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犯罪心理(美国连续剧简称)

(2020-03-16 08:48:28) 百科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

犯罪心理(美国连续剧简称)

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是CBS出品的犯罪剧情电视剧,由费利克斯·恩里克斯·阿卡拉和格伦·克肖执导,由托马斯·吉布森、乔·曼特纳、谢玛·摩尔、马修·格雷·古柏勒、A.J.库克、帕姬·布鲁斯特、克里斯汀·范奈丝、曼迪·帕廷金、詹妮弗·洛芙·休伊特等人主演。

《犯罪心理》讲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下属的行为分析科部门(简称“BAU”)中,行为分析师们剖析最棘手的案件,分析兇手的心理和作案特徵,并在他们再次施暴前预测出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协助当地警察捉拿兇手。

该剧于2005年9月22日在美国首播,该剧多次获得艾美奖和人民选择奖的提名。

基本介绍

  • 集数:255集(更新中)
  • 每集长度:45分钟
  • 线上播放平台:PPTV聚力,乐视网
  • 製片地区:美国
  • 类型:犯罪,剧情,悬疑
  • 首播时间:2005-09-22(美国)
  • 导演:格伦·克肖,费利克斯·恩里克斯·阿卡拉等
  • 编剧:杰夫·戴维斯
  • 主演:托马斯·吉布森 ,谢玛·摩尔,马修·格雷·古柏勒,乔·曼特纳,A.J.库克,帕姬·布鲁斯特,克里斯汀·范奈丝,曼迪·帕廷金,劳拉·格劳蒂尼,梅塔·戈尔丁,瑞秋·尼科尔斯,珍妮·特里普里霍恩,詹妮弗·洛芙·休伊特
  • 中文名:犯罪心理
  • 外文名:Criminal Minds
  • 其它译名:罪犯解码
  • 出品时间:2005年
  • 出品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 拍摄地点:加利福尼亚州
  • 发行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 上映时间:2005年至今
  • 製片人:马克·戈登
  • 主要奖项:艾美奖提名3次
    人民选择奖提名6次
  • 季数:十二季(更新中)
  • 对白语言:英语
  • 分级:USA:TV-14

剧情简介

《犯罪心理》讲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下属的行为分析部(BAU)中的一支心理侧写队伍的探案经历。BAU地处维吉尼亚州的匡提科,是FBI的国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的一部分。与其他模式化的犯罪类戏剧专注于罪案不同的是,该剧将故事的焦点集中在罪犯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上。小组中行为分析人员(简称“侧写员”)运用心理分析、地理侧写等方法,破获了一系列棘手的案情。
《犯罪心理》《犯罪心理》
该剧除了包含美国司法制度等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各种心理学领域的知识。本剧充分表现出人性的黑暗和矛盾面,黑色的题材下描述着一个个令人或悲伤、或震惊、或恐惧、或温馨、或感人的故事;同时本剧的案件设定针对时下需要民众提高警惕的安全问题,对市民的安全教育有很大帮助。因其单元剧的特点,每集剧情独立,观众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趣味。

