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人正常膀胱和浅表性膀胱癌的黏膜/黏膜下层组织在300~900 nm光谱範围的漫反射光谱特性及其差异,实验採用带积分球附属档案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300~900 nm,正常膀胱的黏膜/黏膜下层对任一个波长的漫反射率都明显地较癌变的黏膜/黏膜下层对相应波长的要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黏膜下层
- 外文名:Submucosa
- 套用学科:生物
- 适用领域範围:癌变
- 对象:正常膀胱和浅表性膀胱癌
正常膀胱的黏膜/黏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的峰分别在370 nm、520 nm、550 nm和660 nm,其峰值分别为52.4%、60.7%、56.1%和75.5%。而癌变的黏膜/黏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的峰分别在320 nm、520 nm、550 nm和660 nm,其峰值分别为43.7%、33.4%、30.6%和70.2%。正常膀胱的黏膜/黏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在370 nm处有一个峰,而癌变的黏膜/黏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在370 nm处没有峰,320 nm处有一个峰。而正常膀胱的黏膜/黏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在320 nm处没有峰。膀胱的黏膜/黏膜下层病变导致组织的漫反射光谱在520 nm、550 nm和660 nm处的峰的峰值分别减小了45.0%、45.5%和7.02%。说明膀胱的黏膜/黏膜下层病变导致组织的组分和结构尤其是组织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