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王建(三国人物)

(2020-01-22 17:58:20) 百科

王建(三国人物)

王建(?—238年),公孙渊的相国。渊反魏,自号燕王,改元绍汉元年,懿围之。渊乃使建、御史大夫柳甫乞降,请解围而缚。司马懿不许,执建等,皆斩之。首级付与公孙渊。邛黎之间有浅蛮焉,世袭王号,曰刘王、杨王、郝王。岁支西川衣赐三千分,俾其侦云南动静;云南亦资其觇成都盈虚。持两端而求利也。每元戎下车,即率界上酋长诣府庭,号曰参元戎。上闻自谓威惠所致,其未参间,潜稟于都押衙,且俟可否。或元戎慰抚大将间,稍至乖方,即教甚纷纭。时帅臣多是文儒,不欲生事。以是都押赖之,亦要姑息。蛮延蜑凭凌,苦无亭障,抑此之由也。王建始镇蜀,绝其旧赐,斩都押衙山行章以令之。邛峡之南,不立一堠,不戍一卒。十年不敢犯境。末年,命大将许存征蛮,为三王泄漏军机。于是召三王而斩之。时号因断也。昔日之患三王,非不知也,时不利也。故曰:有非常之功,许公之谓也。先是唐鹹通中,有天竺三藏僧,经过成都。晓五天胡("胡"原作"湖",据明抄本改)语,通大小乘经律论。以北天竺与云南接境,欲假途而还。为蜀察事者识之,繫于成都府,具得所记朝廷次第文字,盖曾入内道场也。是知外国来廷者,安知非奸细乎?

基本介绍

  • 本名:王建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山东省
  • 去世时间:238年
  • 性别:男

文学形象

《三国演义》:公孙渊相国。渊反魏,自号燕王,改元绍汉元年,懿围之。渊在城中粮尽,皆宰牛马为食。慌令建及御史大夫柳甫,往魏寨请降。二人自城上系下,来告懿曰:“请太尉退二十里,我君臣自来投降。”懿大怒曰:“公孙渊何不自来?殊为无理!”叱武士推出斩之,将首级付与从人。

野史逸闻

邛黎之间有浅蛮焉,世袭王号,曰刘王、杨王、郝王。岁支西川衣赐三千分,俾其侦云南动静;云南亦资其觇成都盈虚。持两端而求利也。每元戎下车,即率界上酋长诣府庭,号曰参元戎。上闻自谓威惠所致,其未参间,潜稟于都押衙,且俟可否。或元戎慰抚大将间,稍至乖方,即教甚纷纭。时帅臣多是文儒,不欲生事。以是都押赖之,亦要姑息。蛮延蜑凭凌,苦无亭障,抑此之由也。王建始镇蜀,绝其旧赐,斩都押衙山行章以令之。邛峡之南,不立一堠,不戍一卒。十年不敢犯境。末年,命大将许存征蛮,为三王泄漏军机。于是召三王而斩之。时号因断也。昔日之患三王,非不知也,时不利也。故曰:有非常之功,许公之谓也。先是唐鹹通中,有天竺三藏僧,经过成都。晓五天胡("胡"原作"湖",据明抄本改)语,通大小乘经律论。以北天竺与云南接境,欲假途而还。为蜀察事者识之,繫于成都府,具得所记朝廷次第文字,盖曾入内道场也。是知外国来廷者,安知非奸细乎?(出《北梦琐言》)
【译文】
我国西南部邛黎之间有一个少数民族叫"浅蛮"。他们是世袭王号,叫刘王、杨王、郝王,每年从西川领取三千份衣服,让他们侦察云南的情况。云南方面也给他们财物,叫他们观察成都的虚实,他们两头牟利。每当军中主将到来时,三王便率领界内的尊长到府庭,把这叫作"参元戎"。皇上听说这是对他们太宽容的结果。在他们没参拜的时候,秘密到都押衙处稟报,他们便等待机会,等到主将去慰劳大将时,他们便到关係不太协调那方去闹起事端,当时的主帅大都是书生出身,不想惹是生非,都依靠都押衙,都押衙又姑息他们,当地的蛮人便恣意横行,无所顾忌,这就是造成蛮人横行的原因。王建开始镇守蜀地时,不再赐给蛮人财物了,斩杀了都押衙山行章。从此,邛峡之南,不立一个岗亭,不设一个哨兵,十年不敢侵犯边境。末年,命大将许存征讨蛮人时,因为三王泄露了军机,斩杀了三王,中断了世袭王号。过去的三王之患,不是不知道,只是时机不利,所以说,这个大功是许存立的。唐懿宗鹹通中期,有一个印度的佛教徒经过成都回国,他懂五种外语,懂大小乘经律论。印度北部和云南接境,想借路回国。被蜀人看破了,把他绑送成都府,得到一些记载朝廷的有关文字,知道他曾进入宫中的内道场。我们要知道,外国来朝廷的人,怎幺能知道没有奸细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