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位于河南省东部,周口市腹心,周邻京广和京九铁路,漯阜铁路及许郸铁路贯穿其中,漯界、阿深、许亳、大广、周商高速穿境而过,省际、县际和城乡公路四通八达,沙河码头可入长江、淮河,直达南京、上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淮阳县太昊陵管理处
- 属性:事业单位
- 行政区域:淮阳县太昊陵
- 主 任:李俊志
部门介绍
太昊陵庙位于淮阳县城北关的龙湖北岸,占地875亩(583000平方米),1路、2路公交川流不息,龙湖水运直通伏羲文化广场,交通便捷。太昊陵庙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其是中华人文始祖之陵庙,又称天下第一陵。该陵庙以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建筑之孤例,现存建筑始于明代英宗正统十三年。整个建筑的布局和命名均依帝王规制和太昊伏羲氏先天八卦之哲理,分列在七百五十米长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渡善桥、午朝门、东西天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三才门、五行门、仰观门、俯察门、钟鼓二楼、东西廊房、两仪门、四象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太昊伏羲氏之陵、蓍草园等。整个建筑群,由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护卫,九进院落,十门相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文献记载,太昊陵庙春秋时有陵,汉以前有祠,后经历代不断增修,至清代已定格局。附属建筑据道光六年《淮宁县誌》记载:西有女娲观、玉皇观、三清观、天仙观;东有岳忠武祠、老君堂、元都观、火星台、更衣亭等。由于年久失修,沧桑巨变,多已不复存在,现仅存岳忠武祠。文献记载,太昊陵庙春秋时有陵,汉以前有祠,后经历代不断增修,至清代已定格局。
200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了太昊陵庙保护範围:以陵庙现存主体建筑为中心至外城墙护城河50米处,南北长1090米,东西宽46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範围边线向东西北各外扩150米,向南50米至龙湖北岸。
领导班子
主 任:李俊志
主持太昊陵管理处全面工作。
简 历:1963年7月出生,汉族,本科学历,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任淮阳县大连乡农技站副站长,1987年11月调任林蔡镇农技站站长,1989年任林蔡镇常委书记,1990年任林蔡镇政府秘书,1992年12月任淮阳县委组织部干事,1996年9月任淮阳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员,2002年4月任淮阳县老干部局局长,2007年2月调任淮阳县文化旅游局书记、党组成员,兼任太昊陵管理处主任。
副主任:于树林
简 历:1967年10月生,淮阳县豆门乡人,汉族,本科学历,198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河南农业大学学习,1989年在河南省淮阳县鲁台镇人民政府工作,1993年1月任鲁台镇政府宣传委员,1996年10月任鲁台镇副镇长;1999年1月调入新站镇人民政府,2002年4月任新站镇党委副书记;2005年8月调入郑集乡人民政府,任党委副书记;2007年2月调入淮阳县文化旅游局,任党组成员、太昊陵管理处副主任。
副主任:曹松昌
简 历:1966年12月生,太康县朱口镇人,汉族,大学文化,198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在太康县教书,1991年10月调入淮阳县林蔡镇人民政府,历任政府办秘书、党委秘书、企业委副主任、纪委书记等职;1999年1月调入淮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任反腐办主任;2002年5月任淮阳县公路局副局长;2007年2月调入淮阳县文化旅游局,任党组成员,太昊陵管理处副主任。
副主任:李克学
简 历:1965年10月生,淮阳县齐老乡人,汉族,大学文化,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0月参加工作。1983年10月服役于山东济南市武警消防四中队,1987年11月进入济南消防教导大队学习,1989年11月任济南市武警消防四中队正排职干部,1990年10月任济南市武警消防四中队副中队长(副连职待遇),1991年11月任济南市武警消防四中队中队长(正连职待遇);1996年6月退役,任淮阳县人事局干部,2003年4月任淮阳县老干部局副主任科员;2007年2月调入淮阳县文化旅游局,任党组成员,太昊陵管理处副主任。
内设机构
淮阳县太昊陵管理处下设10个科室:
办公室
财务科
后勤科
群团人事科
保卫科
服务中心
独秀园
营业部
监控中心
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