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湘润(1930-2013),汉族。祖籍广东中山。五术届(山、医、命、卜、相)通儒、泰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梁湘润
- 别名:梁师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不详
深耕易学
关于“五术”的文化理论研究方面,梁湘润先生多年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有关命理学、风水学的着作。他的着作字字珠玑,深入浅出。文字朴实无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条理清晰,诲人不倦。为弘扬五术华光,梁湘润先生不仅手不释卷,且走访民间,敬贤礼士,虚怀若谷。
梁师之学,后人难以超越。乃非才智不逮,而是所耕之地,可伐之林皆有梁式斧痕犁印,再创新见,几无可能。
梁湘润先生以将命理学薪火相传为己任,着作等身,誓将毕生所学回馈后世。常言经师易遇,人师难觅。他不私其利,金针度人。学生遍及台湾、港澳地区。其中不乏五术届知名人物钟义明、解百荣先生等。民国着名命理学家韦千里先生也曾称梁湘润先生为师,推心置腹,交流命理。
学术贡献
梁湘润先生深入挖掘并细心整理出早期子平术的对应规则,称之为”子平母法”,是传统命理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梁湘润先生认为佛学文化和五术文化存在必然关联。从哲学概念上看,人是宇宙的一个单元,而人作为宇宙单元之体、相、用,是可以用五术来进行分析解读和预测的。因此,在研究佛学的同时,他投入大量精力收集“五术”古籍,并加以诠释,撰写了一批基础性、理论性着作,如《神农大幽五行》、《五行大义今注》、《禄命五行密码》、《大衍易数索隐》、《穷通宝鉴栏江网》《滴天髓、子平真诠今注》、《术略本纪》等等。近年来出版了《西藏密教史》、《曼荼罗坛城唐卡探原》、《薄伽梵奥义书》等介绍佛学的着作。
学术着作
《命学大辞渊》、《子平母法总则》、《细批终身详解》、《子平母法大流年判例》、《金不换大运详解》、《余氏用神辞渊》、《沈氏用神例解》、《四角方阵刑沖会合透解》、《星相法卷》(第一、二、三、四、五册)、《子平基础概要》、《子平教材讲义》(第一、二级次)、《神煞探源》、《女命详解》、《八字实务精选》、《用神喜忌大辞典》、《流年法典》、《阳宅辞典》、《阳宅实务透解》、《紫白飞宫三元阳宅》、《铁板神数释疑》、《奇门遁甲概论》、《紫微斗数四系大辞渊总表解》、《星盘法流星诀》、《鬼谷子智略今注》、《相学辞渊》、《全流甲子万年曆》等。
人物评价
“由于中国大陆自50年代起,算命被看作是一种骗人的迷信活动,属于被取消的对象,较有系统的研究自然就销声匿迹了。因此,有关命理学的探讨,只能是在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地区展开。显然,台湾命理学家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其代表人物有梁湘润、钟义明等。”
—摘录《中国命理学史论》,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间年表
1930年生于上海闸北,居住了十九年,1949年到台湾。
1947年进入佛教界,师从高僧能海法师。
1948年担任上海佛教青年会第一任总干事。
1976年出任“中华星相学会”命理研究会主任委员。
1977年创办“中华星相月刊”。
1979年兼代“中华星相学会”理事长。
2010年,出任“中华星相易理交流协会”和“台湾宗教弘法协会理事长”。
称位
台湾星相学会命理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理事长。
《中华星相月刊》发行人;
宗教弘法协会理事长;
台湾道教学院和台湾东海大学教授;
五术届专业着作出版社《行卯出版社》社长。
《现代大藏经》(二十卷)总编审。
以下为梁湘润大师的部分早期照片及手稿
薪尽火传
1、港台因缘
梁湘润大师收徒,素为「有教无类」,从业弟子不知凡几,也因而提升了台湾本岛的命理研究风气。离开中华星相学会命理讲座后,大师先后在台中、彰化、桃园等地授课,并曾受聘为台湾「道教学院」命理教授、「命运大学」教授。
大师近年在台北市也会随缘到有缘弟子的宅舍讲述「子平命理、易经、卜卦、佛学、法家思想」……。并曾在台北市中心设有禅房,笔耕之余,潜心禅修,神清气足,望之不似八旬老者,写作、传承工作亦不曾稍歇,念兹在兹的是「薪火传承」。
2、上海因缘
上海何重建先生(号澹然居士)与梁湘润大师神交已久,时有书信往来,2010年二月底何先生乘来台旅游之便,于3月6日下午在梁大师家里行拜师礼。成为梁大师在大陆的第一位入室弟子,并将何先生批命例式刊入当时正在编辑的新书《子平教材讲义第二级次》中,可表达命理文化之之史迹.
