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图示就是使用png格式创建的图示,png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的图像档案存储格式,其目的是试图替代GIF和TIFF档案格式,同时增加一些GIF档案格式所不具备的特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png图示添加概述
- 使用:png格式
- 类型:图示
- 时间:20世纪90年代
简介
流式网路图形格式(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Format,PNG)名称来源于非官方的“PNG's Not GIF”,是一种点阵图档案(bitmap file)存储格式,读成“ping”。PNG用来存储灰度图像时,灰度图像的深度可多到16位,存储彩色图像时,彩色图像的深度可多到48位,并且还可存储多到16位的α通道数据。PNG使用从LZ77派生的无损数据压缩算法。
PNG档案格式保留GIF档案格式的下列特性:
使用彩色查找表或者叫做调色板可支持256种颜色的彩色图像。
流式读/写性能(streamability):图像档案格式允许连续读出和写入图像数据,这个特性很适合于在通信过程中生成和显示图像。
逐次逼近显示(progressive display):这种特性可使在通信链路上传输图像档案的同时就在终端上显示图像,把整个轮廓显示出来之后逐步显示图像的细节,也就是先用低解析度显示图像,然后逐步提高它的解析度。
透明性(transparency):这个性能可使图像中某些部分不显示出来,用来创建一些有特色的图像。
辅助信息(ancillary information):这个特性可用来在图像档案中存储一些文本注释信息。
独立于计算机软硬体环境。
使用无损压缩。
PNG档案格式中要增加下列GIF档案格式所没有的特性:
每个像素为48位的真彩色图像。
png图示

每个像素为16位的灰度图像。
可为灰度图和真彩色图添加α通道。
添加图像的γ信息。
使用循环冗余码(cyclic redundancy code,CRC)检测损害的档案。
加快图像显示的逐次逼近显示方式。
标準的读/写工具包。
可在一个档案中存储多幅图像。
档案结构
PNG图像格式档案(或者称为数据流)由一个8位元组的PNG档案署名(PNG file signature)域和按照特定结构组织的3个以上的数据块(chunk)组成。
PNG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数据块,一种是称为关键数据块(critical chunk),这是标準的数据块,另一种叫做辅助数据块(ancillary chunks),这是可选的数据块。关键数据块定义了4个标準数据块,每个PNG档案都必须包含它们,PNG读写软体也都必须要支持这些数据块。虽然PNG档案规範没有要求PNG编解码器对可选数据块进行编码和解码,但规範提倡支持可选数据块。
使用
PNG格式图片因其高保真性、透明性及档案大小较小等特性,被广泛套用于网页设计、平面设计中。网路通讯中因受频宽制约,在保证图片清晰、逼真的前提下,网页中不可能大範围的使用档案较大的bmp、jpg格式档案,gif格式档案虽然档案较小,但其颜色失色严重,差强人意,所以PNG格式档案自诞生之日起就大行其道。
PNG格式图片通常被我们当做素材来使用,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搜寻相关档案,如果是JPG格式档案,抠图就在所难免,费时费力,gif格式虽然具有透明性,但其只是对其中一种或几种颜色设定为完全透明,并没有考虑对周围颜色的影响,所以此时PNG格式档案就成了我们的不二之选。我们经常在网页中看到整个页面使用同一个PNG图片做背景,按钮、导航条等全做在一张图片上,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究其缘由无非就是PNG图片在下载过程中占频宽较小,而且颜色逼真,下载一次可重複使用。
资源
随着PNG图示使用的越来越广泛,PNG图示资源也相对变得丰富起来,现在有较多的网站专门提供PNG图示,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设计师们的工作,不会因为手边没有设计素材而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