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2020-02-07 21:27:39) 百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石油炼製与石油化工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创建于1956年。

石科院以石油炼製技术的开发和套用为主,注重油化结合,兼顾相关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科研业务领域包括:清洁汽/煤/柴油生产技术、劣质和重质原油加工技术、油化结合技术、芳烃生产技术、石油产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替代资源研究、炼化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套用以及分析测试等配套技术。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下设18个研究部门,职工总数为1188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共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907项,国家级奖励130项;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外文名: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 简称:石科院·RIPP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创建时间:1956年7月
  • 博士后流动站:1个
  • 博士点:二级学科2个
  • 硕士点:二级学科4个
  • 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1人、中国工程院3人
  • 现任院长:龙军
  • 机构代码:86301
  • 属性: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历史沿革

1956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创建。
20世纪60年代,石科院研製开发成功了中国炼油史上“五朵金花”,即:“流化床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新型催化剂和添加剂”。实现了中国现代炼油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石科院研製开发了“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分子筛催化裂化催化剂”、“半再生催化重整工艺”、“双金属重整催化剂”、“航空润滑油新产品”等技术,保持了中国炼油技术的发展势头。
20世纪80年代,石科院整建制进入刚成立的中国石化,在这一时期持续开发重油加工、催化加氢等二次加工技术以及高等级石油产品,在全国範围内实现了中国现代炼油骨干技术、催化剂、添加剂基本自给。石科院开始向石油化工领域延伸,并先后成立专利管理部门、基础研究室、工艺工程发展部、情报和软课题室等机构。
20世纪90年代,石科院以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催化深度裂解工艺(DCC)及催化剂为代表的催化裂化家族技术,以石科院首创、被国外专家誉为是现今世界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的三大新技术之一的中压加氢改质工艺为代表的加氢技术,以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的新型ZRP分子筛为代表的系列分子筛技术,以及重油加工组合工艺技术、低压组合床重整技术、新溶剂芳烃抽提技术等,一大批重大工业技术应运而生。
1996年,石科院成立研究生党支部。
1999年,中石化急需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时,石科院根据中国汽油的组成特点,成功地开发出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MIP技术、生产满足欧Ⅲ排放标準汽油组分并增产丙烯的CGP技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GOR系列催化剂、催化汽油加氢异构降烯烃RIDOS技术、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催化剂等众多技术,并在中国石化炼厂获得大面积推广套用。
2002年,中国石化炼油继续教育中心成立。
2007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通过验收。
2009年,石科院成立油煤共炼矩阵组。
2010年1月,挂靠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产品检验实验室”接受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组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三合一的现场複评审。5月5日CNCA、CNAS正式向中心批准签发新的证书、标识。
2012年,石科院开始筹备AS9100C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2014年12月开始试运行。
2013年9月,石科院成立煤转化研究室。
2015年,石科院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生物航煤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成功,新开发的LTAG技术获得量大面广的工业推广套用,特种润滑油品助力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通用润滑脂获得国产大飞机首飞装机準入通行证,优质针状焦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配方原油、SHMP技术、IHCC技术、烟气脱硫脱氮、RMD技术、高性能低成本加氢催化剂、分子筛材料基因资料库建设、新型催化材料、环氧丙烷绿色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2015年6月,获评“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6年1月,石科院通过AS9100C-2009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式成为国际航空航天质量协调组织(IAQG)的注册供应商。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职工总数为1188人,各类技术人员107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8人,高级技术人员491人;博士274人,硕士295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何鸣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李大东、汪燮卿、舒兴田

研究部门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拥有国家级研究(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4个;是全国石油产品标準化归口单位,是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製分会的挂靠单位,设有中国石化润滑油评定中心、中国石化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
院内风貌院内风貌
国家级研究(研发)中心: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石油炼製技术研发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生物液体燃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重(劣)质油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炼製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分子炼油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芳烃技术重点实验室

