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附睪结核

(2020-03-19 12:02:21) 百科
附睪结核

附睪结核

基本介绍

  • 西医学名:附睪结核
  • 中医学名:结核性附睪炎
  • 英文名称:Tuberculosis of epididymis
  • 其他名称:副睪丸结核
  • 所属科室:外科 - 泌尿外科
  • 发病部位:附睪
  • 主要症状:附睪肿大
  • 主要病因:血行感染
  • 多发群体:青壮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是否进入医保:否
  • 治疗:西医手术,中医通肾散核方治疗

疾病简介

疾病名称:附睪结核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016.305+608.8*ICD-10:A18.118+
所属部位:全身,生殖部位,
所属科室:泌尿外科,男性科,结核病
1 附睪结核的致病菌为结核桿菌,结核菌属于分枝桿菌,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为人型及牛型桿菌。结核菌细长,稍弯,两头微钝,发育生长期多呈分支状,有时呈丝状、棒状。人型结核桿菌,严格需氧,主要寄生于细胞内,不易染色,但经品红加热染色后,使用酸性酒精沖洗亦无法使之脱色,故称为抗酸桿菌。细菌在不利条件下也可出现变型,失去细胞壁,故称之为L型结核菌。结核茵生长缓慢,每20~24小时才繁殖一代,抗生素对繁殖生长的结核菌有效,不繁殖的结核菌,代谢不能被抗生素阻断,在套用抗生素时也能存活。
附睪结核附睪结核
2 光镜下早期病变可见附睪小管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及大量的结核桿菌,继之出现小管坏死,形成肉芽肿、乾酪样变及纤维化。偶可于附睪内见到精子肉芽肿。血行播散时,病变先位于附睪间质内,可见多个粟粒样微小的肉芽肿,然后侵犯附睪管。附睪内的乾酪样变很快蔓延到附睪之外,与阴囊粘连,形成冷脓肿,经久不愈。
3 临床上最明显的男性生殖繫结核是附睪结核,从病理检查的结果来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前列腺,附睪结核的原发灶可能在前列腺,附睪尾部的结核,一向认为是经前列腺、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播散的可能性也很大。有时附睪结核为患者唯一的症状,泌尿系造影检查和尿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而附睪病变及窦道中可培养出结核桿菌。故附睪结核究竟是来自泌尿生殖繫结核还是主要由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引起,还存在争论,二者均可引起,但以何者为主,尚待进一步研究。

疾病分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病理生理

光镜下早期病变可见附睪小管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及大量的结核桿菌,继之出现小管坏死,形成肉芽肿、乾酪样变及纤维化。偶可于附睪内见到精子肉芽肿。
附睪结核附睪结核
血行播散时,病变先位于附睪间质内,可见多个粟粒样微小的肉芽肿,然后侵犯附睪管。附睪内的乾酪样变很快蔓延到附睪之外,与阴囊粘连,形成冷脓肿,经久不愈。附睪结核的致病菌为结核桿菌,结核菌属于分枝桿菌,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为人型及牛型桿菌。结核菌细长,稍弯,两头微钝,发育生长期多呈分支状,有时呈丝状、棒状。
人型结核桿菌,严格需氧,主要寄生于细胞内,不易染色,但经品红加热染色后,使用酸性酒精沖洗亦无法使之脱色,故称为抗酸桿菌。细菌在不利条件下也可出现变型,失去细胞壁,故称之为L型结核菌。结核茵生长缓慢,每20~24小时才繁殖一代,抗生素对繁殖生长的结核菌有效,不繁殖的结核菌,代谢不能被抗生素阻断,在套用抗生素时也能存活。
辩证分析 
男生殖繫结核多数是肾结核的继发病。临床上最明显的男性生殖繫结核是附睪结核,从病理检查的结果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前列腺,附睪尾部的结核一向认为是前列腺、输精管感染所致,血行播散的可能性也很大,血播感染的病变多位于附睪头部。附睪结核的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抗结核药物全身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採用局部用药治疗附睪结核,将药物直接注入靶器官,可避免首关消除,既符合药物动力学原理,又具有微创性、可重複性、併发症少等介入技术的特点,是治疗附睪结核的一种方法新探。
男性生殖器结构男性生殖器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局部用药与全身抗结核药物配合治疗的过程中仍要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化验尤其是ALT和WBC的变化,一旦出现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要及时处理,另外,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以防医源性感染应放在注意事项的首位
有时附睪结核为患者唯一的症状,泌尿系造影检查和尿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而附睪病变及窦道中可培养出结核桿菌。故附睪结核究竟是来自泌尿生殖繫结核还是主要由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引起,还存在争论,二者均可引起,但以何者为主,尚待进一步研究。附睪结核临床上最明显的男生殖繫结核是附睪结核,从病理检查的结果来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前列腺,附睪结核的原发灶可能在前列腺,附睪尾部的结核,一向认为是经前列腺、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播散的可能性也很大。
淋菌性附睪炎有淋球菌感染史,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尿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其中可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尿道分泌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可查到淋球菌特有的胺基酸序列。衣原体所致附睪炎也可引起类似淋菌性急性附睪炎,患者有非淋病性尿道炎史,尿道内分泌物多较稀薄呈白色。阴囊内丝虫病有时可与结核性附睪炎混淆,丝虫病所引起的浸润和硬结在附睪附近的精索内,与附睪可分开,丝虫病硬结往往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变,而结核病则改变很慢,丝虫病有地区性,患者可同时有橡皮肿及乳糜性鞘膜积液。正常的附睪有时被误诊为附睪结核,附睪头及尾部稍大或稍硬属正常现象,如果没有浸润或硬结,不能确定诊断,可随诊观察。

