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Salomon假设

(2020-03-07 19:27:24) 百科
Salomon假设

Salomon假设

高速切削技术被公认为源自1931年德国学者Carl. Salomon博士所提出的一个假设。该假设描绘出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加工状态,即高速切削下既能够大幅减少切削工时,成倍提高工具机效率,又能够避免较高速切削温度下出现剧烈的刀具磨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Salomon假设
  • 所属类型:数学
  • 世纪:上个世纪
  • 年代:20年代

介绍

高速切削技术被公认为源自1931年德国学者Carl. Salomon博士所提出的一个假设。该假设描绘出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加工状态,即高速切削下既能够大幅减少切削工时,成倍提高工具机效率,又能够避免较高速切削温度下出现剧烈的刀具磨损。

Salomon假设的起源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在金属切削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E. M. Trent在他的着作《Metal Cutting》中指出:金属切削时所消耗的功率,大部分都在刀具切削刃附近转化为热量,而切削加工中的许多经济和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这些热量所引起的。在上个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Carl. Salomon博士进行了一系列切削实验,并在结论中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实验结果在以切削速度为横轴、切削温度为纵轴的坐标系下可以绘製出这样一条曲线,起初该曲线持续上升,随着切削速度不断提高,温度会达到峰值,继而下降,且不同材料对应不同的温度峰值点。”
图1是Salomon实验中切削温度和切削速度的关係曲线,左侧阴影部分是传统切削区,右侧阴影部分是Salomon博士提出的高速切削区,他认为在此区域内切削温度会降低,刀具磨损会减小;图2是对应于一些金属材料的Salomon曲线,它们各自有一个切削温度的转折点。Salomon博士据此提出可以在切削温度下降区进行高速切削加工,该项研究于1931年在德国申请专利。
图2图2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