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兵器。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兼矛、盾之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钂钯
- 类别:古兵器
- 形状: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
- 用途:防御,兼矛、盾之用
历史
钂钯是从农具演变来的兵器,创始于明代中叶御倭战争中。长七尺六寸,重五斤。正锋似矛头,长出两股二寸,两旁各有一横股,有四棱形刃,这种兵器“可击、可御,兼矛盾两用”。每两名钂钯手配备三十支火箭,敌人离远时,两股可以充当火箭架,用来发射火箭;敌人迫近时,持之以杀敌;当与敌人兵刃交加时,可以架拿敌械,被称为“军中最利者”。
亦作“鎲钯”。古兵器。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兼矛盾两用。《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三》:“鎲钯,上用利刃,横以弯股,刃有两锋,中有一脊,造法须分脊平磨,如磨刀法,两刃自脊平减至锋,其锋乃利,日久不秃,中锋头下之库,可容核桃,则安于木杪,乃不损折,仍用一钉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