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时代(美国《时代周刊》杂誌)

(2020-06-05 04:20:08) 百科

时代(美国《时代周刊》杂誌)

《时代周刊》又称《时代》,创立于1923年,是半个世纪多以前最先出现的新闻周刊之一。《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蹤报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时代
  • 外文名:time

杂誌简介

美国新闻周刊。《时代》(TIME) ,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杂誌,亨利·卢斯(Henry Luce)创办,
1923年3月3日首刊。以报导国际、国内新闻为主,并大量使用图片。有国内版和国外版。
国内版在纽约出版。
国外版分大西洋、亚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等版。各版内容基本相同。(关于本杂誌请详见时代周刊)
欧洲版(Time Europe,原名为Time Atlantic)1923年3月3日创刊于伦敦,涵盖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事件。亚洲版于香港岀版。
加拿大版的总部位于多伦多。

封面中国

吴佩孚(时值直奉军阀大战)
1924年9月8日。小字说明为:吴总司令。“General Wu"。
蒋介石(时任北伐军总指挥)
1927年4月4日。小字说明:总司令蒋介石。"General Chang kai-shek"。
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
1931年10月26日。小字说明:中国总统与夫人。“President of China & Wife“。
爱新觉罗溥仪(末代皇帝)
1934年5月5日。小字说明:亨瑞溥仪。"Henry PuYi”。
汪精卫
1935年3月18日。文字说明:汪总理。"Premire Wang“。
1936年2月24日(时值远东危机)
远东四大“元首“:日本明治天皇,”伪满洲国“溥仪,苏联史达林和中国蒋介石。
陈诚
1941年6月16日,文字说明:重庆城的保卫者。
蒋介石(同盟军中国战区的总指挥/抗战时期)
1942年6月1日。
蒋介石1942年蒋介石1942年
宋美龄
1943年3月1日,文字说明:她和中国知道忍耐意味着什幺。
吴国桢
1950年8月7日。文字说明:”formosas Wu“。
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先后登上过《时代》,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形象都遭到了恶意扭曲。
毛泽东
1950年12月11日 标题:红色中国的毛。
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表现意识形态的含义。
毛泽东1950年毛泽东1950年
1951年6月18日, 封面人物周恩来标题:共产主义者周恩来。
小字说明: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1954年3月10日,封面人物周恩来(时值韩战结束) 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小字说明: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
1950年,封面人物蒋介石(退据台湾)名字前无头衔。
1956年3月5日。封面人物:罗瑞卿大将(时任公安部部长)
标题是红色中国的警察领袖罗瑞卿。
1958年12月1日 封面人物毛泽东
封面的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译成: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她竟震惊世界。
1959年10月12日封面人物刘少奇
左上角: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十年,工作,清洗(如果是指政治运动的话),失望。
(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1960年8月8日。毛泽东与切-格瓦拉、赫鲁雪夫同登封面。
世界共运世界共运
1961年12月1日,封面人物 李富春(时任国家计委主任)
1962年11月30日。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1963年9月13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狂妄的被孤立者。
船头上的四个人物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
1963年1963年
图片:一艘过分拥挤的大船,船舷上摞着补丁,船上热闹非凡,标语上写着打倒赫鲁雪夫,打倒资本主义;史达林,列宁和赫鲁雪夫的画像被抬出来示众,船尾是中国的飞弹,有人在上面以武力示威;有人从船上落水,水中有人拚命的往船上爬。
1963年中苏论战进入白热化。
1964年11月13日,封面人物周恩来(时任外交部长)
标题是周恩来受到苏联柯希金的欢迎。
(11月5日至13日,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纪念活动。)
周恩来1964年周恩来1964年
1965年2月26日,封面人物陈毅(时任外交部长)左上角写着:亚洲的敌人。
1966年9月9日,封面人物林彪(时任国防部长)右上角写着:中国人的噩梦。
1967年1月13日,封面人物毛泽东左上角写着:中国陷于混乱。
毛主席1967年毛主席1967年
中美建交之后,扭曲的漫画形象代之以正面的彩色照片。
1971年4月26日美国桌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
标题:China:A Whole New Game
右上角:First Color Photos Yanks in Peking
(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桌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小球转动了大球”,桌球外交推动中美关係正常化)
1971年桌球外交1971年桌球外交
1971年11月8日,封面人物 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1972年2月6日,封面人物 周恩来标题是:尼克森的中国之旅。
