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面痛

(2020-04-08 04:41:14) 百科
面痛

面痛

基本介绍

  • 患病部位:头部
  • 相关疾病:灼性神经痛 眶上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崩漏 心气虚 血热崩漏 血证 中气不足
  • 相关症状:颈动脉痛 剧痛 面痛 神经疼痛 神经痛 视力障碍 头痛
  • 所属科室:中医科 中医综合
  • 相关检查:角膜反射检查 三叉神经的面部感觉检查 下颌反射检查

原因

中医学认为,面痛的发病与外邪有关,盖头面部为一身阳经之会,足三阳经筋结合于颃(面颧部),手三阳经筋会于角(头角部)。若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手足三阳之络,闭阻经络,气血郁滞,不通则痛;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疼痛乍发乍止、举发不时。其次多由情志郁结,肝气失调,郁而化火,肝火上犯,以致面部疼痛,如烧如灼。若面痛反覆发作,多年不愈,必致气血亏损,脉络瘀滞而作痛。

检查

指面部之鼻?、口唇、颊车、髮际等处痛不可触,甚至妨碍言语饮食。

鉴别诊断

面痛的鉴别诊断:
一、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即典型性面痛。疼痛局限在三叉神经分布区为骤发的闪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每次发作由数秒至1~2分钟骤然停止,因触动上下唇、鼻翼、口角、颊、舌等触发点而诱发,也可因下颌动作(如嘴嚼、说话)、刷牙、洗脸、剃鬚等动作引起。阻断三叉神经疼痛消失。
二、非典型面痛
1.翼管神经痛(vidianneuralgia)由Vail氏于1932年最先报导。认为与蝶窦感染引起翼管神经刺激或炎症有关,故认为蝶齶神经节神经痛实际就是翼管神经痛。成人特别是女性多见,为鼻、面、眼、耳、头、颈以及肩部的发作性剧痛,为不典型的一侧性发作,多在晚上发作,不因外部刺激而发作,可伴副鼻窦炎症,浅感觉无障碍。
2.颈动脉痛(carotidynia)为起始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以及颌动脉的疼痛。以一侧颈总动脉压痛、肿胀、特异的搏动为特徵,呈周期性发作,多数为一侧性。不伴视力障碍,无全身症状,当伴有全身症状时,可能合併颅骨动脉炎。90%可自然痊癒。
3.Sluder氏综合徵又称面下部头痛,为一种原因未明的非典型性面痛。可能与感染、血管运动障碍、心理因素等有关。特徵为一侧面部疼痛,範围不超过耳廓的高度。
4植物神经性面头痛(autonimicfaciocephalagia)又称血管扩张性头痛综合徵。疼痛起始于眼部,扩张颊部,沿鼻部及齿部而抵耳部。因呕吐而不能入眠,疼痛持续数小时至几天。
指面部之鼻?、口唇、颊车、髮际等处痛不可触,甚至妨碍言语饮食。

缓解方法

治疗方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足太阳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治疗穴位: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
操作:毫针泻法。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局部穴位在急性发作期宜轻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