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唐镇地处湘乡市西南,320国道横贯镇区,与双峰县接壤,素有湘潭、湘乡两市的“西南大门”之称。总面积86.59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25170亩,森林面积 5.67万亩,辖35个村、2个居委会、316个村民小组,9850户,总人口3.8万,其中镇区人口1.1万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枫林村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湖南省湘乡市虞唐镇
- 面积:86.59平方公里
湘乡市虞唐镇下辖村
枫林村自200年以前,当地长着成片的枫叶树,以后以枫林代名至今,面积4.13平方公里,479户,1501人,设16个村民组(红牌上、杨柳井、渣沖塘、六子侖、四铺坳、六亩沖、斜山塘、三亩沖、坝塘、罗家祠堂、栗树塘、枫林塅(片)),村委会驻9组枫林塅。
走进虞唐
320国道横贯其中,交通十分便利。虞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镇,因唐开元年间一道土陈尚仁在聚仙岩建了一个道观叫虞唐观而得名,文化历史灿烂辉煌,人才辈出,原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祖籍虞唐镇白石峰村,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原仁谋中学(现苏坡中学)培养了宋希濂、成舍我、杨景辉等诸多杰出人物。
一、区位独厚,商贸兴荣,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虞唐镇地处湘乡双峰两县交界处,距娄底市仅25公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镇内流动人口多,日客流量5000人以上,车流量3000辆以上,市场经营百货、南杂、食品、皮革等10多个品类,商业兴盛,贸易繁荣。尤其是直达宁乡灰汤的灰虞线的建成,将为虞唐商贸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2012年发展高档优质稻4.2万亩,推广集中育秧8000亩,粮食产量超过2.2万吨,成功实现9连增。全年出栏牲猪8.8万头,新增油茶林高产示範基地1020亩。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可供利用的资源富有,裕丰源、金满园、湘众等农业企业呈现新亮点,规模效应初步显现。镇区内龙王殿、九峰山、洋潭水库、赤石水库,是理想的观光休闲旅游资源。2012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3.2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9723元,同比增长16%;完成招商引资4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财政总收入1446.7万元。
二、设施齐全,基础完备,软硬实力齐头并进
虞唐镇属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好,镇内拥有境内有洋潭水库、赤石水库等7座中小型水库,涟水河、虞唐河、韶山灌渠三大主要水系,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拥有7150千伏安变电站一座,供电面积180平方公里,洋潭、赤石两座国家中型水库均建有发电站,年发电量1000千瓦,镇区用电总容量达到1590千伏安,已实现村村通电。有线电话网路已覆盖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邮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移动信号网路全覆盖,且信号好,电信宽频速度达到100M以上,有线电视村通数达30个,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20%。镇内主干道全部油化、硬化。实现村村通电话,组组通公路。现代化大型加油站1个,集贸市场1个,镇内拥有湘乡五中、苏坡中学、洋潭中学、赤石学校、复兴学校等7所学校,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各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力推进环境卫生同治,垃圾处理站1个,5个垃圾(中转)池,购置了三台环卫拖车,配备了保洁员,彻底改善了环境卫生。
三、城镇建设前景广阔、企业发展蓬勃兴起
2011年来,依託本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实施“城建强镇”战略,开拓创新,採取积极措施,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商贸辐射作用和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城镇品位在不断提升,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先后融资5200万元,建成商海小区一、二、三期,市场门面达到242个,固定有棚摊位80个,市场总营业面积达28530平方米(合42.8亩),吸引来自韶山、宁乡、娄底、邵阳等地的客商迁来经商办厂。企业发展神速,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完成企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16%。湘科钢木、茶叶一厂相继投入生产,将成为我省同行业规模最大的生产厂家;金河公司即将进行机械设备调试,金河大道路基全面拉通。一个沿韶山灌渠、灰虞干线的“T”字型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全镇现有中小企业30多家,其中骨干企业12家。虞唐镇已从过去的工业落后乡镇一跃成为全市优势工业乡镇,连续两年荣获“湘乡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称号。
虞唐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按照“工业抓小区、城镇抓规範、农业抓规模,文化抓载体、财政抓保障”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兴镇、农业稳镇、城建强镇、文化活镇、旅游新镇”发展战略,积极抢抓机遇,努力攻坚克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拉动招商引资,稳步推进重点项目,保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地图信息
地址:湘潭市湘乡市零五三县道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