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晶粒鬼伞

(2020-04-16 18:37:10) 百科
晶粒鬼伞

晶粒鬼伞

晶粒鬼伞Coprinus micaceus (Bull.) Fr. 是属于担子菌类的伞菌目鬼伞科的一种大型真菌,它是冬季之后最早出现的真菌之一,因其菌盖表面留有一层晶粒状的菌幕残余,因而得名。晶粒鬼伞是菌根菌,分布很广,树木根部群生。晶粒鬼伞散布孢子的方式主要是在后期菌褶液化成墨汁状,吸引昆虫在其上活动并带走孢子,或者经过雨水沖刷散布。晶粒鬼伞在早期可以食用,但最好不要同时饮酒,可能有些人容易中毒!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晶粒鬼伞
  • 拉丁学名:Coprinus micaceus (Bull.) Fr.
  • 别称:晶鬼伞、狗尿苔
  • 二名法:无
  • :真菌界
  • :真菌门
  • 亚门:担子菌亚门
  • :层菌纲
  • 亚纲:同担子菌亚纲
  • :伞菌目
  • :鬼伞科
  • :鬼伞属
  • :晶粒鬼伞
  • 分布区域:春夏秋三季于阔叶林中树根部地上丛生

形态特徵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4cm或稍大,初期卵圆形、钟形、半球形、斗笠形,污黄色至黄褐色,表面有白色颗粒状晶体,中部红褐色,边缘有显着的条纹或棱纹,后期平展而反卷,有时瓣裂。菌肉白色,薄。菌褶初期黄白色,后变黑色而与菌盖同时自溶为墨汁状,离生,密,窄,不等长。菌柄长2~11cm,粗0.3~0.5cm,圆柱形,白色,具丝光,较韧,中空。孢子印黑色。孢子光滑,卵圆形至椭圆形,(7~10)μm×(5~5.5)μm。褶侧和褶缘囊体无色,透明,短圆柱形,有时呈卵圆形。

生态习性

春、夏、秋三季于针、阔叶林树根部地上群生、丛生或单生。

分布地区

分布广泛。河北、山西、黑龙江、四川、吉林、辽宁、江苏、河南、湖南、香港、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

经济用途

初期幼嫩时可食。最好不与酒同吃,以免发生中毒。该菌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 据记载,此菌还可产生腺嘌呤adenine,胆硷choline和色胺tryptamine等生物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