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

(2020-05-09 15:35:14) 百科
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

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

《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从实践角度展示如何使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书中内容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案例研究,讲述看板和精益原则在具体项目中的运用;第二部分是技术详解,详细介绍第一部分提到的因果图等实践做法。 《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适合软体开发组织中的项目团队主管、经理和其他变更负责人,也适合一切对敏捷开发感兴趣的人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
  • 外文名:Lean from the Trenches Managing Large-Scale Projects with Kanban
  • 作者:克里伯格 (Henrik Kniberg)
  • 类型:经济管理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15291776
  • 译者:李祥青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168页
  • 开本:16
  • 品牌:人民邮电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剖析实际项目,揭示敏捷和精益方法精髓
手把手教你用看板/Scrum玩转大型项目
《硝烟中的Scrum和XP》作者新作

作者简介

Henrik Kniberg
资深敏捷教练、谘询专家,精益和敏捷原则的积极实践者,目前效力于瑞典的Crisp公司。在过去的10年间,Henrik曾为瑞典的3家IT公司担任过CTO,帮助过很多公司走上敏捷精益软体开发之路。Henrik是获认证的Scrum教练,与Scrum的联合创始人Jeff Sutherland共同进行培训和教练工作,并经常作为主讲嘉宾主席业内的各种国际性会议。除本书外,他还着有《硝烟中的Scrum和XP——我们如何实施Scrum》和Kanban&Scrum,making the most of both。先和家人居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业余时间在两家乐队担任低音键盘手。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太棒了!我就知道这本书会在软体开发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这是过去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本书!
——玛丽·帕彭迪克(Mary Poppendieck),《精益软体开发》系列书籍作者

我从头到尾读完了这本书。一句话,太棒了!扎实、真切、有趣、易读、流畅,极好地平衡了理论与实践。
——肯特·贝克(Kent Beck),美国着名软体工程师与作家

卓越之作。向作者致敬!你不辞辛劳地记录下了大型项目获得成功需要作出的各种日常决策。希望这本书会成为判断众多项目成功与否的基準。
——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电脑程式员和维基(Wiki)概念的发明者,也是设计模式和敏捷软体方法的先驱之一

《精益开发实战》让我无法释手。这本书介绍了如何以精益而敏捷的方式运行大型项目。对于正处于实战中的大型企业人员来说,这种成功案例意义深远。
——伊夫斯·哈诺(Yves Hanoulle),PairCoaching.net变更大师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将敏捷流程的精髓套用于真实场景的卓越案例。如果你曾困惑于“我做的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这本书就会告诉你答案。所有技术团队主管,只要想了解敏捷流程如何实际运作,都应该现在就买这本书!
——科林·耶茨(Colin Yates),英国QFI谘询公司首席工程师

很震撼!终于出现了一个思路真实可用、不乾巴的、注重实效的成功案例。
——西蒙·克罗默蒂(Simon Cromarty),敏捷海盗网

这本书讲述用敏捷和精益原则管理真实项目,我非常喜欢,书的内容非常实用,可读性极高。强调真实经验而非理论让人耳目一新,非常吸引人。我绝对要向朋友们推荐这本书,而且会将书中的独到见解运用到我自己的专业谘询项目中去。
——凯文·毕姆(Kevin Beam),Lambda42公司独立软体开发工程师

名人推荐

“我从头到尾读完了这本书。一句话,太棒了!扎实、真切、有趣、易读、流畅,极好地平衡了理论与实践。”
一肯特·贝克(Kent Beck),敏捷先驱,着名软体工程师、作家
“卓越之作。向作者致敬!你不辞辛劳地记录下了大型项目获得成功需要做出的各种日常决策。希望这本书会成为判断众多项目成功与否的基準。”
——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维基概念发明者,设计模式和敏捷软体方法先驱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将敏捷流程的精髓套用于真实场景的卓越案例。如果你曾困惑于‘我做得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这本书就会告诉你答案。所有技术团队主管,只要想了解敏捷流程如何实际运作,都应该现在就买这本书!”
——科林·耶茨(Colin Yates),英国QFI谘询公司首席工程师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我们如何工作
第1章项目背景
1.1时间线
1.2我们如何切割大象
1.3我们如何让客户参与进来
第2章组织团队
第3章每天出席鸡尾酒会
3.1第一拨:功能开发团队每日立会
3.2第二拨:不同专业角色的同步立会
3.3第三拨:项目同步立会
第4章项目进度板
4.1我们的节奏
4.2如何处理紧急问题和障碍
第5章扩展任务看板
第6章跟蹤总体目标
第7章定义“可供”与“完成”
7.1 可供开发
7.2可供系统测试
7.3两个定义如何提升团队协作
第8章处理技术故事
8.1示例1:系统测试瓶颈
8.2示例2:版本发布前一天
8.3示例3:7米长的类
第9章处理Bug
9.1持续系统测试
9.2立马修复Bug!
9.3为何要限定Bug跟蹤系统中的Bu9数量
9.4 Bug可视化
9.5预防Bug重现
第10章持续改进流程
10.1 团队回顾
10.2流程改进研讨会
10.3掌控改变速率
第11章管理在制品
11.1採用在制品限额
11.2为什幺在制品限额只适用于功能卡
第12章捕捉并使用流程度量
12.1速率(每周功能数)
12.2为何不使用故事点
12.3周期时间(每个功能所需时间)
12.4累计流量
12.5流程周期效率
第13章Sprint与版本发布规划
13.1需求清单梳理
13.2挑选前十个功能
13.3为何将需求清单梳理工作移出Sprint规划会议
13.4规划版本发布
第14章我们如何做版本控制
14.1主干无垃圾
14.2 团队分支
14.3系统测试分支
第15章为何我们只用真实看板
第16章经验教训
16.1了解目标
16.2不断实验
16.3拥抱失败
16.4解决真正的问题
16.5拥有专职变革推动者
16.6让人们参与进来

第二部分技术详解
第17章敏捷与精益概述
17.1敏捷概述
17.2精益概述
17.3 Serum概述
17.4 XP概述
17.5看板概述
第18章缩减测试自动化需求清单
18.1 怎幺办
18.2如何每个叠代周期都提高测试覆盖率
18.3第1步:列出测试用例
18.4第2步:测试分类
18.5第3步:按优先顺序对列表进行排序
18.6第4步:每个叠代周期自动化若干测试
18.7这能解决问题吗
第19章用规划扑克估算需求清单大小
19.1不用规划扑克进行估算
19.2用规划扑克进行估算
19.3特殊牌
第20章因果图
20.1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症状
20.2精益问题解决方法:A3思维
20.3如何使用因果图
20.4示例1:发布周期长
20.5示例2:上线版本有缺陷
20.6示例3:缺乏结对编程
20.7示例4:很多问题
20.8实际问题:如何创建并维护因果图
20.9陷阱
20.10为何採用因果图
第21章结语
附录 术语表:如何避免高深术语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