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神经核:除嗅、视神经外,脑干连有4种性质的10对脑神经,这些脑神经在脑干内都有与之相应的脑神经核。脑神经核分为运动核和感觉核。运动核是脑神经运动纤维的起始核,包括躯体运动核和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感觉核是脑神经感觉纤维的终止核,包括躯体感觉核和内脏感觉核。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脑神经核
- 外文名:Cerebral nucleus
- 排列规律:自界沟由内向外
- 分类:脑神经感觉核,脑神经运动核
- 内脏感觉柱:孤束核
特点
1)灰质不再连贯成细胞柱,而变成断续的核团
2)很多纤维束在脑干内交叉传导,打扰了脊髓原来灰白质的界限。
3)延髓上部中央管向后敞开为第四脑室的底,因此原来脊髓前角和后界的腹背关係变成内外侧关係,即界沟内侧为运动神经柱、界沟外侧为感觉神经柱。
4)脑干中央区出现较大範围的网状结构。
分类
脑神经感觉核:接受脑神经传入纤维的核团。
脑神经运动核:发出脑神经传出纤维的核团。
(一)脑干神经核的排列规律,自界沟由内向外:
① 一般躯体运动柱:肌节衍化的骨骼肌。
② 特殊内脏运动柱:支配由腮弓演化的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
③ 一般内脏运动柱:支配头、颈、胸腹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④ 一般内脏感觉柱:接受心血管、脏器的初级感觉纤维。
⑤ 特殊内脏感觉柱:接受味觉的初级感觉纤维。
⑥ 一般躯体感觉柱:接受头、面部皮肤,口、鼻腔黏膜的初级感觉纤维。
⑦ 特殊躯体感觉柱:接受听和平衡感受器的初级感觉纤维。
“一般”:性质上脊髓和脑干中共有的核团,互为延续。
“特殊”:仅见于脑干,与特殊感觉器和鳃弓衍化物有关的核团。
脑神经核机能柱及所属各脑神经核的位置及功能:
(1)躯体运动柱:
①动眼神经核: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②滑车神经核 :交叉出脑,支配上斜肌。
③展神经核:外直肌。
④舌下神经核:舌内、外肌。
(2)特殊内脏运动柱:
①三叉神经运动核:咀嚼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齶帆张肌、鼓膜张肌
②面神经核:面肌、颈阔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蹬骨肌
③ 疑核:纤维加入舌咽、迷走、副神经支配咽喉肌。
④副神经核:脑根併入迷走神经,支配喉肌和齶肌,脊髓根即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3)一般内脏运动柱:
①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扩约肌睫状肌。
②上泌涎核:纤维加入面神经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口腔鼻腔的腺体。
③下泌涎核: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神经节支配腮腺的分泌。
④迷走N背核:纤维经迷走神经,换元后支配颈胸腹腔脏器及心的活动。
(4)内脏感觉柱:孤束核(味觉核、心-呼吸核)
1.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的初级味觉纤维
2.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的初级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5)一般躯体感觉柱:
①三叉神经脑桥核:
上行支中传递触觉冲动的粗纤维
部分传递痛觉冲动的细纤维
功能:头面部皮肤、口腔软组织核牙的触、压觉以及痛觉。
②三叉神经脊束核:
1.传递痛、温觉细纤维
2.传递触觉的粗纤维
3.面、舌咽、迷走神经的一般躯体及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③三叉神经 中脑核:
咀嚼肌的本体感觉 三叉神经中脑束 三叉神经中脑核 脑桥核、脊束核、网状结构
腹后内侧核 大脑皮质
(6)特殊躯体感觉柱:
①蜗神经核(蜗腹侧核+蜗背侧核): 二级听觉纤维 外侧丘系(对侧)
蜗神经初级听觉纤维 蜗神经核 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 三、四级听觉纤维 外侧丘系(双侧)
②前庭神经核(前庭下核、内侧核、外侧核和上核)
丘脑腹后核 大脑前庭皮质
内侧纵束、前庭脊髓内侧束 眼球运动、头部姿势
前庭神经初级平衡觉纤维 前庭神经核群 前庭脊髓外侧束 躯干、四肢的姿势反射
小脑下脚 小脑
脑干网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