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蔡智桓

(2020-05-02 10:09:01) 百科

蔡智桓

蔡智桓(笔名痞子蔡),出生于台湾,现为台湾成功大学水利研究所博士、网路小说家。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蔡智桓
  • 别名:痞子蔡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台湾
  • 职业:台湾成功大学水利研究所博士、网路小说家
  • 代表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
  • 雨衣:副标题
  • 主要作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个人简历

因为网上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大红大紫了一年多,网名
“痞子蔡”的台湾成功大学水利研究所博士蔡智恆终于现身上海
,为他的第二本网路小说《雨衣》做宣传。
细看走下网路的蔡智恆,发觉头髮有点卷、戴着一副黑框眼
镜的他并不很帅,不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30岁倒是年轻许多
。跟他笔下《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那个“痞子蔡”一样,蔡智
恆穿一身蓝衣,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 上周六晚9点半左右,
蔡智恆到达上海。据说,这回与他同行的4个女孩当中,有一个
是他的女朋友。见过的人形容:她25岁左右,皮肤黝黑,神态
温柔,有一个很淑女的名字——张惠慈。记者从安排做採访的窗
口望下去,和蔡智恆同坐一辆车、穿银色外套的女孩颇符合描述
中的基本特徵。
但在北京还承认这就是他未婚妻的蔡智恆矢口否认。这和他
的性格有关吗?他说:“我是从农村来的孩子,行为、个性比较
‘小乡村’一点,跟都市里长大的人还是不一样。”
蔡智恆出生在台南市北边的嘉义县布袋镇,是一个靠海的渔
村。爸爸与妈妈很恩爱,从没在孩子面前红过脸。“那是因为我
妈脾气好,特别温柔。我爸是做生意的,是个进攻型的人,我姐
的脾气像他,我和我妹都像我妈——她是小村里的农民,淳朴厚
道,我性格里的软弱、保守应该来自她。”
小时候,蔡智恆家开过杂货店,但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这间
杂货店没开多久,父母双双去了台北。蔡智恆的妈妈唯读过国小
,而他爸爸读过中学——“在他们那样的年代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爸爸去一家贸易公司做了个小职员,现在因为心脏病回了嘉
义老家,妈妈还在台北做工。
虽说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蔡智恆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宠爱,“
在农村,重男轻女很厉害,但我爸妈故意不特别宠我,怕宠坏我
,也怕不公平。”
生活中的蔡智恆不但没有一点玩世不恭,对浪漫也不太敏感

初恋是在十几岁时发生的。两人没有过什幺特别的表白,更
不用说过分的亲热了,只是心裏面有种关心,对对方的感觉超过
一般朋友一点点。
成年后的爱人也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她是大家在一
起玩的时候认识的,念的是文科。漂亮?再漂亮看了几个月也就
平常了,又会去找新的漂亮面孔。还是彼此有默契比较好。”台
湾年轻人如今结婚晚,除了父母略略给他一点压力之外,蔡智恆
暂时还没有想到要结婚。“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总以这句
话来搪塞此类问题,逼急了就说:“35岁吧,35岁再考虑结
婚的事。”
约会时没有鲜花,不发电子贺卡,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吃一
顿饭,“比买花省钱,买花会买出习惯来,反正大家也是要吃饭
的。”
“我其实不了解女孩子,可因为不了解,总是想揣摩她们心
里怎幺想,再说也有掩盖自己性别的欲望,所以好几篇小说用了
女性的口吻来写。”“身高中等,不要太瘦,头髮不要长,但是
要有,然后温柔一点、善良一点,不要太强悍。”这是“痞子蔡
”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他自称害怕女强人,“轻舞飞扬要是
厉害一点就舞不起来,板仓雨子要是强壮一点,雨衣罩不住两个
人。”
蔡智恆写网恋,但他自己对网恋的态度,却在信与不信之间
。“看不到脸怎幺恋爱?网恋其实是先在网路上交谈,双方心中
有一个幻象。与其说是恋爱,还不如说是迷恋,迷恋对方的文字
,然后跟自己的幻象谈恋爱。”
至于网友见面,则相信随缘。蔡智恆见过的第一个女网友,
让他很失望:“她长得也不美。如果美的话我们会进一步交往,
不美就做知心朋友。失望也没什幺关係,反正她们对我也很失望
。一直是这样。”到目前为止,蔡智恆见过10个左右女网友—
—“网上美眉的机率比中彩票小一点,比碰上车祸的机会大一点
。”蔡智恆补充。
在蔡智恆的小说里,近80%的情节是真的,就像从进大学
到现在,他一直都是骑那部破烂的“蓝色野狼”。
“轻舞飞扬”有两个原型。前一半是蔡智恆在网路上认识的
一个网友,网名也是“轻舞飞扬”。“我和她之间就是那样的关
系,但后来断了,我想她肯定知道《第一次亲密接触》,但一直
没有和我联繫。”最后的结局灵感来自蔡智恆一个朋友的笔友,
那个女孩在和朋友再见面的前一天出了车祸。

