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恬不知耻

(2020-07-30 09:11:01) 百科
恬不知耻

恬不知耻

恬不知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ián bù zhī chǐ,意思是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出自《云仙杂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恬不知耻
  • 出处:《云仙杂记》
  • 同义词:恬不知愧、恬不知羞
  • 拼音:tián bù zhī chǐ
  • 解释:做了坏事,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解释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恬:满不在乎,坦然。

辨析

拼音:tián bù zhī chǐ
例句:这个坏小孩真是恬不知耻!
同义词:恬不知愧 、恬不知羞
反义词:无地自容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要脸

出处

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
卫礼至行险,侥倖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

成语故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为神宗时宰相,主持变法(列宁曾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崔公度有口吃病,不健谈,但头脑异常清醒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他作的赋深得欧阳修、王安石、韩琦等名士的赏识。公度布衣出身,朝中无亲朋可依靠,于是专以顺附谄媚王安石为务,经常不分昼夜向王安石请安,即使在厕中相遇,也莫不诚惶诚恐。一次他尾随王安石之后,手执其衣带尾,王安石回顾疑惑不解,公度却笑着说:“相公,您的衣带有点污垢,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乾净了。”见者无不耻笑,而他自己却不以为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