画面表现着尼克森与毛,周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尼克森访华1972年尼克森访华1972年
1975年2月3日,封面人物周恩来从面部表情看十分的疲惫。
标题是:中国在关注毛时代以后的发展。
1976年1月19日,“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1976年4月7日邓小平被撤职。
1977年7月17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邓小平1976年邓小平1976年
1976年9月20日,封面人物毛泽东“毛以后的中国”
(1976年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月8日)、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7月6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9月9日)相继逝世。)
毛泽东1976年毛泽东1976年
1977年3月21日,封面人物是毛泽东和江青。
标题写着:独家报导,毛的妻子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从演员到皇后。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粉碎,“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进行宣判。)
江青1977年江青1977年
1978年12月25日。
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
标题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
表明卡特政府的对外政策。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1979年邓小平1979年
1979年2月5日,封面人物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
1979年邓小平访美。
1979年3月5日,越南的地图 标题是:两个共产主义国家开战。
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中越战争(亦称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
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
1984年4月30日,“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幺?”。
1985年9月23日,“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85年1985年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87年6月8日,标题:中国走向疯狂---文化大革命的回忆。
1996年1月29日,巩俐成为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华人艺人。
1996年10月28日 ,王菲成为第二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华人艺人。《时代》称王菲是“流行乐女王”。
1997年3月3日。邓小平(1997年2月19日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 邓小平逝世)
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1999年封面人物周润发(凭藉影片《喋血双雄》)
2000年7月10日 封面人物周润发和杨紫琼李安指导《卧虎藏龙》在美掀起武侠热潮。
2002年1月21日 封面人物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张艺谋电影《英雄》热映,本期的主题就是张艺谋的“英雄”。
2002年4月29日张惠妹 被《时代》选为2002亚洲二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2002年10月14日封面人物赖昌星。
(2012年5月18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赖昌星无期徒刑)
赖昌星赖昌星
2002年11月18日。封面人物姚明
在NBA休斯顿火箭队效力在美掀起热潮,该期《时代》称他为“巨人先生”。该期同时也提到了王致郅。
2003月03月03日,封面人物 周杰伦
2003年4月28日,封面人物周星驰
《时代》形容周星驰“由什幺都没有开始,经过努力,用智慧、决心及坚持自己对无厘头电影的期望,成为一位喜剧巨星。”
2003年5月5日。SARS的真相。
2004年2月2日,封面人物春树, 标题 China’s New Rebels (1983年出生的中国作家)
2004年2月23日 ,封面人物Asia’s Families(李嘉诚父子)
标题THE FAMILIES THAT OWN ASIA
2005年10月3日,封面人物李宇春。
作为该周刊评选的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而登上《时代周刊》的。
除了李宇春,内地还有电影演员张静初、作家陈桂棣夫妇入围,而来自香港的有电影《卧虎藏龙》的监製江志强,来自台湾的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共有6位中国人入围美国编辑眼中的亚洲英雄名单。(亚洲版)2008年7月25日 中国飞人刘翔。
2007年8月8日,封面人物女演员刘芸。评价是:“刘芸代表了中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年轻、快乐、不愁吃穿、无拘无束、真实自然。
2007年3月22日,封面人物维权钉子户吴萍女士。
2008年12月8日,封面人物男演员李连杰。
2008年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汶川地震
曾经获得《时代》美国版封面人物的华人知名人物还有何振梁,李嘉诚,李登辉,杨振宁,张学友等。
时代每年年底都会选出该年度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是对该年最有影响力的人、事或物。

