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蘑:铆钉菇科几种野生红色食用菌的统称,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铆钉菇科、铆钉菇属,包括血红铆钉菇,红铆钉菇 、绒红铆钉菇 等。东北、华北地区俗称红蘑、松树伞等。该菌是针叶树木重要的外生菌根菌,在北方与赤松形成菌根,大量生长。子实体形成需要伴生菌,否则只长菌丝。目前尚未人工分离出具体伴生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肉蘑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适宜人群:所有
- 副作用:无
植物简介
肉蘑:铆钉菇科几种野生红色食用菌的统称,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铆钉菇科、铆钉菇属,包括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is rutillus (schaeff.:fr.)o.k.miller、红铆钉菇 gomphidius roseus fr、.绒红铆钉菇 chroogomphis tomentosus (murr.) o. k. miller 等。东北、华北地区俗称红蘑、松树伞等。该菌是针叶树木重要的外生菌根菌,在北方与赤松形成菌根,大量生长。
形态特徵

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宽度3-8cm,初期钟形或近圆锥形,后平展,中部凸起,浅咖啡色,菌肉带红色,乾后淡紫红色,近菌柄基部带黄色。菌褶延生, 青黄色变至紫褐色,不等长。菌柄长6-10(18)cm,粗1.5-2.5cm,圆柱形且向下渐细,稍粘,与菌盖色相近且基部带黄色,实心,上部往往有易消失的菌环。夏秋季在松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并且形成菌根。此种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较好。是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
商品简介
【肉蘑情况简介】肉蘑目前不能人工培养,所以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生态植物,且产量极低,目前在承德坝上的深山中,青龙及燕山深山中,辽西凌源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山野中生长。都是当地的山民去一颗一颗採集,然后晾乾,外观通体呈肉色,故称之为肉蘑。
【肉蘑营养价值】肉蘑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每lOOg乾品含异亮氨酸0.50g、亮氨酸0.90g、赖氨酸1.51g、蛋氨酸0.39g、苯丙氨酸0.50g、苏氨酸0.59g、缬氨酸1.70g、酪氨酸0.36g、丙氨酸0.68g、精氨酸0.83g、天门冬氨酸1.07g、甘氨酸0.53g、组氨酸0.31g、脯氨酸0.41g、丝氨酸0.59g、谷氨酸1.94g,胺基酸总含量为12.OOg。
医药保健
肉蘑中含有多元醇,可医治糖尿病;松蘑内的多糖类物质还可抗肉瘤。 因此,它在健胃、防病、抗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松蘑有很好的抗核辐射作用,据俄罗斯研究发现,肉蘑能在遭受过核污染的地区很好的生长,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则不那幺乐观。经常食用肉蘑,有美颜健肤的功效。中医认为肉蘑有益肠健胃、止痛理气、强身健体等功效。药用可治神经性皮炎。据化学分析,该菌蛋白质,脂肪,各种人体必须的胺基酸都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及PP。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1.8%,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肉蘑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具有滋补阴阳、护颜美容、防癌抗病、健胃消食等功效。
食用菜谱
怎幺处理肉蘑:很多人都说肉蘑不好吃,但怎幺处理呢。两泡一焯,一撕。
一泡冷水泡将肉蘑泡开40克肉蘑水没过即可(留汤)。两个小时。泡软(一定要泡软)
二泡温水泡。水的量是蘑菇的两倍。温水一个小时。
三撕肉蘑需掰开以便入味。显多。
最后一步开水焯。
经这样处理后可以拌着吃。炒着吃,可以素炒。可以吃出肉味。
肉蘑炖小鸡
这个菜已经是东北、华北名菜了,大家一致认为好吃,而且营养搭配非常合理,营养价值非常高 !
肉蘑炖小鸡

【肉蘑炖小鸡原料】带骨鸡肉500g,棒蘑200g(肉蘑、香菇),水发玉兰片,熟火腿15g,水烫油菜15g(生菜、圆白菜、大白菜),熟猪油、精盐、味素、绍酒、花椒水、膏汤、葱、姜、蒜、大料各适量。
【肉蘑炖小鸡做法步骤】
一、净鸡肉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把榛蘑用水沖洗两遍,净水,待用。把玉兰片、火腿肉切成片。油菜切成段。葱、姜、蒜切成片。
二、炒勺内放入水,烧开后将鸡块放入水内烫出血水,倒入漏勺控净水分。
三、炒勺内放入少量油,烧热后用葱、姜片炸锅,放入膏汤,加入鸡块、榛蘑、花椒水、大料、绍酒。烧开后将勺移至小火上,把鸡块炖烂时再放入火腿、油菜、蒜片、玉兰片、味素,再炖2-3分钟,取出大料,肉蘑炖小鸡即成功了。
白菜夹肉蘑
原料
姬菇150克,猪肉馅200克,大白菜中层帮100克,葱花少许。
调料
苦瓜泥淋酱适量,精盐1小匙,绍酒1大匙,香油1/2小匙。
做法
1、白菜洗净顺片长方形片,放入开水中烫一下,捞出沖凉。
2、将猪肉馅、姬菇,加精盐、绍酒、香油、葱花调匀,依次将其夹入白菜中,入蒸箱蒸熟取出。
3、将苦瓜泥淋酱浇在原料上即可。
材料替换
将白菜片成抹刀片,捲成喇叭筒形,装上肉馅,称荷花白菜。
口味变化
调味料中去掉苦瓜酱,用精盐、味素、鸡粉、蚝油调鲜鹹汁,称为蚝油白菜夹肉蘑。
栽培方法
肉蘑是一种菌根菌,用肉蘑孢子或组织分离的纯菌种,在试管内虽然能形成菌落,但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形成1个直径1厘米的菌落需要1年时间,偶尔也可以在斜面上形成原基,但都不能形成子实体。目前肉蘑的人工驯化栽培主要是在肉蘑适生林内进行半人工栽培。
移植法
在发生肉蘑的基质上,选取长势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挖出10~15厘米见方、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并在準备种植肉蘑的松树周围挖出同样大小的方洞,把挖来的带有菌根的子实体土块放进去。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新的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后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
松蘑细根地表诱导栽培法
在松树冠範围内鬆土,深度7~10厘米,切断细根以促使细根增殖。在地面堆积秸枝落叶形成落叶层,使雨水不能很快渗入地表下,促使细根向上生长,可增加细根与肉蘑菌丝共生的机会。在未生松茸的地方取土,用4份土、加3份米糠、1份豆饼、少量尿素,堆积腐熟后,撒到落叶层上;也可结合施肥,撒一些人工培养的菌丝体,落叶层厚度下要超过3厘米,否则对细根和肉蘑发育都不利。在细根和菌丝旺盛生长后,便可生长肉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