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陈永香

(2020-07-17 22:06:32) 百科

陈永香

陈永香,楚雄师範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亚细亚国际民俗学会会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永香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职业:教授

人物经历

198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3-1995年完成华东师範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班的硕士课程学习, 2000年在北京师範大学民俗学专业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完成北京师範大学民俗学专业高校教师同等学力硕士课程班的学习,通过了全国统考的专业考试。

学术交流

2000年,到昆明参加“第二届中日民俗国际研讨会”,在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论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
2003年,到怒江参加“第三届中日民俗国际研讨会”,在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并对怒江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考察。
2006年9月到襄樊参加“国际亚西亚民俗学会第九届年会”,在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对襄樊地区的荆楚文化进行了考察。
2007年3月,在双柏县参加“中国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论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
2008年9月到南宁参加“中国民俗学会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上就民俗学教材建设等问题做了专题发言,发言视频被放到华中师範大学的会议专网上。
2008年12月底到天津参加“中国民俗学学会2008年年会”,参会论文放在中国民俗学学会网2008年年会会议专区上。
多次参加楚雄州各县组织的地方文化研讨会。

主讲课程

主要讲授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民俗学、西方现代文学、文化人类学。
院级公选课程中国民俗风情专题研究。
所开设的课程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其中民俗学课程开设几年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16名学生先后考取了国内多所高校民俗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贡献

在国内学术期刊《宗教学研究》、《上海师大学报》、《高等教育研究》、《思想战线》、《青海民族研究》、《青海师範大学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楚雄师範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论彝族的山神崇拜》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资料卡片摘录。《对彝族史诗<梅葛>神话原型的分析》被《2005年中国文学年鉴》史诗研究综述引目及内容摘介;《试论民俗研究範围的演变》被《学术文摘》内容摘介。多篇论文被人大複印资料目录索引,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年度综述类论文对其研究论文篇目和内容观点也多有介绍,部分论文观点被一些学者引用。部分论文被收入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论文集,如《论楚雄彝族的土地祭祀》收入“第二届中日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稻作与祭祀》、《对彝族史诗<梅葛>现状的调查研究》收入《亚西亚国际民俗学会学术论文集》、《对彝族史诗<梅葛>与原始宗教信仰关係的调查与研究》收入《楚雄民族文化论坛》(一)、《双柏县老虎笙的文化阐释》收入“中国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楚雄民族文化论坛》(二)等。
公开出版的学术论着有《田野中的彝族文化》(个人学术专着)、《梅葛的文化学解读》(撰写六万余字)、《楚雄彝族民俗大观》(撰写二万余字)、参编《楚雄民族文化论坛》(一)(二)(三)等。
承担科研课题情况:主持云南省教育厅课题“对楚雄州彝族史诗《查姆》《梅葛》的调查”;参加楚雄州重点课题、云南大学、楚雄师院共同承担的《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云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也是楚雄师範学院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云南省重点(培育)学科(也是楚雄师範学院院级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方向负责人;主持楚雄师範学院院级科研课题“彝族民居民俗的调查与文化阐释。”
主持楚雄师範学院2005年院级教改项目“新建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培训的研究与实践”;主持楚雄师範学院2008年院级主干课程建设“民间文学概论”的课程建设。

获奖记录

获得云南省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参着着作),云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项(参编教材),楚雄州政府科研奖2项,获得楚雄师範学院科研津贴奖金9项。
被遴选为楚雄师範学院首批科研骨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