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后索通路,传导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神经通路(图1a)。第一级神经元是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到肌、腱、关节和皮肤的一些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在后索上行。来自下位胸神经和腰骶神经后根的占后索内侧部,叫做薄束,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来自颈神经和上位胸神经后根的占后索外侧部,叫楔束,传导躯干上部和上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薄、楔束分别止于延脑的薄束核和楔束核。薄、楔束核发出的是第二级纤维,越过中线至对侧上行,叫做内侧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此核再发出第三级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的相应部位。
② 脊髓丘脑束通路,传导躯干、四肢痛、温和粗触觉的神经通路(图1b)。第 1级神经元是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皮肤内的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而止于灰质。灰质细胞发出的是第2级纤维,经白质前连合越至对侧,在外侧索和前索上行,是为脊髓丘脑束,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自此核发出第三级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的相应部位。神经通路
③ 三叉神经感觉通路,传导头面部痛、温和粗触觉的神经通路(图1c)。第一级神经元是三叉神经节(半月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等处黏膜的感受器。中枢突进入脑桥后,触觉纤维主要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感觉主核),也有一部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纤维入脑后下降形成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上述两核发出第2级纤维,组成三叉丘系,上行至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此核发出第三级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层第1躯体感觉区的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