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图塔蒂斯(小行星)

(2020-06-13 04:38:48) 百科
图塔蒂斯(小行星)

图塔蒂斯(小行星)

“图塔蒂斯”也叫4179号小行星,是人类已知“体量”最大、对地球构成极大威胁的近地小行星。6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在南京表示,天文界首次对其绘“地图”、测年龄,试图最终探究其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等。

“图塔蒂斯”一直不能让天文学家们“安心”。目前,全球天文学家总共发现几十万颗小行星,其中近地小行星有1万多颗,“图塔蒂斯”是体量最庞大的一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小行星4179
  • 外文名:Toutatis 
  • 别称:1989 AC
  • 分类:小行星
  • 发现者:C. Pollas
  • 发现时间:1989年1月4日
  • 质量:5.0×10^13 kg
  • 平均密度:2.1 g/cm3
  • 直径:2.8968192千米
  • 反照率:0.13
  • 视星等:21.0
  • 绝对星等:15.3
  • 自转周期:176.+130.(小时)
  • 赤经:16h59m41.893s
  • 赤纬:-22°27′12.00″
  • 半长轴:2.534205205318923AU
  • 离心率:0.62945149092105
  • 公转周期:1471天
  • 平近点角:233.0122688752631度
  • 轨道倾角:0.4471094832270152度
  • 升交点经度:124.3727976801736度
  • 近日点距离:0.9390459605310412AU
  • 近日电参数:278.7357693665422度
  • 弧长(天):29744天
  • 近日点时间:2016-11-27.78094914
  • 公转周期:1473.537167998(4.03儒略年)
  • 平均运动:0.2443100912677411度/天
  • 远日点距离:4.129364450106804AU
  • 观测总次数:5331次
  • 首次观测:1934-02-10 
  • 最后观测:2015-07-19
  • 定轨日期:2015-03-10 15:01:59
  • 与地最小轨交:0.00608357 AU 
  • 轨道类型:阿波罗(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
  • 蒂塞朗参数:3.138(相对于木星)
  • 残差均方根:0.563785“

行星简介

“图塔蒂斯”是人类已知“体量”最大、对地球构成极大威胁的近地小行星。6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在南京表示,天文界首次对其绘“地图”、测年龄,试图最终探究其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等。
季江徽介绍说,它“体型”似一根生姜,“身长”超4千米,一旦撞击地球将造成洲际性毁灭。
其与地球距离也很“玄乎”。从1992年开始,“图塔蒂斯”每隔四年就悄然接近地球。季江徽表示,2004年,它与地球距离在0.01个天文单位以内,远远小于近地小行星与地球距离“警戒线”的0.05个天文单位(750万千米)。“轮迴”特性使得其在2016年的动向备受天文学家关注。2012年12月13日,中国嫦娥二号探测器成功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首次获得该小行星高解析度光学图像。
季江徽说,正是基于此次“近身”800米的“史上最近”探测数据,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团队对它表面所有陨坑进行“地毯式”扫描,发现其“肤质”粗糙,共识别出200多个碎石、大小从10米到61米不等,表明它自形成以后遭受了较高程度的破碎过程。并且,这些石头分布相对均匀,大部分石头并非来自于撞击坑,很可能来自该小行星形成时的母体。此外,天文学家通过对撞击坑的保留时间测算,推测出“图塔蒂斯”年龄不小于16亿岁。
季江徽表示,绘“地图”、测年龄等科研工作,以及将来的小行星深空探测,对探求小行星内部结构与形成演化、撞击地球机率、太阳系形成起源、地球生命是否为陨石“播种”等关键科学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抵御办法

假想用核弹头摧毁小行星
穿过地球轨道的最大的小行星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对地球构成了威胁,但是由于这颗小行星很可能只是因为微重力而聚集在一起的一堆碎石,所以大概可以用一枚核弹头将之击毁。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6日报导称,上一次“图塔蒂斯”低空飞过是在2012年,当时中国发射“嫦娥二号”探测器对其进行了更近距离的观测。
报导称,“嫦娥二号”抵达了距离这个宽大约5公里的小行星表面770米的地方。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一个直径只有这个小行星大小五分之一的天体如果撞击地球都会产生全球都能感受到的冲击力。据信,6500万年前一颗大小是“图塔蒂斯”两倍的小行星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最新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季江徽教授说:“人类不是恐龙。我们不会不经过反抗就接受自己的末日降临。”季江徽在中科院下属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
季江徽教授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卫星2012年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获得了关于这颗小行星的重要信息和数据,大大提升了科学界对它的整体了解。报导称,早些时候的分析表明“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外形酷似一粒花生,季教授和他的同事因此推测它是由不同的碎块因引力而聚合在一起的。新的研究成果上周发表在《科学报告》上。新的研究证实了他们的看法,即这颗小行星不是一整块太空碎石。
季江徽教授和来自台湾、澳门和美国的同仁发现,“图塔蒂斯”小行星的表面均匀地分布着一些碎石。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图塔蒂斯”的结构可能就像是一个碎石堆。报导称,后来,季教授在接受《南华早报》记者採访时说:“该行星鬆散的结构使得我们用炸弹击碎它更容易,如果有一天它撞向我们地球的话。”不过,他还说,这种用炸弹消除威胁的措施也可能导致大的碎片进入大气层,如果它们撞击地球,也会造成伤害。另外,尝试在“图塔蒂斯”小行星上安装火箭发动机也可能会改变其轨道,但必须有精确的力的计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