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旷继勛

(2020-03-04 06:13:41) 百科
旷继勛

旷继勛

旷继勛(1897—1933),男,汉族,原名大勛,号集成,贵州思南县人。少时唯读过三年私塾,从小好动,爱弹跳,会骑马,练就了一副轻捷矫健的身躯。辍学后随父串乡摆摊卖药。1919年入川当兵,历任连长、营长。1925年升任黄隐江防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不久江防军缩编为第七混成旅时改任第二团团长。同年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分管财政。1929年6月29日建立四川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蓬溪县苏维埃。后出任红6军、红4军、红25军等多个红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1933年夏,在四川通江洪口场牺牲,时年三十六岁。2009年9月10日,旷继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旷继勛
  • 别名:旷继勛,原名大勛,号集成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贵州思南县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33年
  • 职业:无产阶级军事家
  • 毕业院校:三年私塾
  • 信仰:共产主义
  • 主要成就: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建立四川第一个县级苏维埃
    中央特科干部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简介

旷继勛(1895年-1933年),男,汉族,贵州省思南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旷继勛早年随友人入川参加反对清政府的保路同志军,投身民主革命。后在川军中当兵,任连长、营长等职。
四川蓬溪县旷继勛将军纪念馆(清明节)四川蓬溪县旷继勛将军纪念馆(清明节)
1926年在崇宁县(今属郫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旷继勛代理川军邓锡侯部黄隐部江防军第7混成旅旅长职务,于1929年6月领导全旅在四川蓬溪县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任总指挥,罗世文任党代表,随后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后去上海,在中央特科工作,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作出了贡献。
1930年1月,到洪湖根据地,任红6军军长。1930年7月红6军与贺龙领导的红4军合编为红2军团,仍任红6军军长。
1931年,他被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红4军军长。1931年4月,任鄂豫皖中央分局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后调任红13师任师长。
1931年10月,任红25军军长,率部开展武装斗争,指挥了磨角楼、新集、双桥镇、苏家埠等重要战斗和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为粉碎敌人的“围剿”做出重要贡献,保卫和扩大了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向川北转移途中,旷继勛与曾中生等同志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31年12月24日,旷继勛率部队攻克通江县城,成立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被选为主席。
1933年6月,在肃反中被张国焘诬陷,惨遭杀害于四川通江县洪口场(今洪口镇政府驻地)。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旷继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範人物”。

