.7-2016.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13BMZ064)
——2010.11-2011.8 主持美国富布莱特基金项目“Ethnic Minority Educa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hinese
Perspective"
——2008.7-2011.7主持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公平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2007.4-2007.12参与交通部课题“航标文化”
——2005.11-2007.11独立承担教育部课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2005.12-2006.9独立承担亚洲学者基金课题“Minorities and Education in Plural Societies”
——2005.3-2007.4主持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生态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
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人类学考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