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下泌涎核

(2020-01-18 11:01:01) 百科
下泌涎核

下泌涎核

下泌涎核位于延髓橄榄上部,迷走神经背核嘴侧端附近的网状结构内。该核神经元亦比较疏散,核团界限不清,发出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进入舌咽神经,至所属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的分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下泌涎核
  • 外文名:Lower salivary nucleus
  • 科室:神经内科

一、概述:

1、脑干(brainstem)位于大脑下方,是脊髓和间脑之间,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较小部分,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延髓部分下连脊髓。
2、脑干是脊髓向上延伸的部分,其下端与脊髓相连,上端与大脑相接。脑干自下面上可分为延髓、桥脑、中脑和间脑。上面脑神经。脑干内的白质由上、下行的传导束,以及脑干各部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构成。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繫的重要通路。
3、脑干内的灰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灰质块,叫"神经核"。神经核与接受外围的传入冲动和传出冲动支配器官的活动,以及上行下行传导束的传导有关。此外,在延髓和脑桥里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若这些中枢受损伤,将引起心搏、血压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接续,中脑头端与间脑相接。延髓和脑桥恰卧于颅底的斜坡上。
4、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经由脊髓传至脑的神经冲动,呈交叉方式进入。即左传右再入脑,右同理。

二、脑干神经核

除嗅、视神经外,脑干连有4种性质的10对脑神经,这些脑神经在脑干内都有与之相应的脑神经核。脑神经核分为运动核和感觉核。运动核是脑神经运动纤维的起始核,包括躯体运动核和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感觉核是脑神经感觉纤维的终止核,包括躯体感觉核和内脏感觉核。
1、内脏运动核内脏运动核,位于躯体运动核的外侧,共有4对核团,它们分别是:
①动眼神经副核nucleus oculomotorius accessorius:位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上端的背内侧,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参与构成动眼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②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中,由此核发出的纤维进入面神经,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③下泌涎核位于脑桥上部的网状结构,由此核发出的纤维进入舌咽神经,支配腮腺的分泌。
④迷走神经背核nucleus dorsalis nervi vagi: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深面,舌下神经核的外侧,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颈部、胸腔和腹腔大部分脏器的活动。
2、躯体运动核,位于脑干中线两侧,共有8对,它们分别是:
①动眼神经核nuclcus nervi oculomotorii:位于中脑上丘平面,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动眼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②滑车神经核nucleus nervi trochlearis:位于中脑下丘平面,发出的纤维组成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③展神经核nucleus nervi abducentis:位于脑桥中下部,相当于面神经丘的深面,此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④三叉神经运动核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位于脑桥中部展神经核的外上方,由此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出脑后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
⑤面神经核facial nucleus:位于脑桥中下部,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
⑥舌下神经核nucleus nervi hypoglossi:位于延髓上部,相当于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发出的纤维组成舌下神经,支配舌肌。
⑦疑核nucleus ambiguus:位于延髓上部,此核上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舌咽神经,支配咽肌;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下部发出的纤维组成副神经颅根,再经迷走神经至喉内肌。
⑧副神经核nucleus nervi accessorii:位于延髓并下续至脊髓的第5-6颈节,发出的纤维组成副神经脊髓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3、内脏感觉核:位于界沟的外侧,只有一对核团。
内脏感觉孤束核nucleus solitarius:位于延髓,传导颈、胸、腹腔大部分脏器的内脏感觉。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中的内脏感觉纤维进入孤束核。
4、躯体感觉核躯体感觉核:位于内脏感觉核的腹外侧,共有三对核团,其中三叉神经感觉核分为中脑核、脑桥核和脊束核,故实际上有五对核团。
①三叉神经中脑核nucleus mesencephalicus nervi trigemini:位于中脑,与传导咀嚼肌、面肌和眼球外肌的本体感觉有关。
②三叉神经脑桥核nucleus pontinus nervi trigemini:位于脑桥中部,与传导头面部的触觉有关。

三、神经核的反射功能

1、红核red nucleus:位于中脑上丘平面的被盖部,呈圆柱状。主要接受来自小脑和大脑皮质的传入纤维,并发出红核脊髓束,相互交叉后到对侧,下行至脊髓。
2、黑质substantia nigra:位于中脑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的板状灰质,延伸于中脑全长,可分为背侧的緻密部和腹侧的网状部。黑质的细胞内含黑色素,故呈黑色;同时还含有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经其传出纤维释放到大脑的新纹状体,临床上因黑质病变,多巴胺减少,可引起震颤麻痹。
3、中缝核(raphe nuclei)位于脑干中缝附近的狭窄区域内,可分成数个核团总称为中缝核,包含5-羟色胺能神经元,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神经元递质--5-羟色胺。该递质与暴力、愤怒、冒险、攻击行为有关。5-羟色胺神经元的激活具有抑制攻击行为的作用,与镇痛、睡眠有关。
4、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ary nucleus)广泛接受脊髓全长的上行投射纤维和脑干感觉性中继核团的传入纤维;还接受来自大脑皮质、基底核、中脑红核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下行投射纤维。下橄榄核发出纤维越过中线行至对侧(左右交叉)后,在延髓背外侧聚集上行,与脊髓小脑后束等共同组成小脑下脚,经第四脑室外侧折向背侧进入小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