生平

旷继勛,号集成,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于贵州省思南县大河坝乡继勛村张湾组。少年读私塾3年。1911年,16岁时入川参加反清保路同志军。1912年投川军赖心辉部当兵,1920年升连长,1923年升营长,因受《嚮导》刊物影响,在自己的队伍中传播革命理论。1925年部队编入邓锡侯江防军黄隐部,任过团长(驻崇宁县)、旅长等职。当他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时,便与好友王文鼎在军营中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并派人到广州找共产党接头,得到党的支持。次年由秦青川、王文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发动清党运动,到处搜捕、屠杀共产党人,旷继勛坚定地与敌人进行斗争,并在他的部队中隐蔽党员、清除敌特,保卫党的机关。
贵州省思南县旷继勛烈士故居贵州省思南县旷继勛烈士故居
旷继勛同志任红25军军长旷继勛同志任红25军军长
1928年初,杨森等组织“四川同盟军”,準备进攻川东军阀刘湘。邓锡侯与江防司令黄稳密谋,派旷继勛所在的第七混成旅参战,胜可打击刘湘势力,败可消弱该旅。旷继勛将此情势和利用军阀混战壮大混成旅的意图报告四川省委,省委权衡,决定同意参战。
1928年夏,刘丹五第7混成旅参加“四川同盟军”发动的川东之战,后因失利退驻罗泽洲防区。旅长刘丹五称病未归,由旷继勛代理旅长,率部从广安移李家钰防区,驻遂宁县永兴场一带。旷部驻遂后,在黄隐藉口整编和罗泽洲企图吃掉其部的严峻时刻,他毅然报请省委要求批准起义,以保存革命实力。省委即派罗世文、邹进贤(朱三元)到部参与筹划。他们起草了《暴动计画书》準备好了起义的旗帜、臂章、帽徽和标语。1929年6月29日下午,旷继勛带领全旅2000余官兵在蓬溪县大石桥乡牛角沟树起“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旗帜,宣布起义。旷继勛任总指挥,罗世文任党代表,邹进贤(朱三元)任前委书记。他们将部队编为两个师8个团,于当夜兵分南门、西门两路攻打蓬溪县城,与边防军一个骑兵团激战4小时之久,击毙守城士兵20余人,敌人于次晨向文井方向撤退。起义军攻占县城后立即没收县政府大印,烧毁徵收局的粮册,释放在押犯,成立“蓬溪县苏维埃政府”,以“四川工农红军革命委员会”名义贴出布告,它是四川出现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起义军当天还在蓬溪中学举行演讲会,宣传革命。起义后,旷部先后转战西充、营山、渠县、达县、梁山(今梁平)之间,所到之处即打土豪,分浮财,建立政权,深受工农民众欢迎。旷部还在新政(现仪陇县城)成立了四川省第二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同年7月30日,抵梁山县虎城镇猫儿寨险地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寡不敌众,起义失败。省委派人将他送往上海。党分配他参加中央特科“打狗队”,他有力地打击了叛徒、特务和青帮流氓的反动气焰,保卫了党的中央机关。1929年冬,在湖北江陵、当阳等地开展兵运工作,他策动了三连的白军起义,并将队伍开进洪湖地区参加红军,先后任红六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长。1931年10月又在徐向前部任红25军军长兼独立师师长。
1932年12月29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后,旷任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为了分化瓦解敌人,建立统战关係,写了一封信给原在军阀部队里身为旅长的朋友谢德堪,想开导他们拥护红军,争取起义,被张国焘查获此信,张便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等罪名,逮捕了旷继勛,于1933年6月秘密处死于通江县洪口场,时年36岁。1937年在延安批判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时,毛泽东指出:“邝继勛同志是好同志,被张国焘错误迫害,应作烈士待遇。”中央追认旷继勛为烈士。

