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原油特性因数

(2020-03-27 06:10:13) 百科
原油特性因数

原油特性因数

原油特性因数是指又称watson K值或UOP K值,它是油品的平均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函式,常用来判断原油的化学组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原油特性因数
  • 外文名:characterization factor of crude oil
  • 学科:石油炼製工程
  • 别称1:watson  K值
  • 别称2:UOP K值
  • 作用:判断原油的化学组成

公式

特性因数K值又称watsonK值或UOP K值,它是油品的平均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函式,其具体关係式如下:
式中
T为油品平均沸点的绝对温度(K),此处的T最早是实分一子平均沸点,后改用立方平均沸点,现一般使用中平均沸点。
由上述公式可见,在平均沸点相近时,K值取决于其相对密度,相对密度越大则K值越小。当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相对密度大小的顺序为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套用

特性因数K常用于划分石油和石油馏分的化学组成,在评价催化裂化原料的质量上被普遍使用。它是由密度和平均沸点计算得到。特性因数是一种说明催化裂化原料石蜡烃含量的指标,K值高,原料的石蜡烃含量高,K值低,原料的石蜡烃含量低。但它在芳香烃和环烷烃之间则不能区分开。
K值的平均值,烷烃约为13,环烷烃约为11.5,芳烃约为10.5.大多数催化裂化原料的K值约在11.5~12.5。我国催化裂化原料K值大多在12.0以上。原料特性因数K值的高低,最能说明该原料的生焦倾向和裂化性能。原料的K值越高,它就越容易进行裂化反应,而且生焦倾向也越小,反之,原料的K值越低,它就越难与进行裂化反应,而且生焦倾向也越大。
一般来说,K值每上升0.1,转化率上升1%~1.5%。在转化率相同时,K值每增加0.1,汽油产率可相对增加0.6%~0.7%。但K值反应原料油的裂化能力并不全面,由于组成的差别(特别是极性化合物),即使两种K值基本相同的原料油,其裂化能力也会有较大的差别。比如两种K值相同的直馏原料和回炼油,虽然K值相同,但转化率和汽油产率相差很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