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凝结而成的条状物。如冬季常见于屋檐上的冰柱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冰条,另外,其他条状的冰物质也可称作冰条。在某些地区的俗语中,冰条指雪糕或冰棍;在某些移感通觉自动造词能力比较强的人群中,冰条的含义被很自然地认为是雪糕之类的食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冰条
- 拼音:bīng tiáo
- 释义: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凝洁的条状物
- 释义:ㄅㄧㄥ ㄊㄧㄠˊ
词语肆义
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凝洁而成的条状物。 宋 梅尧臣 《欲雪复晴》诗:“阴云不成雪,碧瓦有緐霜。日气生帘额,冰条结井牀。”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五:“阴箐冰条死,阳厓日车匿。” 萧红 《看风筝》一:“﹝老人﹞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鬍鬚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的网罗着鬍鬚。”
温州词义
温州地区"冰条" 即冰棍、雪糕,因条状结冰,俗称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