疾病原因

1、在男性生殖系中,输精管、前列腺、精囊和附睪都有患结核病的风险,但是相对来说附睪结核比较容易发现,因为它对生育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需高度重视。
2、附睪结核长期未治疗,就会波及到输精管,摸上去有高高低低现象,同时输精管腔也因此堵塞,导致精子不能进入到射精管和精囊,而造成男性不育症的发生。
3、附睪是贮存精子和让其成熟的场所,也是精子进入输精管的必通之路,因此当它受到结核菌侵犯后,就会破坏精子的成熟和贮存的环境,使精子的活力降低。

临床表现

1.一般病程发展缓慢,附睪逐渐肿大,无明显疼痛,肿大的附睪可与阴囊粘连形成寒性脓肿,如寒性脓肿继发感染,则局部红肿热痛,脓肿破溃流出液及乾酷样坏死物质后,形成窦道。
2.个别患者起病急骤、高烧、疼痛、阴囊迅速增大,类似急性附睪炎,待炎症消退后,留下硬结、皮肤粘连、阴囊窦道。
3.附睪结核的压痛多不明显,严重者附睪、睪丸分界不清,输精管增粗,呈串珠状,偶见少量鞘膜积液,直肠指诊时,前列腺有硬结。
4.双侧附睪结核可以表现为无精症,导致不育。
5.附睪结核一般发展缓慢,附睪逐渐肿大,无明显疼痛,肿大的附睪可与阴囊粘连形成脓肿,若脓肿继发感染,则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脓肿破溃流出粘液及乾酷样坏死物后,形成窦道。 个别患者起病急骤、高烧、疼痛、阴囊迅速增大,类似急性附睪炎,待炎症消退后,留下硬结、皮肤粘连、阴囊窦道。附睪结核的压痛多不明显,严重者附睪、睪丸分界不清,输精管增粗,呈串珠状,偶见少量鞘膜积液。直肠指诊时,前列腺有硬结。
附睪结核附睪结核
有肺结核、肾结核等病史。附睪尾部硬结,无痛或仅有轻度肿胀疼痛,硬结凹凸不平,大小不等,可诊断为本病。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增高,血沉加速,尿液镜检常见有细胞。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6 不孕不育 
附睪结核往往导致男性不育。附睪结核往往只是生殖系统结核的突出表现,发生附睪结核时说明生殖器官的许多部位业已受累。炎症反应及分泌物不仅会阻塞输精通道,而且由于毒素的作用,组织的破坏,也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生精环境,造成生精障碍。附睪结核引起男性不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附睪结核附睪结核
(1)在男性生殖系中,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睪及睪丸都可罹患结核病,只是附睪结核相对来说较易发现而已。因男性生殖繫结核往往几个器官一起发生,而这些器官中的每一个,对生育功能都起重要作用,因此,一旦发病,易招致不育。
(2)附睪是一种微细管道结构,是精子成熟和贮存的场所,也是精子得以进入输精管的通路,当附睪遭受结核菌侵犯后,不但破坏了精子成熟、贮存的内环境,使精子活性降低,还因结核结节和乾酪样坏死、溃疡的出现,造成附睪管腔堵塞,使精子无法通过。
(3)附睪结核日久,多可波及到输精管,使输精管摸上去高高低低,呈串珠样改变,其实输精管腔也因此堵塞,致使精子无法进入精囊、射精管,无法于射精时排出,而造成不育。
(4)结核桿菌的原发病灶常在肺、肠道、淋巴腺、扁桃腺、肾脏、骨骼等部位,通过血行传播或下行感染引发本病,所以往往容易引起双侧附睪同时受累发病,则不育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约半数人的附睪结核累及双侧,精液明显减少,出现血精和脓精,精子数量减少,全部死精或死精增多,严重地影响生育能力。另外生殖系统结核往往是由身体其它部位结核病(肾结核、肺结核等)发展而来的,是全身性结核病的一个局部表现,而这些疾病本身也会使机体生命活力下降。而且睪丸结核多侵犯二侧睪丸,因而男性生育力会受到严重损害而造成不孕。

