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是红豆杉属的植物的通称。该属约11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4种1变种。
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範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该属模式种:欧洲红豆杉Taxus baccata Linn.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红豆杉
- 拼音:hóng dòu shān
- 学名: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 (Pilg.) Florin
- 界:
-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 总门:轮藻总门
-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松纲
- 亚纲:柏亚纲
- 目:柏目
- 科:红豆杉科
- 属:红豆杉属
- 种:须弥红豆杉
- 变种:红豆杉
形态特徵
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不规则互生,基部有多数或少数宿存的芽鳞,稀全部脱落;冬芽芽鳞覆瓦状排列,背部纵脊明显或不明显。叶条形,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直或镰状,下延生长,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两条淡灰色、灰绿色或淡黄色的气孔带,叶内无树脂道。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圆球形,有梗,基部具覆瓦状排列的苞片,雄蕊6-14枚,盾状,花葯4-9,辐射排列;雌球花几无梗,基部有多数覆瓦状排列的苞片,上端2-3对苞片交叉对生,胚珠直立,单生于总花轴上部侧生短轴之顶端的苞腋,基部托以圆盘状的珠托,受精后珠托发育成肉质、杯状、红色的假种皮。种子坚果状,当年成熟,生于杯状肉质的假种皮中,稀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种脐明显,成熟时肉质假种皮红色,有短梗或几无梗;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
该属种类
本属约11种,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4种1变种。
主要用途
本属木材的边材窄,与心材区别明显,无树脂道及树脂细胞,纹理均匀,结构细緻,硬度大,防腐力强,韧性强。为优良的建筑、桥樑、家具、器材等用材。惟产量少,一般仅作细木加工、船桨、拱形製品、车旋、雕刻、乐器及箱板等用; 种子可榨油。叶常绿,深绿色,假种皮肉质红色,颇为美观,可作庭园树。本属树种耐荫性强,在天然林中生长缓慢,分布星散,野生树木日渐减少。惟木材优良,宜选用造林,加强抚育管理,可促进其加速生长,以生产优良木材。
模式种
欧洲红豆杉Taxus baccata L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