2010年4月25号梁大师受何先生邀请去上海崑山慧聚寺参访,2010年12月22日,再受何先生邀请抵上海参访。次日一早,即到虹桥火车站搭快车去杭州,展开杭州之行。
24日起与杭州灵隐寺、新昌大佛寺的主持传实方丈进行宗教文化交流,同时游览了杭州西湖边上的着名古剎净慈寺、雷峰塔、西溪湿地国家森林公园等名胜,并为卢盼娜小姐行拜师礼。28日晚在上海市南京西路国际饭店为何重建先生的学生们上课,晚上在功德林餐叙。
2011年11月28日晚上,梁大师受邀去北京,在上海停留期间,与何先生和他的学生、好友,在充满老上海风情的“上海老站”饭店餐叙。次日启程去北京。
2012年5月7日梁大师再受何先生邀请去上海、普陀山、奉化溪口蒋介石故居、绍兴杨乃武、小白菜纪念馆、王羲之纪念馆、顾炎武故居…等名胜游览。
何重建先生字泉逸,号金水居士,又号澹然居士,广东新会人,1947年生于上海。就读并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和复旦大学。
1989年经中国着名高僧悟道法师的高徙------上海知名命理师周剑明先生指点启蒙。1992年后,师从中国一代命理、风水学宗师梁湘润大师。并于2010年3月赴台北,补行拜师大礼,成为梁湘润大师在大陆的第一位入室弟子。
2002年底,何先生在55岁时,放弃从事了二十年的新闻工作和相关职务和待遇,设立“澹然居”工作室,专职从事命理学和风水学的研究工作。何先生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十多年来已经批阅积累命理案例四千例以上,客户有口皆碑。
2010年4月,梁湘润大师在他的最新着作《子平教材讲义(第二级次)》一书中,以“何重建先生批命例式”为标题,刊登了何先生所批的一份命书。
书中,梁湘润大师以《两岸禄命,台北、上海交流------1949年韦千里,2010年何重建》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上海命理公会会长韦千里的交往,及一个甲子之后的2010年,在台北与何先生“当面交换意见”的经历。
文章中说:“在《子平教材讲义------第二级次》“两岸禄命交流文选”一章中,列出何重建君所批八字之模式。自1949年以来六十年后,何重建君所批八字的模式,可以表达出命理文化之史迹。”
为传承、传播中国传统命理、风水文化,使该领域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自2007年10月起,何先生开始带十多位学生,免费进行授课。所採用教材,主要是梁湘润大师的着作。
2008年5月,何先生及他的学生开始与“中国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合作一个项目----《子女走向成功的关键----科学的现代亲职教育宣传活动》,把命理学中有关性格的判断原理,製作成运用软体,对学生性格的优点、弱点的分析,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改进的建议。自2009年起,开展对各种癌症病人的命理学研究。多项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之中,成就非凡。
2010年4月何重建先生更受邀为上海市外滩金牛定向,成就斐然。
3、辽宁因缘
唐荣春先生(号了然客)辽宁本溪人士,现就职本溪钢铁公司,业余时间从事术数研究,现担任辽宁省姓名学分会副会长。与其妻唐玉晶女士一同研究术数二十余年,唐玉晶女士并于本溪市经营「知易堂」命相馆,从事术数职业已十余年。
1995年拜盲人赵宝国先生为师学习盲残算命法,后经赵师父推荐,拜兴城盲人石先生、盲人葛先生为师。
1998年拜读了梁湘润师父的《细批流年终身》等着作,结下了师徒之缘。
2009年担任辽宁省周易研究会姓名学分会秘书长。
2011年担任辽宁省周易研究会姓名学分会副会长。
2011年9月30日抵台湾,于梁大师禅房行拜师礼,成为梁大师在内地第二位入室弟子。
2012年8月14日邀梁大师至辽宁本溪旅游,梁大师对其夫妻两人面授机宜,受益匪浅。
4、北京因缘
郭伟先生研究命理、风水近二十年,2012年曾专程来台向梁大师当面请益,2013年4月邀梁大师赴北京一游,同时行拜师礼。成为梁大师在内地最后一位入室弟子。
以下为郭伟先生自叙
郭伟,1971年生于北京。1996年开始研究命理、风水学。启蒙老师是对五行生剋造诣颇深的杨永茂先生。
未遇梁师之前,常常信件往来,执经叩问于千里之外。梁师着作时常一书难求。梁师的绝版书籍,师母全部无私的提供给我们研读。梁师与师母游览江浙一带,师母约我与他们会合。我受宠若惊,随即前往。抵达之时已近傍晚。梁师不辞劳苦,为我解惑,直至深夜。次日早餐之时亦是如此。梁师诲人不倦,让我感动至深。
求学于台湾之时,梁师孜孜不倦,博我以文,时常废寝忘食,尤甚感激。并亲授证书,且戏称:“我的证书是台湾内政部长授予我的,今日给你发证,你已经是台湾认可的从业者了。”未曾想百世之师亦如此风趣幽默。
我邀请梁师和师母来京之时,生活起居方面,唯恐招待不周。他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北京之行,我们游览了许多地方。在恭王府,梁师为我悉心讲解穿宫宅法,让我对风水的理解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天坛,梁师为我讲述了天文曆法之精髓;游览颐和园及北海公园等地,梁师为我讲授园林风水的相关知识。每日上午出行实为实践,下午授课乃夯实理论。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梁师用心良苦,使我受益匪浅。