与附睪炎的关係

在男性生殖系中,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睪及睪丸均可发生结核病。但由于前列腺和精囊解剖位置隐蔽,发生结核病早期诊断困难,易被忽视,睪丸结核亦较少见,相应男性生殖繫结核的最早症状常由附睪结核而引起,故临床上附睪结核较多见。
附睪结核的临床表现常为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系自己发现阴囊内有硬结,坠胀感或疼痛而来就诊,少数患者系因其他疾患就诊,或体检时被医生髮现,说明附睪的结核可能长期存在而不被发现,附睪上的硬结早期局限于附睪尾部,后期可蔓延到附睪头部,结节质硬互相融合,触痛不重,输精管上常有串珠样结节。约有20%患者附睪结核病变累及睪丸。则睪丸肿胀与附睪无明显界限。 后期附睪如发生乾酪样变和溃疡,可与阴囊粘连、破溃、流出脓液及乾酪样坏死组织后,形成窦道,长期不癒合。
结核桿菌的原发病灶常在肺、肠道、淋巴腺、扁桃体、肾脏、骨骼等部位,常通过血行传播或下行感染两种途径传播到附睪而引发本病。
附睪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病历和局部检查,由于附睪肿大几乎均为炎症病变,如扪诊确定浸润或硬结是在附睪上,则附睪炎的诊断可成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附睪结核可引起诸如不育等严重后果,及本病发生多伴身体其他部位结核,故应引起重视。

对不育的影响

1.男性生殖系统中,如精囊、前列腺、附睪、输精管以及睪丸都是有可能患结核病的,其中附睪结核是比较容易的发现的。这些器官的结核往往是一起发生的,而其中的每一个对男性的生育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旦发病就会很容易导致不育。
2.附睪是一种细微的管道结构,是精子静如输精管的必经之路,如果附睪遭受到结核菌的侵犯,那样不但破坏了精子的成熟和贮存的内部环境,而且会使精子的活性大大降低,还有可能造成附睪管腔的堵塞,使精子不能通过而导致不育。
3.如果附睪结核的时间长了就会波及输精管,使输精管摸上去高低不平,呈现串珠样改变,输精管腔也可能会因此而堵塞,致使精子无法进入精囊,无法与射精时被排出,而造成不育。
4.肺、淋巴腺、肠道、肾脏等部位是结核桿菌的原发病灶,通过血行传播或下行感染引发此病,所以往往容易导致附睪双侧同时受累,不育就这样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诊断鉴别