履历

1916年,十九岁的旷继勛回响革命号召,毅然入川从戎,由于他机智勇敢,擅长策略,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这时期,也是他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薰陶的重要时期,1923年为抗击吴佩孚侵川和四川“讨贼之役”,旷继勛部队曾划归曾在川军中任职的刘伯承指挥,在刘伯承的指引下,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26年底,经过党组织的严格考察,由中共党员秦青川、王文鼎的介绍,旷继勛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四川反动势力疯狂扑杀革命活动,并步步加紧,军阀黄隐、李家珏妄图藉此时机吃掉邝继勛旅。1929年6月29日在四川省委的领导下,旷继勛部于四川蓬溪与遂宁边界牛角沟宣布起义,树起“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大旗,全旅4000余官兵乘夜急进,攻占了蓬溪县城,成立了全川第一红色政权----蓬溪苏维埃政权,国民党反动当局获此信息后,惊恐万分,急令四川军阀四出追剿,旷继勛详细地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决定作出战略性转移。
1929年秋,由四川省委护送,旷继勛到了上海党中央工作,这时期,他主要负责党中央首脑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加入陈赓领导的“锄奸团”,惩治了叛变革命的上海市公安局铲共委员会头目白鑫(原中共中央第二秘书处处长)和上海青帮头子黄金荣。使上海的反动势力在一段时间内,对党中央的安全构不成威胁。策反了一大批国民党军队内受旧军体制盘剥的官兵,进行起义投诚,有力地发展了洪湖地区的大好形势和红军力量 。
1930年春,旷继勛被任命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不久,他即率红六军攻占了华容县城,全歼守城民团,接连解放了石首、南县、安乡、津市、石门、公安等县城,在荆江南北开闢大片根据地。七月四日,据中央指示,红六军与贺龙领导的红四军在公安县会师,合併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军团长,周逸群任政委,旷继勛仍任红六军军长,两军合併,力量增大,旷继勛继续指挥红六军接连解放岳口、仙桃、天门、皂市、应城、京山、安陆等城镇,把洪湖、湘鄂边、秭归、巴东、鄂北、鄂西北等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0年11月,受党中央派遣,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1931年1月中旬红十五军、红一军在商城南长竹园会师,按中央指示将两军合编为红四军,旷继勛任军长、余笃山任政委,徐向前任参谋长。这一时期是旷继勛同志军事生涯辉煌时期,他先后直接参与和领导了第一、二反围剿战斗,创造了很多战例,如新集战斗,磨角楼战斗,取得打攻坚战的实战经验;双桥镇战斗累积了三点作战经验:(1)有计画调动敌人创造战机;(2)巧妙地运用迂迴包抄和穿插分割战术;(3)充分发挥地方武装和人民民众积极配合作战。后来,这些典型战例被我军军事大学作战例教材加以推广运用。
1931年11月,以王明为主的左倾冒险主义窃取了中央统治权,旷继勛由于坚决抵制王明左倾路线的代表张国焘的错误行为,遭到排挤打击。但他仍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就是被撤除红四军军长职务,降为红十三师师长的情况下,仍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多次击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围剿。
1931年秋,旷继勛在皖西进行组建红二十五军工作,由于他深入基层,积极发动民众,组建非常成功,十月,红二十五军终于在麻阜县成立,旷继勛任军长。11月10日,旷奉命与红四军合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旷仍任红二十五军军长。
1931年5月,旷继勛指挥二十四师、七十五师一举解放霍邱县城。1932年6月,第四次围剿开始,旷率红二十五军一部,县独立团等不足三千人。奉张国焘错误指示,坚守县城,由于敌众我寡,霍邱县城易攻难守,最终以惨重代价告败,从而暴露了张国焘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严重错误性。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到陕南城固县小河口时,曾中生、旷继勛、余笃山对张国焘的先左后右的逃跑和军阀作风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向中央反映了张的错误行为,迫使张在12月10日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张表面上佯装受旷继勛等人提出的批评,暗中却伺机报复。就在1933年12月29日在通江县成立了“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并由他当任委员会主席。
1933年5月17日,红四方面军为战略考虑,把红军主力撤到川陕边界三坝西南地区。从而爆发了“空山坝战役”,这一战红军大获全胜,旷继勛功不可没。但令人最痛心的是大战之后时隔不到两个月,旷继勛就被张国焘秘密杀害于四川通江县洪口场,年仅36岁。1937年2月,毛主席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红四方面军一案,错误的是张国焘,大部分同志是好的,对张乱杀的旷继勛、曾中生同志应予平反”。
旷继勛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级军事指挥员。在工作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向任劳任怨,身先士卒,听从党的安排,他的高尚品德,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永远屹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旷继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用青春和热血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浩然正气,可歌可泣。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

榜样

纪念旷继勛烈士,就是要学习他一往无前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对党的事业、对共产主义理想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旷继勛毅然从戎,选择了一条艰苦曲折的救国救民之道,并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儘管他多次受到错误路线的排斥和打击,但他始终赤胆忠心、无怨无悔。他和无数优秀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要加强对广大人民民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川省蓬溪县旷继勛纪念馆四川省蓬溪县旷继勛纪念馆
纪念旷继勛烈士,就是要学习他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致力于人民谋幸福的高尚情操。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发扬革命先烈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宏伟目标,搞好改革开放各项事业为己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根本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纪念旷继勛烈士,就是要学习他坚持原则,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利益,与错误思想展开坚决斗争的坚强党性。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时,旷继勛遭到排斥和打击,受到错误处理。他虽身处逆境,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不妥协消沉,不计个人得失,以革命利益为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为维护党的团结,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模範地遵守党的纪律,不断加强党性锻鍊,提高党性修养,经受住来自各个方面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爱情

1928年,旷继勛所在部队斗争形势複杂,他对妻子邓伯玉说:今后,你对外面就说我们已经离婚了,我走后可能改名换姓,不要听说我死了就哭。你要保重身体,带好孩子。从那时起,一直到成都解放,邓伯玉从未得到有关旷继勛的信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