设备资源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拥有近千套中小型炼油和石油化工试验装置及各种化学分析仪器,涉及炼油工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添加剂以及油品套用研究等领域。
院内风貌院内风貌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共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907项,国家级奖励130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截至2015年底,累计申请国内专利6302件,获準授权3737件;申请国外专利1014件,获準授权585件;6项专利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2015年,石科院申请中国专利666件,获得授权652件;申请国外专利88件,获得授权47件。
20世纪60年代,石科院研製开发成功了中国炼油史上“五朵金花”,即:“流化床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新型催化剂和添加剂”。70年代,研製开发了“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分子筛催化裂化催化剂”、“半再生催化重整工艺”、“双金属重整催化剂”、“航空润滑油新产品”等技术。80年代,在“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USY分子筛和REHY分子筛”、“RN-1加氢精制催化剂”、“铂铼重整催化剂系列”、“SKI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全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针状焦生产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90年代,开发成功了“催化裂化家族技术(DCC、MGG、ARGG、MIO、CPP)”、“新型ZRP分子筛”、“重油加工组合工艺技术”、“中压加氢改质(MHUG)”、“中压加氢裂化(RMC)”、“低压组合床重整技术”、“新溶剂芳烃抽提技术”、“特种润滑油脂”等新技术。
进入21世纪,石科院在清洁汽油、煤油和柴油生产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相继开发了“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GOR系列催化剂”、“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MIP工艺”、“生产欧Ⅲ标準汽油组分并增产丙烯CGP技术”、“催化汽油加氢异构降烯烃RIDOS技术”、“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催化剂”、“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RHSS技术”、“催化柴油深度加氢处理RICH技术”、“劣质和重质原油深加工技术”、“大庆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成套技术”、“渣油加氢处理RHT技术”、“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加氢进催化组合工艺”、“油化结合技术”、“中压加氢裂化RMC技术”、“MMC高丙烯选择性催化裂解催化剂”等技术。在芳烃生产技术领域,石科院相继开发了“PS-V、PS-VI型连续重整催化剂”、“低压组合床重整技术”、“抽提蒸馏分离芳烃工艺”、“RAX-2000A吸附剂”的工艺和催化剂。在石油产品生产技术方面,石科院开发了“润滑油高压加氢RHW技术”、“高等级道路沥青”、“SH10W/40级汽油机油及配套添加剂”、“10W/40CF-4柴油机油及配套添加剂”。在石油化工领域,石科院开发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成套技术”、“单釜连续淤浆床合成环己酮肟工艺技术”、“新型催化氧化材料钛硅分子筛HTS”等技术。在替代车用燃料和节水环保技术领域,石科院开发了“车用乙醇汽油技术”和“炼油企业节水成套技术”。
石科院获得的部分国家级奖项
项目名称获奖项目获奖时间
环烷基稠油生产高端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1等奖
2011年12月
催化剂物性变数的耦合调控对重油制低碳烯烃的反应最佳化及工业实现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11年12月
重油高效转化的加氢处理及其与催化裂化新型组合关键技术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11年12月
国产连续重整成套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套用(第二完成单位)
国家级科技进步1等奖
2009年12月
环己酮氨肟化路线己内醯胺生产工艺成套技术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09年12月
抽提蒸馏分离芳烃新工艺的开发及工业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07年12月
生产汽油组分满足欧三排放标準并增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CGP)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06年12月
中压加氢裂化技术(RMC)的开发与工业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05年12月
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IP)工业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04年12月
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成套技术开发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03年12月
生产清洁燃料加氢技术(RN-10)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2001年12月
大庆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1等奖
2001年12月
奥秘系列重油裂化催化剂的研究及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
1999年12月
PS-Ⅳ型(3961)连续重整催化剂的研製开发及其工业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1999年12月
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过程的开发和设备的放大(J-09-2-007)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1998年12月
多产C4、C5异构烯烃MIO工艺及专利RFC催化剂的开发(J-09-2-003)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1998年12月
金属加工液攻丝扭矩模拟评定试验装置的研究
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
1997年12月
GCR-10连续重整催化剂研製及工业套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1997年12月
RJW-1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
1996年12月
SF级汽油机油和CD级柴油机油系列产品
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
1996年12月
LCS-7催化裂化催化剂研製与套用和RHZ-200、CC-14
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1996年12月
上海石化总厂4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反应系统结焦问题的研究
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
1995年12月
多产液化气和汽油催化裂化工业技术(MGG)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1995年12月
CB-7铂铼重整催化剂及套用工艺技术
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
1993年12月
新型减粘裂化
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
1992年12月

学术期刊

  •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期刊。主要刊登有关原油的性质与组成、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工艺和催化剂、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术、石油化学品及助剂、化学工程、反应动力学、系统工程、节能环保、油品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套用研究论文及研究结果的综合述评。被Ei Compedex、CA、API、AJ、CBST、Scopus、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中国内外重要检索资料库所收录。
  • 《石油炼製与化工》《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石油炼製与化工》(原名《石油炼製》,创刊于1957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核心期刊,在1992年和1996年分别获国家科委、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评比颁布发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和一等奖;2000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评比的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在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的中国期刊方阵中属双高期刊。
石油炼製与化工石油炼製与化工
《石油炼製与化工》主要报导炼油、石油化工专业科技新成果及其套用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的新成果,交流企业技术革新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新经验,介绍国外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主要栏目设定有催化剂、加工工艺、基础研究、产品与添加剂、环保、分析、计算机套用、技术经济。该刊被CA 化学文摘、CSCD 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Pж(AJ)文摘杂誌、万方、文摘与引文资料库、知网、统计源核心期刊、维普收录,是北大核心期刊,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化学工艺、套用化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化学工艺、套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程

教学建设

  • 教学概况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共有178人获得博士学位,670人获得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约160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出站博士后51人,在站的博士后有5人。
  • 奖助学金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设有普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单项活动奖学金。
  • 继续教育
自2002年中国石化炼油继续教育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到2012年底,炼油继续教育中心先后举办了石化企业炼油新技术、催化重整生产新技术、催化加氢生产工艺技术、多产化工原料新技术、防腐防静电技术、炼化企业增产汽油生产新技术、汽柴油新标準分析技术、清洁汽油分析技术、清洁燃料生产技术、色谱仪器分析技术、新型催化剂技术、石化企业含高硫高酸原油加工新技术、气相色谱测定汽油辛烷值分析技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分析技术、石油石化信息DIALOG国际在线上检索、车用乙醇汽油推广套用技术、中石化车用无铅汽油新标準测定方法、销售企业油品质量检测和管理、石化企业重油劣质原油加工关键技术等各类培训班68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930多人次。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S:Sustainable,可持续发展;I:International,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N:National,奉献国家;O:Oil,每一滴油都是承诺;P:People,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E:Environment,关注环境;C:Cooperation,合作共赢。
logologo
标识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神圣使命。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的连线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精神文化

中国石化科技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新兴、差异特色、绿色低碳、支撑一流
中国石化目标: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
石科院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以炼油为主、油化结合的能源型研究院
石科院科研开发战略:构思一批、探索一批、研究一批、开发一批、转化一批、推广一批

文化活动

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设有研究生会、党支部、团总支等研究生学生组织。石科院举办了公园健身走、参加学院路街道地区无偿献血、太阳村慰问活动、职工篮球比赛、职工排球比赛、职工毽球比赛、关工委团委读书会等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院长
龙军
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
刘健生
副院长
达志坚
副院长
王亚民
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
傅维
副院长
聂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