1.多见于青壮年。常与泌尿繫结核同时存在或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灶。
2.多数为慢性病程。常在附睪尾部有较大的结节,质硬,表面不平,压痛不明显。
3.重者可累及全附睪,并可侵及睪丸。以至形成寒性脓肿,穿破后遗有长期不愈的窦道。
4.输精管可有多数结节,呈串珠状。前列腺和精囊可触及结节。
5.少数有急性发作史。附睪、睪丸肿痛明显,可伴有发热。难与非特异性的附睪、睪丸炎鉴别。
6.前列腺液PCR检查结核桿菌DNA阳性。
7.附睪结核的诊断一般无困难,如有典型的附睪硬结、皮肤粘连、窦道及串珠样输精管病变,诊断当可确定。但早期和急性发作的附睪结核易误诊。早期附睪结核应与慢性附睪炎鉴别,慢性附睪炎疼痛较明显,常有急性发作及反覆发作史,附睪肿块不如结核硬、大,很少形成局限性硬结,不形成窦道,亦无皮肤粘连及输精管串珠样改变。淋菌性附睪炎有淋球菌感染史,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尿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其中可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尿道分泌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可查到淋球菌特有的胺基酸序列。衣原体所致附睪炎也可引起类似淋菌性急性附睪炎,患者有非淋病性尿道炎史,尿道内分泌物多较稀薄呈白色。阴囊内丝虫病有时可与结核性附睪炎混淆,丝虫病所引起的浸润和硬结在附睪附近的精索内,与附睪可分开,丝虫病硬结往往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变,而结核病则改变很慢,丝虫病有地区性,患者可同时有橡皮肿及乳糜性鞘膜积液。正常的附睪有时被误诊为附睪结核,附睪头及尾部稍大或稍硬属正常现象,如果没有浸润或硬结,不能确定诊断,可随诊观察。
附睪结核附睪结核
7.1 早期和急性发作的附睪结核易误诊,常与以下疾病相混淆。
7.11 慢性附睪炎:慢性附睪炎疼痛较明显,常有急性发作及反覆发作史,附睪肿块不如结核硬、大,很少形成局限性硬结,不形成窦道,也无皮肤粘连及输精管串珠样改变。
7.12 淋菌性附睪炎:有淋球菌感染史,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尿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可查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尿道分泌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可查到淋球菌特有的胺基酸序列。衣原体所致附睪炎也可引起类似淋菌性7.13 急性附睪炎,患者有非淋病性尿道炎史,尿道内分泌物多较稀薄呈白色。
7.14 阴囊内丝虫病:丝虫病所引起的浸润和硬结在附睪附近的精索内,与附睪可分开。丝虫病硬结往往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变,而结核病则改变很慢,丝虫病有地区性,患者可同时有橡皮肿及乳糜性鞘膜积液。

