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贝努(小行星)

(2020-03-07 11:58:47) 百科
贝努(小行星)

贝努(小行星)

贝努(Bennu)是一个威胁近地天体且非常神秘的小行星(101955),科学家预测22世纪末将近距离接近地球,碰撞地球的机率为2500分之一。

2018年12月10日,奥西里斯-REx探测器在贝努小行星上发现了水痕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贝努
  • 外文名:Bennu
  • 分类:小行星
  • 发现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发现历史

“贝努”最早发现于1999年9月11日,它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初物质。
“奥西里斯-REx”2016年发射,是美国第一个小行星採样探测器。大约一周前,“奥西里斯-REx”飞抵贝努上空约20公里处,开始与贝努“伴飞”。
2018年12月10日,美国“奥西里斯-REx”探测器在贝努小行星上发现了水痕迹,这些水分被“锁”在贝努小行星的粘土中。
2019年3月19日,英国《自然》《自然·天文学》《自然·地球科学》和《自然·通讯》杂誌同时发表了7篇论文——OSIRIS-REx太空飞行器重要初期探测结果返回,来自至少5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发现了近地小行星“贝努”(Bennu)出人意料的表面特徵。最新发现证实了地面雷达和光变曲线的一部分观测结果,带来了有关“贝努”起源的线索。
OSIRIS-REx所搭载的仪器已经获取了初步观测数据。包括美国西南研究院、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亚利桑那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套用物理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证实“贝努”表面存在广泛而丰富的含水矿物。另外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是,“贝努”表面存在大量圆形巨石。“贝努”的若干特徵,比如缺乏小型撞击坑,表面外观异质多样,这些都表明“贝努”表面的不同区域源自不同时期,比如“贝努”母体的残余和近期活动的痕迹。团队推测“贝努”的年龄在1亿年至10亿年之间,而且“贝努”可能起源于主小行星带。
OSIRIS-REx小行星採样返回任务团队表示,此次最新发现的表面特徵带来了有关“贝努”起源的线索,并暗示“贝努”诞生时间早于人们此前预期。

研究发现

初步分析显示,贝努小行星存在含氢氧基的分子,其中氢氧基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相连组成。整个小行星的含水粘土材料中都存在氢氧基团,这意味着贝努的岩体曾在某个时间点上与水发生过反应。
贝努体积太小,不足以容纳液态水,因此这意味着贝努曾经的母体——一个体积更大的小行星——曾在某个时间存在液态水。
贝努是太阳系形成之初的残留,贝努遍布含水材料“说明它是研究(太阳系)原始挥发物和有机物成分的极佳样本”。

运行数据

“贝努”赤道的直径约为500米,在太阳周围旋转的速度约为63000英里(101389千米)/小时。贝努是一个有威胁性且非常神秘的近地天体。每隔6年当它穿过地球轨道时,人们能从地球上看到它。
假想图假想图
贝努距离地球约1.22亿公里。它每1.2地球年绕太阳一圈,每6年接近地球一次。
科学家预测,这颗小行星将于2135年穿过地球和月球之间。22世纪末,它将近距离接近地球,碰撞地球的机率为2500分之一。
它成为研究目标的原因之一是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美国航天局认为,在2175年至2199年之间,贝努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为2700分之一。

探测计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画于2016年9月份发射一枚探测器来收集一颗小行星的岩石样本。NASA担心,这颗小行星可能某一天会撞击地球,上演现实版的“世界末日”。该探测器将于2018年到达“贝努”,随后,将花费一年时间调查这颗小行星的化学组成、矿物分布和地质历史,观测期间收集到的信息将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其吸收和释放阳光如何影响自身的航线,接着会从小行星提取样本,随后于2023年回到地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