角色演员介绍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亚伦·霍奇纳
    演员:托马斯·吉布森
    人物出生设定:1965年11月2日BAU小组主管,为人认真负责,公私分明,正直不阿。儘管作为BAU的行政领导,但他依然坚持让更资深的Gideon来主导侧写工作,而自己只在行政与人员组织工作上体现主管的价值。在上级面前,Aaron能够全力地保护组员,给组员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业务方面,他也是足够胜任的,除了出色的侧写能力外,还擅长于审讯与谈判,此外他还是一个神枪手。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德瑞克·莫根
    演员:谢玛·摩尔
    人物出生设定:1973年6月6日Morgan的专长是角色扮演,他会在犯罪现场或者疑犯家中,从一个罪犯的角度去思考,重现罪犯的一举一动,研究这些举动背后的心理状态。此外,他还是一个柔道黑带选手,近身格斗能力很强。其幽默风趣的迷人气质使得英俊性感的他深受女性青睐。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斯潘塞·瑞德
    演员:马修·格雷·古柏勒
    人物出生设定:1981年10月9日天才博士,拥有三个博士头衔(分别是化学、数学以及工程学),还有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学士学位,智商高达187,有超常清晰的记忆能力,每分钟能阅读两万字。但他的情商是如此之低,正如他的智商如此之高。即便如此,他也是整个分析组的宠儿,因为善良的他让人不自觉的产生怜爱之情。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大卫·罗西
    演员:乔·曼特纳
    人物出生设定:1956年5月9日义大利人,似乎对于足球,烹饪,黑手党都是得心应手。(其专业课程:刑事司法)原是BAU的创始人之一,元老级人物,退休后着书演讲,着作等身。由于一桩未完成的案子而耿耿于怀,后取代离开的Gideon,回到BAU发挥余热,并逐渐融入BAU这个大家庭中,与Hotch是前后辈的关係,因此剧中二人以名字称呼对方。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珍妮弗·让热(JJ)
    演员:A.J.库克
    部门对外联络官,同事都喊她“JJ”。JJ遇事沉着冷静,正直勇敢,擅长与家属沟通。作为小组的对外视窗,她的职责是检阅各地警方送来的案件,从中挑选出最值得重视的案件来让BAU作心理剖析,同时她也是小组与当地警方,媒体接触互动的视窗,必要的时候她还会充当警方的新闻发言人。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艾米莉·普兰蒂斯
    演员:帕姬·布鲁斯特
    人物出生设定:1970年10月12日分析小组中Elle离开后于第二季第九集片尾新加入。Emily的父母是外交官,通晓多国语言,勇敢无畏,爽朗大方,不拘小节,心胸广大,是个很理智很理性的女性。Emily没进BAU前,曾卧底恐怖分子多伊尔身边多时,在第六季与国际罪犯Doyle的生死搏斗中,被多伊尔用木棒扎死;但Emily并没有真正的死亡,只是做了一个假死的证据以暂时逃脱Doyle的追杀,从此退出BAU。第七季Emily回归,于第七季最后再次离开BAU,在第200集(第九季第14集)中客串出现。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佩内洛普·加西亚
    演员:克里斯汀·范奈丝
    FBI技术科成员,前电脑黑客高手。这位总是在匡蒂科无数电脑萤幕前,为大家提供信息查询、电话跟蹤、网路破解等技术帮助的IT高手,其实只是一个打扮怪异,说话风趣幽默,花花肠子的小女生。Garcia的父母在她18岁时在交通事故中去世,她从此沉迷于电脑,并且由于黑客技术高超被招入FBI中。心地善良的她在闲暇时会帮助一些和自己有同样遭遇的家庭。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杰森·吉迪恩
    演员:曼迪·帕廷金
    BAU首席资深侧写师,与Rosis同为BAU元老级人物,是整个BAU小组的核心。在剧中,充分展示了他缜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出色的侧写能力,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机智。作为小组最资深的长者,他给与小组其他成员足够的关爱与帮助。在第二季后离开了BAU,于第十季第13集中被数十年前未破案的兇手谋杀。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艾尔·格林诺威
    演员:劳拉·格劳蒂尼
    BAU小组成员,性犯罪专家。作为西雅图连续三年破案率第一的警员,她在“西雅图绞手”一案时开始协助并加入了BAU,为BAU提供性犯罪方面的信息,其专长还包括诱拐案件。在案件“渔王”中意外受伤,以致后来故意枪杀疑犯。虽然被认为是正当防卫,但是由于Hotch的始终怀疑,在第二季第六集结尾离开BAU。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阿什莉·塞维亚
    演员:瑞秋·尼科尔斯
    从第六季的第10集开始接替Emily,以实习探员的身份加入了BAU,专长是打击国内走私。Ashley的父亲是北达科他州臭名昭着的连环杀手,在她十八岁时,她的父亲被Rossi和Hotch捉拿归案。因为角色不受观众欢迎,Ashley在第六季结束后就退出了BAU。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艾莉克丝·布莱克
    演员:珍妮·特里普里霍恩
    接替退出的Emily在本季加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美国联邦调查局语言学家和乔治敦大学的教授,以双学位毕业于宾汉姆顿大学。Blake24岁加入FBI,但她始终不愿意放弃教授工作。曾因智慧型炸弹案成为FBI瞩目的明星探员,但后在炭疽事件中被Strauss诬陷语言学侧写出错而被连降几级,这使得Blake花了十年才重拾威望。她的另一半正身处伦敦,他们通过Skype保持联繫;而Hotch和贝丝第八季也保持着异地情侣关係,因此Hotch和她在这方面有共同语言。第九季最后决定专心教书育人,退出BAU。
  • 犯罪心理(cm(美国连续剧简称)一般指本词条)
    凯特·卡拉汉
    演员:詹妮弗·洛芙·休伊特
    第十季为了接替离开的Dr. Blake而新加入的女探员。她有一个犯罪心理学学位,在FBI当卧底特工八年,是打拐专家。其姐姐一家死于911恐怖事件,她收养了侄女Meg。
全部
注:角色演员介绍的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节目片头的画面是真实的连环杀人兇手的照片,他们分别是约翰·韦恩·盖西、查尔斯·曼森、理察·雷瓦·拉米雷斯(恶魔的首席门徒)、希尔多·卡辛斯基(大学航空炸弹怪客)、蒂莫西·麦克维、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和苏珊·史密斯。
  • 该剧的片头和片尾都会引用名人名言,以带出本集的主要内容,并通常由每一集的重点主演来念。
  • 《犯罪心理》的原定的剧名是《匡提科》(英文为“Quantico”),该试播版本在温哥华拍摄。在《匡提科》的原始剧本中,Jason Gideon曾被命名为Jason Donovan。
  • 曼迪·帕廷金在《犯罪心理》和《死神喜欢我》中所塑造的角色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工作能力强、性格热情、擅长厨艺,并且都对艺术情有独锺。
  • 劳拉·格劳蒂尼因为不喜欢在洛杉矶的生活,所以选择在第二季离开了剧组。为了弥补空缺,剧组不得不创造出一个新角色Emily Prentiss来接替她的工作。
  • 马修·格雷·古柏勒天生有黑眼圈,剧组的化妆师不得不用粉底把他的黑眼圈盖掉。
  • 第一季中Reid与Lila的初吻同样也是马修·格雷·古柏勒的萤屏初吻(女演员是马修向剧组推荐的)。
  • 克里斯汀·范奈丝是从第二季开始才被列入正式主演的名单的。
  • 在第五季剧情中JJ 因为需要生孩子而短暂离开,是因为演员A.J.库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要生孩子了。
  • 原本A.J.库克和帕姬·布鲁斯特第五季后都被解僱了。根据帕姬·布鲁斯特的说法,CBS这样做是为了省钱。虽然帕姬·布鲁斯特依旧出演了第六季和第七季,但是帕姬·布鲁斯特演完第七季后还是离开了剧组,原因是她不喜欢CBS给她的待遇。
  • 因为扮演的角色Ashley不受观众欢迎,瑞秋·尼科尔斯在第六季结束后就退出了剧组。