疾病治疗

1 治疗原则
1.1 治疗时应注意休息、营养,避免劳累。
2 药物治疗
2.1 异烟肼:对结核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能消灭细胞内外生长旺盛的结核菌,但对代谢非常缓慢及间歇繁殖的细菌,其杀菌作用不如利福平,对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则不如毗嗪醯胺。口服吸收良好,毒性低,可长期服用,异烟肼分子较小,在体内分布广泛,组织内的浓度与血浆中的浓度一致,各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包括乾酪病变及巨噬细胞内的浓度均高于杀灭细菌所需的浓度。异烟肼在肝内代谢,其代谢途径可通过乙莞化及肝内P450氧化酶系统分解。主要毒性反应为周围神经炎和肝炎,神经炎的发病与药物剂量有关,长期服用异烟肼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应定期查肝功,若转氨酶超过正常的5倍时应停药,停药后可恢复,异烟肼可引起精神兴奋、感觉异常、视神经萎缩。
2.3 毗嗪醯胺:对人型结核桿菌有杀菌作用。巨噬细胞内的结核桿菌分裂及代谢缓慢,呈潜伏状态,且巨噬细胞内的pH值低,影响抗结核药物的杀菌作用,细菌不易被其他抗结核药杀灭,是结核病复发的根源,而毗嗪醯胺则对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具有特殊的杀灭作用。牛型结核菌则对其有抵抗力。毗嗪醯胺自尿中排出,半衰期为9小时。如每日剂量小于2g,与异烟脐、利福平合用,肝毒性并不显着,每日剂量超过3g,则肝毒性显着增加。毗嗪醯胺的代谢产物可与尿酸竞争,抑制尿酸的排泄,故可使体内尿酸增加,引起关节疼痛。
2.4 链霉素: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可妨碍细胞蛋白的合成,肌注后很快进入组织内并可进入结核空洞及乾酪样组织,但不能进入细胞内,只能杀灭细胞外的结核菌。链霉素经肾小球过滤自尿中排出。肾功能不良时,易发生蓄积中毒,主要毒性反应是对第八对脑神经的影响,出现眩晕如及时停药尚可恢复,耳聋则往往为永久性的,用时应严密观察。链霉素毒性个体差异较大,个别患者注射数日即可发生,所以注射后出现耳鸣及耳内有异常感觉及堵塞感者,应立即停药。本药可引起过敏反应,故用前应做过敏皮试。
2.5 乙胺丁醇:具有杀菌作用,可阻止异烟肼耐药菌株的出现,并可杀灭细胞内外的耐异烟肼及链霉素的结核桿菌,但当与异烟肼、利福平联用时,疗效未见明显增加,肾功能正常时无蓄积作用。主要毒性为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模糊,中心暗点,不能辨别颜色,多发生在治疗2个月以后,但毒性反应是可逆的,停药后可以恢复,毒性反应与剂量有关,按15mg/kg给药则很少发生毒性反应,治疗期间应每6周进行视野检查。
2.6 对氨水杨酸: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口服吸收良好,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噁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亦可引起叶酸继发性减少及巨母红细胞性贫血,服用对氨水杨酸者,约5%~10%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表现发热,皮疹及角膜炎。肝炎可能因过敏反应引起,常于治疗3个月后出现,发生肝炎前,常有上述药物过敏的症状。由于新的及更有效的药物相继出现,对氨水杨酸已作为二线药使用。
2.7 目前异烟肼、利福平、毗嗪醯胺、链霉素及乙胺丁醇为第一线抗结核药物,套用这些药物治疗结核,6个月即可将结核菌消灭。以往则需2年时间,与之相比,疗程显着缩短,故称之为“短程化疗”。短程化疗不仅杀菌效果良好,病变复发率亦很低,国际抗痨协会于1988年向全球推荐短程化疗方案。少数患者套用短程化疗后发生复发或治疗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结核菌产生耐药性,而产生耐药性多为结核菌发生基因突变有关。
3 手术治疗:早期附睪结核药物治疗即可治癒。如果局部乾痨样坏死严重,累及睪丸,病变较大并有脓肿形成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则可行附睪切除。若睪丸有病变,病变靠近附睪,则可连同附睪将睪丸部分切除。术中应儘量保留睪丸。附睪切除后,精囊和前列腺结核多能逐渐癒合。
4 附睪结核的外治疗法:患部用沖和膏(炒紫荆皮150g,独活90g,赤芍60g,白芷20g,石菖蒲45g。研成细末,用葱汁、陈酒调膏)外敷。瘘管形成者,可插置红丹药线,提脓祛腐。窦道不断渗出脓水者,要注意清洁,经常换药。
5 西医治疗
5.1 西医对附睪结核的治疗,主要有抗痨药物及手术两种途径。使用抗痨药物宜联合套用,药物及剂量如下:链毒素:每日肌注1克,连用2周,以后每周2次,每次1克。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
异烟肼:每次0.1克,每日3次口服。
对氨基水杨酸钠:每日8~12克,分3次口服。
上述药物套用足量而不间断,一般连续套用3~6个月,然后根据症状与体徵,以及精液及前列腺液化验来估计治疗效果。倘若上述药物疗效不佳时,可考虑套用氨硫脲,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吡嗪醯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同时,应该注意休息,同时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
5.2 当附睪结核结节较大,直径超过0.5~1厘米,而且病变範围广泛,甚至产生结核性脓疡或累及阴囊壁成为窦道时,经抗痨治疗效果不佳时,说明附睪结核已病入膏肓,附睪功能已丧失,留着不但多余,反倒可能对身体健康不利,所以乾脆手术切除掉。若睪丸未遭波及,则必须保留睪丸。
5.3 勿须质疑,双侧附睪切除,生育力随即丧失。虽然有的医生尝试採用输精管睪丸吻合术,但因手术的成功率很低,故手术后生育力的恢复机会也微乎其微。
6 中医治疗
6.1 阳虚痰凝型
证见:附睪或睪丸呈慢性增大,并有不规则硬结,精索增粗呈念珠状,阴囊部不适或下坠感;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酸膝软。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肝肾,温经通络,化痰散结。
方药
主方:
(1)未溃者,用阳和汤(古验方《外科证治全生集》)
处方:熟地黄30克,鹿角胶9克,肉桂末3克(沖服),姜炭2克,白芥子6克,麻黄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l剂。
(2)溃后用先天大造丸(古验方)
处方:党参20克,白朮9克,当归身12克,茯苓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9克,黄精9克,牛膝9克,补骨脂10克,骨碎补10克,巴戟天10克,远志6克,广木香6克,青盐6克,丁香6克,熟地黄20克,仙茅9克,何首乌20克,胶枣肉10克,肉苁蓉9克,紫河车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中成药
(1)未溃者,用小金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溃后者,用河车大造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或参茸补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6.2 阴虚痰结型
证见:附睪或睪丸呈慢性增大,并有不规则硬结,子系增粗呈念珠状,自觉附睪或睪丸肿胀隐痛;颧红或面色潮红,微热,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失眠盗汗,疲乏。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阴,降虚火,除痰湿。
方药
主方
(1)未溃者,用滋阴除湿汤(黄吉堂《男科病》)
处方:川芎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熟地黄20克,柴胡10克,黄柏9克,陈皮6克,知母9克,贝母9克,泽泻10克,地骨皮9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
(2)溃后者,用知柏地黄丸(参见遗精阴虚火旺型药方)。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杞菊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7 疾病用药 
7.1 内服煎剂:白花、蛇舌草、麦门冬、沙参、生地黄、黄芩、制附子、大黄、荔枝核、橘核、知母、丹皮、地骨皮、党参、白朮、泽泻、元胡、赤芝、紫草等。失眠加磁石、珍珠母、夜交藤、鸡血藤、远志、柏子仁、酸枣仁、茯神;嗜睡加胆南星、石菖蒲;寒症加细辛、桂枝、白芥子、制附子、淫羊霍;寒湿加薏苡仁、狗脊、麻黄、附子、细辛;纳呆苔腻加鸡内金、莱菔子、砂仁、藿香、佩兰叶。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内服散剂:西洋参、紫河车、冬虫夏草、蜈蚣、全蝎、丁香、孩儿茶、牛黄等。传统中药炮製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西洋参西洋参
7.2 外用煎剂:金银花、白鸡冠花、淫羊霍、地榆、黄芩、川厚朴、防风、南鹤虱、苦参、威灵仙、儿茶、青黛、雄黄、白矾、冰片等。水煎熏洗或湿敷患处,每日1~2次。