中国情缘

被公认为代表着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主流社会声音的美国《时代》周刊,在新年第三期隆重推出题为“中国世纪”的封面文章,让全世界都为之一振。其实,几十年来,《时代》一直以其独特的报导风格和对中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中国人的瞩目。自上世纪20年代初创刊以来,《时代》对中国的报导就没有间断过,而其创办者亨利·卢斯更是有着极为特殊的中国情结。
不遗余力声援中国抗日
亨利·卢斯1898年出生在中国山东省的登州(今蓬莱),其父是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卢斯度过了14个春秋。后来,他违背父母的意愿返回美国。25岁时,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卢斯创办了《时代》周刊,并迅速将其打造成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1930年和1936年,他又相继创办了影响世界的《财富》周刊和《生活》杂誌。正因如此,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将卢斯称为“美国近代最有名望的7个人之一”。
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卢斯对中国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的情结,他甚至认为,中国是自己除美国之外最热爱的国家。早在1924年9月8日,《时代》就将军阀吴佩孚列为封面人物,而这只是它关注中国的开始。童年的卢斯目睹了上世纪国中国的贫穷和战乱,对中国既爱又恨。长大后,他又坚信只有依靠美国方式才能帮助中国实现“富强”和“民主”。为此,他在美国利用手中的杂誌,不遗余力地为中国摇旗吶喊。抗日战争初期,美国社会还深受“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卢斯却对中国报以同情,他向中国前线派遣了十多名战地记者,率先在《时代》上大量报导中国抗战。不过,这些报导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目的性——在大量报导、抨击日军暴行的同时,他还竭力树立蒋介石中国战时领袖的形象,以此获取美国公众的同情和政府的援助。为此,蒋介石、宋美龄接二连三成为《时代》封面人物,两人甚至在1938年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中的“风云夫妻”。国民党将领陈诚也登上过杂誌封面。
可以说,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卢斯是真正关心中国的少数美国人之一。《时代》对中国大批量、轰炸式的报导,也确实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美国人通过《时代》了解到了抗战的中国,在舆论的压力下,美国政府和民间对中国的援助也迅速增加。
固守偏见歪曲新中国形象
如果说卢斯对中国的热爱,在客观上极大地支持了中国抗战,那幺,他对蒋介石的偏爱就背离了他作为职业新闻人的初衷。
蒋介石的反共立场、基督教徒身份以及宋氏家族的背景,都使得卢斯将他视为美国式中国未来的希望,并在几十年间全力给予其舆论支持。其实,早在 1927年,时为北伐军总指挥的蒋介石就登上过《时代》封面。1932年,卢斯时隔20年回到中国,受到了蒋介石政府国宾般的接待,在此期间,他还迅速与宋氏家族结下了深厚的私交。当1943年宋美龄访美寻求援助时,卢斯则专门成立了“纽约公民欢迎蒋夫人筹备委员会”。据统计,在卢斯执掌《时代》的几十年间,蒋介石夫妇前后十几次登上封面,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中国第一伉俪”。为了极力美化国民党的统治,卢斯对记者从中国发回的国民党腐败不堪、溃不成军,以及共产党深得民心的大量客观报导视而不见,却弄虚作假极力掩盖历史的真相。这种丧失了原则的偏爱,最终使卢斯在中美关係史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美国的对华政策。1945年日本投降时,卢斯準备再次让蒋介石成为《时代》封面人物。当时,他的密友、《时代》驻华资深记者白修德(此人后来曾获普利兹新闻奖)对此坚决反对。他致电卢斯说:“如果《时代》明确地、无条件地支持蒋介石的话,我们就没有对千百万美国读者尽到责任。”由于在这一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二人最终分道扬镳。
国民党政府垮台后,抱着强烈反共心态的卢斯,开始极力扭曲新中国及其领导人的形象,为此,他自创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有用的谎言胜过有害的真相”。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都先后登上过《时代》封面,但形象都遭到了恶意扭曲。曾有专家认为,《时代》的许多偏见,都成为了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即使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时代》对中国的报导,偏颇之处仍时时可见。不但渲染有关中国的负面报导,还对西藏、台湾以及中日关係等问题进行歪曲报导。
新世纪更加关注中国
《时代》的反华态度,直到卢斯晚年才有所转变。特别是在他1967年去世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在中美建交过程中,《时代》给予了充分关注,往日那种强烈的偏见也在淡化。1971年,当着名的“桌球外交”启动时,该周刊就于当年4月26日刊登了一幅美国桌球运动员在长城上的合影。当年11月8 日,《时代》又将周恩来列为封面人物。1972年2月18日尼克森成功访华后,《时代》又在3月6日的封面上,设计了一个抽象的汉字“友”,将画面切割成四块,分别为尼克森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的情景,明显体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成功,中国开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时代》对中国的关注随之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这种变化,最典型的体现在对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关注上。从1976年1月到1997年,邓小平至少7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并且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迄今为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邱吉尔、艾森豪等少数几位世界领导人。这一阶段,《时代》的报导範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内政的关注,文体明星、普通中国人纷纷走入其视线。
步入新世纪,《时代》与中国的距离更加贴近了。2005年评选出的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中,就有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和着名演员章子怡。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代》特殊的“中国情结”正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同一年,电影《功夫》入选2005年《时代》周刊评选出世界上“最好的10部电影”之一,排行第八位。
着名歌星李宇春2005年依靠“超女”比赛所带来的人气登上美国《时代》杂誌亚洲版封面,2007年凭藉其唱功与商业价值再次登上影响力更大的《时代》杂誌美国版的版面。
2010年《时代》“年度最具影响力100人”评选中,中国青年作家韩寒在200位候选人物中位列第二。