获奖记录

时间届次奖项类别类型获奖者
2012
第64届
艾美奖
最佳替身动作编排
提名
Tom Elliott
2009
第61届
最佳替身动作编排
提名
Tom Elliott
2008
第60届
最佳替身动作编排
提名
Tom Elliott
2015
第41届
人民选择奖
最受欢迎罪案类剧集
提名
《犯罪心理》
2014
第40届
最受欢迎罪案类剧集
提名
《犯罪心理》
2013
第39届
最受欢迎罪案类剧集
提名
《犯罪心理》
2012
第38届
最受欢迎罪案类剧集
提名
《犯罪心理》
2011
第37届
最受欢迎罪案类剧集
提名
《犯罪心理》
2006
第32届
最受欢迎罪案类剧集
提名
《犯罪心理》
2006
--
ASCAP奖
最佳电视连续剧
获奖
《犯罪心理》
2007
最佳电视连续剧
获奖
《犯罪心理》
2008
最佳电视连续剧
获奖
《犯罪心理》
注:获奖记录的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BAU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部门,全名为“Behavioural Analysis Unit”,是FBI的行为分析部,过去叫BSU行为科学部。《犯罪心理》本身完全是根据真实的联邦调查局行为分析科设计的。本剧创作的核心角色詹森·高登(Jason Gedion),是基于真实的美国着名联邦调查局侧写师John Douglas。但因为饰演该角色的演员曼迪·帕廷金在第三季初的退出,编剧们决定把电视剧的重心从主角转移到罪犯,真正从罪犯的角度去叙述故事。
第一季小组成员第一季小组成员

播出信息

季数首集播出时间末集播出时间季数首集播出时间末集播出时间
犯罪心理第一季
2005-09-22
2006-05-10
犯罪心理第六季
2010-09-22
2011-05-18
犯罪心理第二季
2006-09-20
2007-05-16
犯罪心理第七季
2011-09-21
2012-05-16
犯罪心理第三季
2007-09-26
2008-05-21
犯罪心理第八季
2012-09-26
2013-05-22
犯罪心理第四季
2008-09-24
2009-05-20
犯罪心理第九季
2013-09-25
2014-05-14
犯罪心理第五季
2009-09-23
2010-05-26
犯罪心理第十季
2014-10-01
——
注:播出信息的参考资料来源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观众应该会喜欢这类剧集。毕竟CBS已经成为了头号好剧推手,而《犯罪心理》也秉承了CBS优秀剧集的一贯水平。(《费城询问报》评)
《犯罪心理》完全扣住了高科技和数码发达两大现代元素,来进行犯罪案件的创作。侦缉剧的重点不再是如何完成头脑风暴和心理推理,而且完全进入了科技分析时代。人类科技所能透视到的无穷现象成为了令人称奇的重点。搜狐网评)
该剧集对观众的智商要求比较高,如果不想动脑筋而从纯欣赏的角度来看,《犯罪心理》会越看越寡淡。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部满足人们对变态杀人狂的猎奇心理的剧集,或者是单纯的破案剧,应该从多层面来挖掘。心理探案剧一定会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犯罪心理》便是成功的範例。它从行为来探测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本能;它从心理入手,强调受害者的行为模式对于被害者的吸引,而后又对人性进行剖析,是很棒的一种侦探逻辑。网易新闻评)

负面评价

《犯罪心理》借鉴了太多其他最近的热门剧集,不论是从视觉风格、角色特徵还是通过心理学能力来破案的剧情。(《Variety综艺》杂誌评)
《犯罪心理》好像把批判性思维和超能力的概念搞混了,未免让人觉得遗憾。(《PopMatters》杂誌评)
《犯罪心理》的创作几乎没有让人看到创造性的能量;不仅如此,从它身上甚至能闻到一些过期的余味,因为它根本就是用过去那些失败的CBS电视剧的废料拼凑而成。(《纽约每日新闻报》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