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红石林镇

(2020-05-20 02:37:12) 百科
红石林镇

红石林镇

红石林:因为有湖南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底把原河西镇和原茄通乡合併为这个新镇。它的东北方大约十里外的河对岸是芙蓉镇(王村),这是相连的旅游线。

红石林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西北部,东边有焦柳铁路和张吉怀高铁的芙蓉镇站和古丈站,东接罗依溪镇,南邻双溪乡,西连断龙山乡,北与永顺县隔河相望。红石林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红石林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湖南省古丈县
  • 电话区号:0743
  • 地理位置:古丈县西北部
  • 面积:103.89平方公里
  • 人口:12886人(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山地型温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湖南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东北为芙蓉镇
  • 火车站:古丈火车站、猛洞河站、万岩站
  • 车牌代码:湘U

位置

红石林: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在芙蓉镇(王村)过河西南方大约十里外,东边有焦柳铁路和张吉怀高铁的芙蓉镇站和古丈站。
红石林镇

历史

红石林镇是2005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河西镇和原茄通乡合併后,以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命名的新镇。红石林镇位于古丈县西北部,东接罗依溪镇,南邻双溪乡,西连断龙山乡,北与永顺县隔河相望。
据专家考证,红石林岩石形成历史约有4.5亿年之久,地属奥陶纪时期,当时红石林为一片汪洋大海,史称扬子古海,是“中国红色碳酸盐岩石林”。由于地壳运动强烈抬升形成了今天奇特的地貌。

交通

省道S229公路经过该镇、县道古保公路贯穿全镇,酉水河绕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

全镇土地面积103.89平方公里(165835亩),辖16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12886人(2017年)。

经济结构

全镇耕地面积13389亩,其中稻田面积8735亩,旱地面积4654亩;林地面积118016亩。全镇经作面积27820余亩,其中柑桔面积15200亩,茶园面积5870亩,菸叶面积6647亩。2009年粮食总产量487万公斤,水果总产量737万公斤,人平纯收入1950元。

旅游资源

红石林位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茄通和断龙乡境内,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距古丈县城26公里,东与沅陵县接壤,南与泸溪、吉首两县市毗邻,北和永顺县以酉水河为界,于“芙蓉镇”对岸。正好处在张家界至凤凰这条旅游黄金走廊的中间位置。地处湘、鄂、黔、渝旅游版块的中心腹地。 红石林是全球在寒武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石林景区。
红石林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发现和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有地质奇观——泽禾溪大溶洞;有明清时期古民居——老司岩古镇;有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有战国古墓群遗址——白鹤湾;有秦汉时期酉阳古城——河南;旅游业已成为该镇的朝阳产业。
有蜀犬吠日、乳燕待哺、蜗牛搬家、楼兰古城、七彩迷宫等等,另还有地下溶洞,绝壁天坑,千年古木等,整个景区融红、秀、峻、奇、绝、古于一身,堪称“武陵第一奇观”。在众多的奇观绝景致中,最以“巨人园”,“古城故宫”,“八封奇阵”和“诸葛藏书”等景色最佳。石林东部有一尊高 12.26米的石柱,巍然耸立,挺拔伟岸,其神态模样酷似领袖人物的雕像。神奇的是,再换一角度观之,又极似立于川上,抒发“逝者如斯夫”感叹的孔夫子。而位于另一旁的两尊高大石柱,恰如从容就义的巾帼女英雄和屈子行吟图,令人肃然走敬。因此,人们为这里的红石林起了一个响亮动听的别名——巨人园。

优势经济

近年来,该镇围绕“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以产业开发为主线,把着力点放在科技培管提质增效上,茶叶、菸叶、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椐统计,该镇茶、烟、果开发面积达27717亩,其中茶叶5870余亩,烤菸6647亩,以椪柑、脐橙为主的水果15200亩。该镇将成为古丈县的新的工业园区。除原有的武陵水泥厂外,100万吨乾法水泥厂正在建设实施中, 11万伏变电站已经完工并发挥巨大作用,古保公路正处于施工阶段。第三产业在该镇呈现新的亮点,经商、运输、加工等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470户,从业人数达1880人。
古丈县红石林镇是2005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河西镇和原茄通乡合併后,以辖区内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命名的新镇。该镇位于古丈县西北部,省道S229公路经过该镇,县道古保公路贯穿全镇,酉水河绕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土地面积103.8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14118人。全镇共有茶园13000多亩,同时,红石镇还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红石林镇境内森林密布,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土壤有机质丰富,富含磷硒,无污染。由于云雾多,日照少,温射光多,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持嫩性强,叶质柔嫩,茸毛多。精製而成的"清明茶"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
具有独特的品牌效应,红石林镇的茶叶知名度高。着名歌唱家宋祖英所唱的《古丈茶歌》MTV拍摄的很多镜头都取自于红石林镇龙天坪村,龙天坪村是古丈县着力打造的茶叶村,该村共有茶园面积1760亩。在"2010中华茶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评会"上,该村茶农王建今、王平平送样茶参加斗茶大会,经过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学专家层层评选,因参评样茶优质双双喜获"银茶王"称号。

