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义不容辞(汉语辞彙)

(2020-04-15 11:57:20) 百科
义不容辞(汉语辞彙)

义不容辞(汉语辞彙)

义不容辞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ì bù róng cí,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自《三国演义》第58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义不容辞
  • 拼音:yì bù róng cí
  • 解释:指理应接受
  • 出处:《三国演义》第58回
  •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 现状:已编入2011北京市中考说明

解释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指理应接受。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武公曰:‘老夫年迈无识,止为臣子,义不容辞,勉力来此。扫蕩腥膻,全仗上国。今计将安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妾受夫人谆嘱,义不容辞。”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示例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词语辨析

【近义词】 义无反顾、匹夫有责、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反义词】推三阻四、百般推诿
【灯谜】 住口;请留步

典故

东汉时期,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大举进攻孙权与刘备。赤壁之战大败而归,经过休整又一次亲率大军南下伐吴。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谋士张昭认为必须联合刘备,请刘备出兵共同抗曹,刘备是东吴的女婿,曹操也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抗曹大业,义不容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