疾病预防

结核病是由结核桿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桿菌的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以生存几个月。人体对结核病普遍容易感。除毛髮外几乎全身所有组织都可以感染结核病。如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患结核病后,病人可有低烧、盗汗、疲乏无力、乾咳或痰中带血丝,颜面潮红,身体消瘦等症。如不及时彻底的冶疗,会使病情转化为慢性,甚至引起中毒症状,造成病人死亡。
治疗附睪结核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方面着手:
1、注意生活调养附睪结核和其他结核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的消耗性疾病。
2、必须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调理,如增加营养,注意适当休息等。
3、加强卫生教育,使青年人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4、要定时对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机体产生免疫、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5、发现有低热、盗汗、乾咳蔌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用链霉素、雷米封、乙胺丁醇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构核病是完全可以冶愈的。
6、饮食上要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体质,增加其免疫系统功能。
7、要树立科学养病意识,正确对待疾病。既不要无所谓,也不要过于害怕。要认识到治癒后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

饮食注意

1 附睪结核的饮食疗法:煨麻雀:麻雀3只,去毛除髒勿洗,加小茴香10克、胡椒3克、缩砂仁6克、肉桂6克人肚内,湿纸裹,煨熟,空腹用酒送服。适用于阳虚痰凝型附睪结核。黄芪阿胶地黄粥:黄芪30克,阿胶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煮粥;粥成人生地黄汁150毫升,再沸片刻,服食。适用于阴虚痰结型附睪结核。
2 饮食注意:提高身体素质。身体虚弱,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紧张持久的脑力劳动,都是发病因素。应当积极从事体育锻鍊,增强体质,并且注意休息,防止过劳,避免重体力劳动。
2.1 食补:主要有狗肉、羊肉、麻雀、核桃、牛鞭、羊肾等;此外含锌食物如牡顿、牛肉、鸡肝、蛋、花生米、猪肉、鸡肉等,含精氨酸食物如山药、银杏、冻豆腐、缮鱼、海参、墨鱼、章鱼等,都有助于提高体质。
2.2 平时饮食:男子应多吃海参。海参营养丰富,益肾补精力强,经常食用,对男子精子稀少或缺乏,常有佳效。可取100克海参煮汤,加调料于场,将海参与汤同服食。也可用山药炖百合。用法为取鲜山药去皮250克,百合25克,加水炖至百合烂透,加入冰糖10克,分3次凉食。此方对男子精子稀少而属明虚者尤为适宜。同时可经常服食羊、狗、牛等动物的外肾,包括其阴茎和睪丸,红烧或白煮均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