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春霖故居

(2020-04-03 06:16:00) 百科
江春霖故居

江春霖故居

江春霖御史故居位于莆田市萩芦镇梅洋村。据资料记载:江春霖为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官至新疆道,兼署辽瀋、河南、四川、江南道监察御史。访察吏治,不避权贵。前后六年,封奏六十多起,与庆亲王、袁世凯、徐世昌、孙宝琦等权贵抗争,声震朝野。江春霖无论年少年老、在朝在野,都始终如一地向世人展示那正直伟岸的姿势,时人称他为“清代御史第一人”。宣统二年(1910)被罢官归里。从此,厌谈政治,致力于公益事业,任修筑涵坝海堤、萩芦溪大桥等董事。江春霖故居的老房子俗称“百廿间大厝”,为江氏入莆之六世祖奋銮公首建于清中、后叶的乾、嘉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历代有增建、拓建,形成今日之规模。 近年来,当地政府与江春霖后裔对江春霖故居进行修缮与保护,也作为一处廉政教育基地对外进行开放,吸引了众多文化专家和游客前往参观和旅游。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江春霖故居
  • 地理位置:莆田市萩芦镇梅洋村 

故居简介

江春霖御史故居俗称“百廿间大厝”,为江氏入莆之六世祖奋銮公首建于清中、后叶的乾、嘉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历代有增建、拓建,形成今日之规模。故居大厝坐东南,面向西北,总平面图为长方形,长76米,宽58米(包括内外埕),总面积4408平方米,计有正屋125间(包括厅子房),总住户为52户,当前大部分已外迁新居。

建筑布局

故居为三进七开间悬山式土木结构,具有明清江南民居的风格,但简朴实用。基石、围墙採用本地的杂石块堆砌,除少量的石阶梯及天井围栏外,均由不规则的杂石块细心堆砌而成。墙体为乾打垒的夯土,梁、柱、椽为杉木,屋顶为灰瓦,结构简单,朴实无华。
中轴线建筑由“外大埕”“大门洞”“内大埕”“下厅”“顶厅”“月堂厅”组成。中轴主建筑的左右两边各有三座“护厝”,分别为“新厝里”“楼顶里”“二弄”和“尾楼”组成闭合式的结构。故居的右后角原建有“铳楼”,为全屋的最高建筑,四面设有“观察孔”“射击孔”,有防匪防盗的功能。
江春霖故居
故居共有大小“天井”18个,排水系统自后而前,由高而低,曲折蜿蜒,形成独特的排水体系。有两大出水口往外大埕下阴沟与“芋田”水沟相通,从不淤积。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回流,百廿间大厝居住人口出现高潮,有两百二十多人,总户数为42户。自70年代起为拓宽住房面积,在原部分平屋内增建半楼,形成当前的布局。
由外大埕进入内围墙中间有一简朴“门洞”,门联为“源从济水,派衍淮阳”,也曾写“醴陵世第,济郡名家”。点明江家自河南衍派而来的源流。由内大埕而上进入故居主体建筑之“下厅”,大门的门当上有一“文魁”匾,系江春霖之父江希濂于同治乙丑科(1865)中举人时所挂。大门联为:柏叶家风古,笔花春色新;门楣为:国恩,家庆。
二进为“顶厅”,功能为家族重大活动的场所,原有三块匾,一为“进士”,系江春霖甲午科中三甲进士时所挂,另二匾为七房、八房“谢恩”“祝寿”匾。
第三进为“月堂厅”,即“述志堂”,其功能是供奉江历代祖先牌位,为一年四季致祭之场所,另一功能为江家子弟励志笃学、习文会友之场所,正中高挂一匾曰“述志堂”,两旁挂两对对联,其一为江春霖同科一甲第三名(探花)郑源所书,上联:柏府树清标千古风霜留谏草;下联:笔亭传好梦一门孙子种奇花。另一联为江氏家族传宗联句:上联(命名时排辈分用):祖宗启瑞应昌年声振云来寿扬天作;下联(结婚写表字时用,与上联一一对应):孙子承光联肇钖书尊孔孟学宪圣贤。
述志堂正中拜台上供一江家入莆始祖牌位,为江春霖御史所书,黑底金字。
故居护厝之一“新厝里”在光绪乙未年(1895)拓展为“三层楼房”,命名为“半耕书室”。江春霖专为该书室写一篇跋(收入《江春霖文集》)并制一匾悬挂,“示子孙毋忘稼穑艰难也”,告诫后世子孙“食旧德,服先畴,入为肖子,出为良臣”的家风。“新厝里”大门有江春霖第二子江祖芑所书之四言对联:儒臣门第,耕读人家。门楣为:省三,勿四,盖取自孟子之“三省”和朱熹之“四勿”的儒家规範。“半耕书室”为江春霖归隐后的起居所在地,二楼南墙上原挂有三幅像:中间为慈禧太后像(三彩瓷雕立体像),左为光绪皇帝像,右为其母林太淑人像,足见江春霖以“忠孝”立身传家的儒臣懿範。
在故居的左侧原有一座“社公”和一座“江氏宗祠”相连,完全按“左祠右社”的中国传统布局,江氏宗祠曾作为“县立梅阳国民国小”校舍,后圯毁。仅有一对联(刻于石柱上,保存完好),为清末宣统皇帝国师闽县陈宝琛所书。上联:一经传业基忠孝;下联:百世闻风起懦顽。
江氏祠堂内原有江春霖自京师归隐时所带回的仪仗牌等物,计有“肃静”“迴避”牌一对,武英殿撰修,国史馆协修,及五道监察御史大牌等文物,可惜均毁于十年浩劫。
故居“新厝里”内曾存放一套“围屏”,计有十二扇,每扇分三格,上为红底金字,中、下各为精工细雕花鸟、松鹤、蝙蝠、麒麟等民间传统吉祥物,三重浮透雕。“围屏”上的字及内容为“探花”郑源所书,该“围屏”系江家逢重大喜庆家事时(如结婚、祝寿、谢恩等)摆放大厅,惜全毁于文革,已无从考证,複製。

人物简介

据资料记载:江春霖为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官至新疆道,兼署辽瀋、河南、四川、江南道监察御史。访察吏治,不避权贵。前后六年,封奏六十多起,与庆亲王、袁世凯、徐世昌、孙宝琦等权贵抗争,声震朝野。江春霖无论年少年老、在朝在野,都始终如一地向世人展示那正直伟岸的姿势,时人称他为“清代御史第一人”。宣统二年(1910)被罢官归里。从此,厌谈政治,致力于公益事业,任修筑涵坝海堤、萩芦溪大桥等董事。江春霖故居的老房子俗称“百廿间大厝”,为江氏入莆之六世祖奋銮公首建于清中、后叶的乾、嘉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历代有增建、拓建,形成今日之规模。
江春霖故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