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能产生精子。也叫精巢。人的睪丸也叫外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睪丸
- 外文名:testicle,拉丁文:testis
- 动脉:睪丸动脉
- 静脉:睪丸静脉,蔓状丛
- 神经:精索丛
- 淋巴:腰神经结
一、临床相关疾病:
睪丸炎:
1.简介:
睪丸炎是一种以睪丸内炎症细胞浸润,生精小管损伤为特徵的炎性病变。
2.病因:
睪丸炎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睪丸本身很少发生细菌性感染,这是由于睪丸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液供应,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强。细菌性睪丸炎大多数是由邻近的附睪发炎所引起,所以又称为附睪-睪丸炎。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毒可以直接侵犯睪丸,最多见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这种病原体本身主要侵犯儿童的腮腺。但是,这种病毒也好侵犯睪丸,所以常常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不久,容易出现病毒性睪丸炎。此外自身免疫性睪丸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orchitis,EAO)是生殖免疫学疾病中的一种以睪丸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
3.临床表现:
睪丸炎主要表现为生精小管的损伤及生精小管周围的白细胞浸润和精子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死精子,无精子,从而丧失生育能力。另外,睪丸炎中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引起的血供不足、激活的炎症细胞等因素都可以诱导血-睪屏障破坏,影响生精细胞的分化活性,从而造成精子发生障碍,直接导致男性不育。
4、影像学检查:
睪丸炎性病灶主要为睪丸及鞘膜亚急性炎,超声表现主要为回声减低,睪丸瀰漫性肿大,和瀰漫性睪丸肿瘤的超声表现比较类似,回声相对均匀;彩色都卜勒检查结果血流信号可增多,也可不存在显着的血流信号。
睪丸肿瘤:
1、简介:
在全部男性肿瘤疾病中,睪丸肿瘤占比为1%~2%,虽然睪丸肿瘤的发病率不高,但是大部分肿瘤均为恶性。
2、病因:
临床研究发现:睪丸肿瘤的发生与多乳症、激素、遗传等因素相关。
3、影像学检查:
(1)睪丸精原细胞瘤:
其超声表现主要为睪丸体积显着增加,病灶边缘轮廓清晰,多存在不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较清晰,少数病灶存在点状强回声和小片状无回声区。彩色都卜勒检查结果发现病灶存在丰富的血流信号,部分小病灶记忆体在条点状的散在血流信号。
(2)睪丸非精原细胞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胚窦瘤、胚胎性癌等均属于非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主要多房性为混合回声,结构紊乱,内部存在点状强回声、不规则液性暗区,边界模糊,彩色都卜勒检查结果发现肿块记忆体在丰富的血流信号。睪丸畸胎瘤的超声变现主要为囊实混合的回声团块,部分肿块存在强回声,彩色都卜勒检查结果发现肿块实质部分存在点条状血流信号。内胚窦瘤的超声表现主要为低回声团块,边界模糊,内部可能存在多个簇状强回声,彩色都卜勒检查结果发现肿块内的血流信号比较丰富。胚胎性癌的超声表现主要为低回声团块,边界模糊,内部不均匀回声;彩色都卜勒检查结果发现肿块内的血流信号稍丰富。
(3)非生殖细胞肿瘤:
间质细胞瘤、黏液性囊腺瘤合併灶性癌变、错构瘤均属于非生殖细胞肿瘤。间质细胞瘤超声表现有低回声和高回声2种,恶性间质细胞瘤常常超过5cm,多具有浸润性边缘坏死,血流信号丰富。黏液性囊腺瘤合併灶性癌变的超声表现主要为睪丸显着增大,存在少量的睪丸正常组织,混合回声主要表现为囊性,表现为蜂窝状改变,部分肿块实质存在点状血流信号。错构瘤的超声表现主要为粗大钙化后方伴声影。
(4)继发性睪丸肿瘤:
睪丸淋巴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继发性睪丸肿瘤,老年男性则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患者主要是因为睪丸肿瘤而就医。超声表现主要为瀰漫型和团块型低回声,和团块型相比较,瀰漫型更常见;肿块内部表现为不均匀回声,彩色都卜勒检查结果显示血流信号比较丰富。
(5)睪丸表皮样囊肿:
睪丸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具有特徵性,低回声和高回声相间,表现为洋葱样改变,边界比较清楚,可能表现为点状强回声。部分病灶不存在洋葱样改变,为低回声,边界清楚,分布不均匀。彩色都卜勒检查发现病灶内不存在显着血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