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村村庄群山环抱,风光秀美。村西不远的方山,是永康市中部市级风景旅游区之一。海拔263米,山中洞穴多而奇特,山上怪石嶙峋,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数峰衔接组成的五里长廊,山势奇险相融、动静相间。登上山顶,视野豁然开朗,永康盆地,尽在眼底,往往令人流连忘返。据《黄岗胡氏宗谱》记载,黄岗村自先祖胡承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从龙山柏樟卜居于此,建积庆堂为传世之基。至今已有1050多年。原名善人里,因山岗上时有鹿鸣又得名鹿岗。北宋时方岩胡公(胡则)进士及第荣归,去鹿岗拜望族叔,见村中房屋均是黄土墙,遂唤鹿岗为黄墙,永康言“墙”与“祥”偕音,此后鹿岗即有黄祥路之名,而后有人建议从后名与前名中各取一字以纪村史,村名则改名为黄岗村。
黄岗村原属太平乡三十半都,民国时期曾属太西乡,1950年后入清溪乡。1992年属清溪镇。辖黄岗、大塘下两个自然村。黄岗自然村345户,1320人,大塘下自然村6户,27人。全行政村共351户,1347人。有水田639亩,旱地69亩,山林1495亩。1992年黄岗村粮食总产505.3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黄岗村
- 所属地区:浙江
- 地理位置:太平乡三十半都
- 人口:1320人
- 着名景点:方山
自然资源
从70年代中期开始,黄岗人根据当地优越的小气候自然条件,在周围山岗上率先种植2000株桔树。逐年增多,现已成为永康市新开闢的鹿球坑柑桔基地中的柑桔专业村。1992年黄岗村有桔树7万多株,布满山岗和田头地角。家家都有自己的桔园,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也有一二十株归于自己收入的“养老桔”。正常年果桔的总产量70多万公斤,远远超过粮食的总收入。人均柑桔在10担左右,有的大户年收柑桔10吨、20吨。为稳产高产,村里正在投资安装喷灌。
黄岗桔果大、皮薄、汁甜,在1998年金华市召开的评比会上名列第一,盛名初展。每当採收季节从杭州、宁波、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商贩纷纷慕名前来採购。
经济发展
黄岗村1991年工业总产值800万元,1992年工业总产值1700万元。
柑桔种植业的发展,拓宽了黄岗人的思路。村里搞小五金的工匠把传统的小五金工艺与现代化生产设备相结合,办起以生产电器为主的集体企业、私营联办企业和私营工厂22家,使黄岗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器生产专业村。黄岗的男女青壮年几乎没有一个闲人,劳力不足,他们就向外地招收工人。
黄岗电器厂生产的电器发热管填补了金华市的空白,产品远销上海、杭州、无锡。黄岗家用电器元件厂生产的电饭锅、电炒锅、电暖锅等的发电板,产品销往浙江、安徽、上海,年产值超300万元。
黄岗电热电器厂生产的星火牌调温式不鏽钢电热锅、电炒锅、电饭锅、电熨斗等的调温器、控温器等,1992年年产值350万元,并且被评为永康市一级信用企业。其中电暖锅、衡器、冷热铜水嘴等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以质优而站稳了脚跟,产品畅销中国各地。
桔农尝到种桔的甜头后,有20多位种桔能手跨村跨县承包桔园,年产量都在10吨以上。黄岗办厂能人在全国开办20多家工厂,在西南地区也创建有若干家企业。黄岗还有数十名走南闯北跑供销的能人,他们经常从外地运回一批批乡村企业需要的五金原材料,同时源源带回一条条宝贵的市场信息。
基础设施
黄岗人为了与村外的大市场连线,1986年开通黄岗通往县道的公路,与省道、国道衔接。每天有客运班车通市区。
黄岗人为改善生活条件,1987年钻井100米,使村民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1992年投资2万余元移去340口露天粪缸,建成三缸式卫生厕所。为加强对下一代的培养,改善办学条件,1992年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永康第一流的国小新校舍。村民住房条件大为改观,一幢幢排列整齐、装潢考究的高楼取代了昔日的旧房。
地图信息
地址:金华市永康市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