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泉十布是新朝王莽的货币制度之一,以悬针篆为主,钱文纤细,工艺讲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六泉十布
- 本质:新朝王莽的货币制度之一
- 钱文:悬针篆为主
- 特点:钱文纤细,工艺讲究
概述
新朝王莽的货币制度之一。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进行第三次货币改革,除沿用汉代的方孔圆钱之外,他还下令铸造六泉、十布等新币。新莽货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版别亦多。大体钱文以悬针篆为主。
六泉包括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共六种。悬针篆,篆体泉字中竖断为两截,乃王莽泉之特点,铜质精良,文字精美。
十布包括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和大布黄千共十种。新莽布币系铜锡合金铸造,露铜部分呈青黄色,币身较硬。
由于新莽货币制度在于利用虚值大钱快速搜刮民间财富,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六泉十布制度旋即废除。


种类
名称 | 面值 | 存世 |
小泉直一 | 一枚“小泉直一”相当于一枚五铢钱的价值 | 新莽货币体系的最小货币单位,铸造量极大,存世颇为多见 |
幺泉一十 | 一枚“幺泉一十”可以换取10枚五铢钱。 | |
幼泉二十 | 一枚“幼泉二十”可以换取20枚五铢钱。 | “幼泉二十”流通时间不长,铸造量不大,存世极其少见,仅次于新莽钱中“中泉三十”,与“壮泉四十”两种珍罕品。为中国古代钱币之珍品。 |
中泉三十 | 按照新莽货币制度一枚“中泉三十”可以换取30枚五铢钱。 | “中泉三十”流通时间不长,铸造量不大,存世极其罕见,其稀少程度仅次于新莽钱中的极品“壮泉四十”。亦为中国古代钱币之珍罕品。 |
壮泉四十 | 一枚“壮泉四十”可以换取40枚五铢钱。 | “壮泉四十”流通时间不长,铸造量又不大,存世极其罕见,为中国古代钱币之大珍,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
大泉五十 | 一枚“大泉五十”可以换取50枚五铢钱。 | “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
小布一百 | 一枚“小布一百”可以兑换五铢钱100枚。 | 现存世已不多 |
幺布二百 | 一枚“幺布二百”可以兑换五铢钱200枚。 | 现存世已不多 |
幼布三百” | 一枚“幼布三百”可以兑换五铢钱300枚。 | |
序布四百 | 一枚“序布四百”可以兑换五铢钱400枚。 | |
差布五百 | 一枚“差布五百”可以兑换五铢钱500枚。 | |
中布六百 | 一枚“中布六百”可以兑换五铢钱600枚。 | |
壮布七百 | 一枚“壮布七百”可以兑换五铢钱700枚。 | |
第布八百 | 一枚“第布八百”可以兑换五铢钱800枚。 | |
次布九百 | 一枚“次布九百”可以兑换五铢钱900枚。 | |
大布黄千 | 一枚“大布黄千”等于“小泉直一”1000枚 |
参考资料
小布一百


大泉五十
考古发现:
2012年11月,济南考古人员在济南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村发掘出少见的两汉之交墓葬群,并出土了文字清晰的“王莽币”,初步证实这一墓群为较为罕见的2000多年前王莽时期墓葬群。这一墓葬群共密集深埋着15座汉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
15座汉墓中有土坑竖穴墓、砖室墓、土坑砖椁墓等多种墓葬形式,并在其中出土了50多件汉代时期的随葬品,包括陶罐、铜镜、青铜质地带钩等。在多个墓葬中都出土了一种“大泉五十”的铜钱。
大泉五十

分类:
1.官铸的“大泉五十”钱径约28毫米,质重十二铢,出土实物合今制8克;
2.厚重型多系早期铸造,重量10克左右,实物中有重达15克者。另
3.一类系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废止宝货制允许“大泉五十”贬值、“枚俱值一,与新币并行流通”期间,民间熔毁厚重“大泉五十”盗铸的薄小“大泉五十”,实物径在26毫米,重在3克左右。
4.一种系王莽新朝末年动乱时期私盗铸的“大泉五十”幺荷钱,实物质重在o.5克左右(图1)。
上述四种,厚重型及幺荷钱比较少,其他两种出土量较大,为常见普通品种。
大布黄千
大布黄千布币,平首平肩平足,腰身略收。首部穿一孔,用以绳系。正背两面皆铸为不通穿(即圆穿与首端间没有中线者)。钱文为右读,布局在中线左右两侧,均匀得体,笔划流畅。大布黄千有通穿和不通穿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