多媒体的互动性

网际网路革命导致的传媒业整体竞争格局的变化给杂誌带来了新机遇。更重要的是,随着传媒、通讯、软体、娱乐、网际网路、金融资本、影视、电子工业的相互渗透、交融和影响,已经不能再孤立地就杂誌而论杂誌,杂誌正在成为和其它类型的交流形式发生互动影响的新工具。《时代周刊》也是最早全文上网的杂誌之一,从其网站上可以浏览自1994年以来各期的所有内容美国线上和时代华纳合併后,时代杂誌集团利用美国线上庞大的顾客资料库和对网际网路行销的专业经验,仅《时代周刊》已经增加了50万的订户。.而《时代周刊》网站更吸引人的还是其特色栏目。如该网站曾经举办过“20.世纪最具影响人物”的评选,《时代周刊》为读者提供了百位候选人。其中领袖人物中有列宁、毛泽东、邱吉尔、罗斯福、曼德拉等,艺术家有毕卡索、斯特拉文斯基、史匹柏等,实业家有福特、盖茨等,科学家思想家有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英雄偶像有海伦·凯勒、林白等。另一比较引人的特色栏目是每年一度的“封面人物”在《时代》网站上也有体现。这里收集有自1927年以来所有《时代》封面人物的背景资料。《时代周刊》网站举办的一些有特色的活动还有1999年评选“十佳”与“首恶”。也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
除了网路的互动,《时代》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的合作也非常的成功。CNN有和TIME共同策划製作的电视节目。多媒体的互动在《时代》得到了很好体现。

树立对读者的服务意识

读者定位是办刊的基础是赢得读者、占领市场的关键。只有定位準确期刊才能发展自己固定的读者群,才能形成品牌。《时代》对读者的重视体现在:
A:几乎每一期《时代》都刊登着读者调查问卷、优惠订阅或有奖订阅卡;《时代》为了方便读者,每次都把订单附在杂誌上,并对订阅九个月、一年等不同情况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它还为读者提供多种订购支付方式,如支票、汇款或用卡支付等,读者的订单是免邮费的,同时你可能还会收到《时代》为你寄去的如银质相框等小礼品;
B:《时代》开头第一个栏目就是《读者来信》(Letters),这一举措足以体现它对读者的高度重视;
C:除此之外,杂誌还经常举办读者有奖竞猜活动;如在2002年前几期中,《时代》就曾和Cathay Pacific航空公司联合举办过一次有奖竞猜活动,获得头奖的幸运读者可以获得免费乘机观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厚礼;
D:《新闻小测试》;这是《时代》的一个和读者互动的比较有特色的栏目,对每周的新闻选出比较有特色的,设定问题让读者回答,把答案附在后面。它的选材不仅仅局限在时政类的新闻,也有一些诸如“后街男孩之一的尼克卡特被捕是因为什幺?”等娱乐性、生活类的问题。在1999年最后一期的《新闻小测试》(News Quiz)中,提出了100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很好的和读者一道对上个世纪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