茶叶开发

红石林镇着力发展茶叶产业。红石林镇积极回响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多措并举,狠抓茶叶产业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是大力实施茶叶品改。引进产量高,品质好的茶叶品种,在种茶老区实行品改,切实增加茶农的收入。
二是政策扶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出台了一系的优惠政策,极大的提高了茶农的积极性。特别是出台的稻田种茶补贴新政策,茶农的开发积极性更加高涨。红石林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茶叶开发,成效明显,真正用好用活了上级的茶叶开发政策。
三是科技兴茶,茶农增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外面考察和学习,提高茶业队伍素质;加大对茶农的技术培训,从州、县两级聘请来红石林镇进行讲座和现场指导,让茶农直接与专家接触,从而学到实实在在的种茶技术。
四是把茶叶产业与辖区内"红石林"、"坐龙峡"景区旅游紧密联繫在一起。打造生态旅游,让游客在品古丈毛尖游玩的同时体验农家採茶的乐趣,让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与优美的景区风光竞相辉映,让古丈毛尖成为外地游客来红石林镇旅游必带的特产。
走进红石林镇,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园,让人心旷神怡,一幅幅开沟撩壕的画面,让人精神振奋。茶园、国家地质森林公园--红石林、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这一系列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土家民俗风情融合在一起时共同织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秘的画卷,美丽的红石林以她飘香的毛尖茶、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的到来。

经济建设

近年来,我镇围绕县委提出的“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发展战略,以产业并发为主线,把着力点放在科技培管提高效益上,突出菸叶、茶叶、水果、畜牧水产等为主的产业开发。即形成以花兰、马达坪、泽禾溪、科布车、岩仁坪、铁马洲、列溪、先锋,张家坡为主的菸叶产业化;以龙天坪、岩仁坪、铁马洲、河南等为主的茶叶产业;以河南、河西、先锋、龙天坪、岩仁坪、马达坪、科布车、铁马洲、茄通为主的桠柑、脐橙水果开发;以河南、河西、龙天坪、茄通、列溪、白果树为主的养猪、养羊、网箱养鱼畜牧业开发;以白果树、下布尺、家坡中高海拔地区为主的板栗、青蒿开发;以茄通、岩仁坪、龙天坪为主的瓜菜花卉开发。以茶叶、菸叶、桠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椐统计,我镇茶、烟、果开发面积达18700余亩,其中茶叶5200余亩,烤菸3700亩,以桠柑、脐橙为主的水果10258亩。第三产业在我镇呈现新的亮点,经商、运输、加工等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424户,从业人数达1500余人,而且随着坐龙峡、红石林等旅游业兴起,以农家乐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后劲将不断增强。
省级工业集中区初具规模:根据规划,古丈工业集中区总用地面积约276.0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274.57公顷,工业建设用地面积约151.77公顷,分为红石林和罗依溪两个片区。红石林片区定位为建材及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园区,位于红石林镇的西北角,河迁公路两侧,用地面积255.58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54.48公顷,工业建设用地面积约139.66公顷。罗依溪片区定位为仓储物流型、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位于罗依溪集镇,用地面积20.5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0.09公顷,工业建设用地面积12.11公顷。2014年,古丈工业集中区完成土地储备238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亿元,建设标準厂房3000平方米,南方水泥、鑫科牧业、湘泉酒业、隆永新材料等7家企业正式入驻。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镇各族人民将齐心协力,奋力拚搏,把红石林镇建成旅游强镇、工业重镇、移民新镇、文化大镇、产业开发明星镇。

地图

如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