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春年

(2020-07-01 14:56:43) 百科
春年

春年

无春年,双春年

“两头春”与“无春年”

今年春节相对较“早”,而明年春节又相对较“晚”,所以即将到来的狗年将会出现我国传统曆法中的“一年两头春”现象,而明年则是“无春年”。针对这种现象,民间引发不少议论,有人甚至将此与吉凶福祸联繫起来(昨日《新京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春年
  • 外文名:adolescence
  • 读音:chūn nián ㄔㄨㄣ ㄋㄧㄢˊ
  • 释义:青春,华年

基本信息


春年味浓春年味浓
【出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之十二》:“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

分类

无春年,双春年
“两头春”与“无春年”
今年春节相对较“早”,而明年春节又相对较“晚”,所以即将到来的狗年将会出现我国传统曆法中的“一年两头春”现象,而明年则是“无春年”。针对这种现象,民间引发不少议论,有人甚至将此与吉凶福祸联繫起来(昨日《新京报》)。 记得去年初笔者也写过一篇《“鸡宝宝”与“寡妇年”》的文章,指出这种文化心态和民俗,然而,批评归批评,指出归指出,“寡妇年”过去了,“两头春”又来了;紧接着“无春年”又跟上,年底“鸡宝宝”扎堆出生;年初一开始,“属狗的人”又成企业招聘中的“至宝”,而明年不知又要玩出什幺新花样。 “两头春”与“无春年”的说法,儘管是曆法演变中的正常现象,但是,之所以会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影响,说到底是人们对传统曆法太不了解所致。往深一层探究,其实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产生敬畏甚至惧怕,而这,与其说是民俗文化的伟大之处,不如说也是悲哀之处。所以,公众需要对传统民俗文化产生新的认识。 至于如何才能儘快走出传统曆法的阴影,笔者认为,改变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看法跟每个人的科学修养有关,也只有等到每个人的科学修养得到提升,糟粕文化心态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化为乌有。所以,希望我们的社会能进一步重视科学知识和科学意识的普及,人们不要再去纠缠所谓的“两头春”与“无春年”,以及“鸡宝宝”与“寡妇年”之类的事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