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阶(Qixian Stage,Chihsian Stage)是中国中二叠统底部的一个阶,位于下二叠统隆林阶之上,中二叠统[module]data-type=album id=1278065 data-catalog=0[/module]祥播阶之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栖霞阶
- 外文名:Qixian Stage,Chihsian Stage
- 位于:下二叠统隆林阶之上
- 类型:中国中二叠统底部的一个阶
简介
剖面简介
命名剖面在江苏南京栖霞山,现层型剖面选在贵州罗甸纳水。栖霞阶的底界以类Brevaxina的首现为标誌。阶内自下而上包含三个带:Brevaxina dyhrenfurthi带、Misellinatermieri带和Misellina paramegalocula带;三个牙形石带:Neostreptognathodus athodus N.pequopensis带、Mesogondolella gujioensis M.intermedia带和部分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带。与本阶同层位的曾称罗甸阶。
命名及层型剖面
1974年盛金章、李星学命名,命名剖面为江苏南京市栖霞山。盛金章和金玉?1994年提出层型剖面位于贵州罗甸县纳水。
层型剖面岩性特徵
在纳水剖面主要为深灰、灰色薄层夹中厚层弱硅化泥晶灰岩,含生物屑泥晶灰岩,间夹黑色有机质粘土岩,厚约125m。在南京栖霞山为深灰色硅质岩、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及中薄层燧石团块灰岩。
同期岩石地层单位
与栖霞阶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有: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乌拉泊组;吉林中部地区的寿山沟组;华北的山西组;西藏定日地区的曲布组,多玛地区吞龙共巴组下部;上扬子地区的梁山组和栖霞组下部;贵州罗甸地区的纳水组上部;下扬子地区、华南地区的栖霞组下部等。
生物标誌
底界以具拟旋脊的蜓类Brevaxina的首现为标誌。本阶自下而上包含3个蜓带:Brevaxina dyhrenfurthi带,Misellina termieri带和M.Paramegalocula带;3个牙形石带:Neostreptognathodus athodus-N.pequopensis带,Mesogondolella gujioensis-M.intermedia带和部分M.idahoensis带。
对比
本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空谷阶(Kungurian)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