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约束(汉语词语)

(2020-07-03 22:32:13) 百科
约束(汉语词语)

约束(汉语词语)

约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uē shù,意思是指有缠缚,束缚,限制,管束,处罚等意思。古有盟约之意,如《战国策·燕策》:“坚明约束。”中约束一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约束
  • 拼音:yuē shù
  • 日语:(YA KU SO KU)
  • 功能方面

引证解释

  1. 管束
    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日夜筹思,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自己约束百姓。」
    近意词:管制、管束、拘束、束缚
    反意词:放任、放纵
  2. 约定
    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3. (3)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盟约,规约
    坚明约束。——《战国策·燕策》
    遵上之约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基本解释

  1. [Bind;Commit] 束缠。
  2. [Check;Restrain;Control;Restrict]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範围。
  3.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盟约,规约 【古今异义】
    坚明约束。——《战国策·燕策》
    遵上之约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详细解释

1、辞彙原意:将丝缠绕成一束的动作称为“约”,缠绕好的丝即为“束”;引申为制约、控制等意
李二和《日本文化与中国》:“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一切人都应受天命约束。古代中国的这种天命思想传入日本后,日本人遂也就称自己的国王为“天子”了。”
2、缠缚;束缚。
①《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汉王逸注:“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
②宋欧阳修《玉楼春》词之十四:“红绦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
3、限制;管束。
①《史记·六国年表序》:“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②唐罗隐《谗书·市赋》:“非信义之所约束。”
③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祝融先驱 海若 藏,约束蛟鳄如驱羊。”
④《睢州志·名臣·袁可立传》:“可立移檄抚定之,复具疏促以渡海,诸将斤斤受约束焉。”
⑤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必有大山当其沖,约束河伯难为灾。”
4. 规章;法令。
①《文子·上义》:“约束信,号令明。”
②《史记·曾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③宋苏轼《杭州谢放罪表》:“职在承宣,当遵三尺之约束;事关利害,辄从一切之便宜。”
④《明史·梁震传》:“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⑤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候至日影移西,军吏已报未牌,不见庄贾来到,遂吩咐将木表放倒,倾去漏水,竟自登坛誓众,申明约束。”
⑥明 施耐庵《水浒》第七十回《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吴用便道:"愿请兄长约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