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双羟维生素D〔1,25-(OH)2D〕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主要由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少部分从食物或补充品中摄入。维生素D不仅仅影响钙磷代谢,而且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在人体内有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维生素D3(胆钙化醇)和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3在肝脏中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25-羟基维生素D(25-OH-D3),然后在肾脏中转换为具有活性的1,25-(OH)2D3。1,25-(OH)2D3的生物学效应通过基因组与非基因组两种机制介导。基因组机制依赖于细胞核内的特异性受体—维生素D受体(VDR)。非基因组机制是通过跨膜信号转导引起的一些快速生物学效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1,25-双羟维生素D
- 相关疾病:代谢性骨病
- 专科分类:骨科
- 检查分类:生化
临床意义
临床通过测定1,25-(OH)2D3的水平来了解代谢性骨病时活性维生素D的水平。1,25-(OH)2D3是钙(和磷酸盐)新陈代谢的主要调节者之一,刺激肠内钙吸收和逐渐增加的骨重吸收。它同样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产生,直接作用于甲状旁腺和间接升高血清钙水平。1,25-(OH)2D3的产生也是受到甲状旁腺激素的刺激,因此形成一个有效的控制循环。1,25-(OH)2D3缺乏症通常与饮食不足相关,最常见于素食主义者,也与低阳光照射和皮肤较黑有关。在肾衰竭的晚期,1α-羟基可能被损害,出现一个低的1,25-(OH)2D3水平结果。
正常值参考範围
17.5~57.9pg/ml;41.9~139.1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