雨衣

雨衣中的板仓雨子是台湾成功大学的日本留学生,蔡智
恆教她中文,作为交换,她教蔡智恆学日文,“不过绝对没有小
说里写的那种暧昧关係。”后来她嫁到了马来西亚,蔡智恆去马
来西亚签名售书时,她曾和丈夫一起来找过他。

水中的孤坟

文章中全部是真的,慧珊是蔡智恆的二妹,大概在
四五岁的时候走了。“她是我儿时最要好的玩伴,所以特别的怀
念,时间太长了我已经记不起她的模样。”《阿妹》写的是蔡智
恆的大妹,看妹妹有了男朋友会微微嫉妒,是他生活里真实的心
境。

小说人生

蔡智恆说,他只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动笔。“我没有写作的习
惯。平时课业忙,如果心情好,空下来会唱唱歌、爬爬山,怎幺
可能想到写作呢?写作,多多少少是心情不好时的发泄。”这也
是蔡智恆擅长写悲剧的缘由。
从小说中显露出的历史知识,则得益于看过很多历史小说。
“特别爱看以历史人物为主角的小说,像刺客列传、成吉思汗、
薛仁贵等。西方的文学作品看得不多,也许是中文作品比较有接
近感。”除此之外,他还看金庸和其他故事性强的小说。“看书
本来就是很轻鬆很休闲的一件事,太想说点什幺的小说,反而不
太愿意去看。”
29岁开始创作,当渐渐有人骂的时候,蔡智恆才意识到自
己的作品好像真的很不错——“我的信念是,宁愿被仇恨,但是
不要被轻视。”
“成名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我每天在成大校园里晃来晃去,
也没有人认得我就是‘痞子蔡,这就是在网路上成名和在传统
媒体上成名的不同,要是在传统媒体上走红,日子就不会过得这
幺太平了。”在网路上成名的另一个不同,是没办法赚大钱。“
我富有,但不算有钱。”
家里人当中,爸爸和姐姐看过蔡智恆的小说,妈妈和妹妹没
看,他们不认为蔡智恆目前的名气有什幺了不起,只是不断地劝
诫他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忘记自己的本行,要心存感激。“我得
到的版税除了给家人之外都放着,因为我没有什幺物质欲望,对
钱的需求不多。”
网路文学和我 “是他捧红网路文学,还是网路文学捧红他?
”“痞子蔡如不注意社会变化,写作将会是自我重複。”在蔡智
恆到达上海的第二天,上海某媒体以《从网上下来,向炒作奔去
》为题,将蔡智恆比喻成“精通网路语言,深知如何用诱饵来诱
惑网民上钩花钱买蛇,又快又好地画了一条品种特别珍贵的蛇”
的人。兜头被泼了盆冷水,穿着“雨衣”的蔡智恆仍好脾气地笑

我对网路文学功过各半 我对网路文学应该是功过各半。“功
”是促进了网路文学的蓬勃,“过”是太早将名利因素引到网路
文学界。
没有动机的创作,才比较接近创作本身。我可能是出现得太
早了,因为我就是靠写网路小说一炮而红,因此你没有办法让后
来的人心无杂念地创作,不去想如何在网路上出名,如何被网民
喜欢,如何被出版社看中。就像我一样,写《第一次亲密接触》
时,我是酒醉之后微醺状态下的“涂鸦”,而第二本,因为有了
一点名气,运用文字时就没有那幺随心所欲了。
我希望网路作家最好不要都像我一样。网路应该是多样的,
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一样,网路就不是网路了。
实在1996年左右,台湾就讨论过网路文学应该是怎幺样
的,讨论了很久,没有人能够为网路文学下一个没有争议的定义
,有人认为网路小说一定要写网路,有人认为网路小说一定是要
发表在网路上的。我觉得这两个概念都不太準确。网路小说只写
网路不是件好事,题材太局限,过不了半年就没得可写了,而如
果只要是发表在网路上的都算网路小说,那幺万一曹雪芹复活,
把《红楼梦》贴在网路上,《红楼梦》就是网路小说了吗?它跟
网路小说还是不一样的。
还是等网路文学更多元化之后,选出其中的代表性文章,进
行归类、比较、分析,才有可能给网路文学下一个比较準确的定
义。如果现在一定要一个定义,那应该是在网路时代出生的写手
在网路上发表的作品,暂时被简称为网路文学。
在台湾,有人说网路文学只是文学的长河里最底层的淤泥。
我想,文学本身是一个可以包容的东西,在文学这个浩瀚的海洋
里没有理由不包容网路这条小溪。不论这条小溪髒也好,乾净也
好,对文学本身总会有影响。
网路文学还很“小”,网路写手非常年轻,所受的训练也不
高,所以你可以以一个在田野里打赤脚跑步的小孩去看待,只要
他有活力,只要他继续向前奔跑,就不要太过于苛刻他跑步的姿
势,或者要求他一定要穿上鞋子。

主要作品

蔡智桓的作品有:
爱尔兰咖啡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榭寄生
洛神红茶
夜玫瑰
雨衣
亦恕与珂雪
孔雀森林
暖暖

其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翻拍为电视剧,收视火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