我选择了吉日吉时,在香港佛教协会会长蔡琨先生及友人见证下,正式拜梁师为师,成为梁师内地的最后一位入室弟子。五术之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非一世之功可成!我定当全力以赴,将梁师所授予我的薪火相传!
得知梁师辞世,我们随即赶往台湾送师父最后一程。梁师之子梁翰,深通宗教哲学,见解独到,使我很受启发。我们一同送别师父,在灵前伫立许久......师母让我挑选了许多师父生前的物品作为留念。我把师父的遗像也捧回了北京,安放在我的书房里。这张照片承载着太多人的追思和缅怀之情,也时刻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在整理梁师遗物时,梁翰说:“我爸爸是位学者,有什幺比他的笔更值得留念的吗?”他将师傅生前用的笔赠与我做为留念。前段时间,师母将梁师未完成之遗稿《实物论命》交于我整理续编。到现在我才突然想到:从台湾带回了师父的笔,回北京将师父的遗稿完成。这一切也许只能用缘分来诠释了。回想老师一生着作等身,取其笔,时刻警醒自己,将梁师之学传承有序,发扬光大。
梁师为弘扬五术光华,人生半载耕耘不息。其学术成果,后人难以超越。为五术传承,我唯儘自己绵薄之力,力学不倦。与此同时,时刻谨记梁师遗训“不敢为天下先”。
饮水思源,师恩难忘!
同名研究员
姓名:梁湘润
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专家谘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计画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谘询委员会委员,国际科联中国环境科学问题委员会(SCOPE)顾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生态学会顾问,《生态学报》主编,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高级顾问,中国环境学会高级会员等职。长期从事生态环境和生态恢复工程研究,是我国酸雨研究奠基人之一。
曾获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和中国林学会梁希奖的获得者。2000年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等称号。出版《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等专着10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近10年来SCI论文17篇,近5年来发表论文54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学术带头人。
代表论着
梁湘润
1.Feng Zongwei, Wang Xiaoke, Wu Gang. Biomass and production of chinese forestry ecosystem.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9
2.Feng Zongwei, Cao Hongfa, Zhou Xiuping, et al. Effect of acid deposition on eco-environment and it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1999.
3. Feng Zongwei, et al. 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ir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China. J. Environ. Sci., 2002,14(2): 227-233
4. Jin Minghong, et al. Impacts of ozone on the biomass and the yield of rice in open-top chamb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2001,13(2):233-236
5. Tao Fulu, Feng Zongwei.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nsitivity to acid deposition in South China.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0,118:231-243
研究方向
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生态恢复
专家类别
院士,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