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善卷洞(石灰岩溶洞)

(2020-01-05 09:20:57) 百科
善卷洞(石灰岩溶洞)

善卷洞(石灰岩溶洞)

善卷洞是着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首。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 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善卷洞
  • 地理位置:江苏省宜兴市
  • 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 开放时间:旺季(3~10月):07:30~17:00   淡季(11~2月):08:00~16:00
  •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景区
  • 门票价格:120元
  • 着名景点:"善卷洞国山碑,上洞,中洞,善权寺"
  • 建议游玩时长:3-4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景点简介

善卷洞是着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首。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穴之间相互连通,景色不同。步入洞内,宛如走进一座地下宫殿。
景区内,林木葱茏,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与比利时的汉人洞、法兰西的里昂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
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石厅内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宽敞,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态逼真。
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瀰漫,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摄氏度,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缝间细流潺潺,落地汇成水潭;顶部石乳,倒映潭中,奇异天成。
下洞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蕩漾其间。交通:宜兴旅游2线直达。 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
与后洞相连的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约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宽达6米,可常年
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蕩漾其间。善卷洞风景区位于宜兴市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
善卷之名由来以久,据《慎子》记载:相传在4000多年前,舜以天下让善卷,诗人善卷坚辞不受,入深山而隐居于斯洞,因此才得名善卷。
上洞之景以缥缈之美而名扬四方。洞内往往云雾瀰漫,故而又得名“云雾大场”。洞长70米,高为30米,环壁奇石应接不暇,有的状如绵羊,有的形似骏马,栩栩如生,姿态万千。泉水由石缝之中汩汩流出,各色钟乳石映照于水中,五彩缤纷,甚为美观。
中洞为善卷洞的入口。
入门即见“狮象大场”——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石厅,形如守卫的巨型钟乳石立于门口,审视着每位游客。石厅的两侧立有形如青狮、白象的巨石,因而得名“狮象厅”。下洞景色斐然,具有乡间田园景致。飞流瀑布由山崖之上倾泻而下,澎湃激昂。洞内的钟乳石也与上、下二洞不同。这里的钟乳
石或如香蕉、或如莲藕,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水洞景色可谓一绝。溪谷流泉,曲折幽深,水平如镜。各式彩灯映于水上,氤氲灯光折射出迷幻效果,宛如东海龙宫,晶莹剔透。舍船步行可至善卷后洞。后东为善卷梁祝文化汇集之所,既有“晋祝英台琴剑之冢”,又有“祝英台读书处”等景观,让人在观赏景致的同时回味了一遍这篇享誉世界的爱情悲剧。

善卷洞天

一名善卷洞,坐落在善卷乡螺岩山中,距宜兴市区 25公里。传说是在虞舜时,舜要将天下禅让给贤达的善卷先生,善卷隐避在这洞内而得名。面积约 5000平方米,游程800米。有上、中、下、水四洞,分三层,层层相通。进口处为中洞,大厅为“狮象大场”。上洞名云洞,如螺壳,终日云雾迷漫,故名“云雾大场”。洞中气温常年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环壁石钟乳,滴出涓涓细流,汇集成池潭,有“娲皇池”和 “盘古池”等。上洞狭长,有飞瀑流水,故名“瀑布洞”。沿石级经 “波涛门”、“风雷门”、“金鼓门”,可领略到先闻细涛潺潺声,渐 若风雷隐作声,继则金鼓齐鸣声,终如万马奔腾。水洞,又名龙洞,也是后洞。它是一条山腹暗河,长120米,最宽处6米,最深入4.5米,水 面距顶2米左右。人们从“壑心”乘船,行经“水关”、“地鳌门”、“三湾”,船在水洞行,处处挂彩灯,宛若龙宫游。水洞尽处,顿觉“豁然开朗”,弃舟登岸,沿绿荫小溪行,如入桃花源中。善卷洞西南,有碧鲜庵,为东晋上虞女子祝英台读书处。庵旁有祝英台琴剑之家,并有英台阁。现已建成一座仿古园林,筑亭榭,凿池塘,1992年开放。位于宜兴市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相传在4000多年前,有位善卷先生避虞舜禅让,在此隐居,因而得名。它是宜兴三大奇洞之一。善卷洞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游览路线约为800米。上下三层,层层相连;上、中、下和水洞,洞洞相通。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善卷洞的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石厅内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宽敞,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态逼真。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瀰漫,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摄氏度,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缝间细流瀑瀑,在地下形成水潭,顶部的石乳倒映在潭中,奇异天成。循石级盘旋而下,要穿过“风雷”、“波涛”、“金鼓”、“万马”4重石门。这时,你能感受到风雷隐作,波涛远闻,金鼓齐鸣,万马奔腾的意境。这里石乳滴成的奇幻景物更多,有翠绿的葡萄,橙黄的佛手,白嫩的鲜藕,振翅的白鹤,还有通天石松,梅花屏风等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善卷之奇,主要是下洞和水洞。下洞长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约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宽达6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蕩漾其间,在此黑暗的洞穴中前行,有时需俯首侧身才能通过,偶尔崖顶几颗冰凉的“仙水”滴落在游人的颈项。引起一声惊叫,一阵欢笑。“船在水中行,桨在洞上划”,两旁彩灯闪烁,光怪陆离,好像遨游在神话中的水晶宫。约20分钟后,见崖壁上“豁然开朗”四个苍劲大字,为梁代书法家陶宏景题刻。在此舍舟登岸,此时只见四壁石刻皆是古今游客讚美洞府的诗词歌赋。出了善卷洞,下山到了祝陵村。相传晋代女子祝英台曾女扮男装到此读书。这里原有唐刻石碑6字,现存“碧鲜庵”三字,笔迹古朴。近旁还有“晋祝英台琴剑之冢”、“吴自立大石”和三国时代的“国山碑”等古蹟。
善卷洞善卷洞
善卷洞善卷洞

梁祝文化

善捲风景区是宜兴梁祝文化的发源地,国内有多家梁祝文化的研究机构,“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就设在善捲风景区。 4月13日,分布在全省各县市的40多位华夏梁祝研究会成员聚集在AAAA级旅游胜地善卷洞,宣读研究梁祝文化新成果的论文。宜兴市政府领导到会祝贺。民间研究宜兴梁祝文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曾任江苏省民间文学协会理事的张炳文蒐集和整理了梁祝的民间传说。七十年代,在县文化馆工作的缪亚奇、蒋尧民等人深入研究,把梁祝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987年缪亚奇《论宜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文章在江、浙、沪两省一市梁祝故事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发表在《民间文学论坛》这一国家级刊物上。在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陆续发表了很多文章,梁祝文化宜兴说渐趋明朗。在这次研究会上,中国民间文学会员、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副编审缪亚奇宣读了自己研究的最新成果论文,宜兴梁祝传说为何在浙江广泛流传;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的冯吉和会员蒋尧民、杨东亮等10多位同志,从地名和风俗与梁祝传说中的吻合,宣读了论文,使梁祝宜兴说更加明朗。宜兴市政府制订了建设文化大市的十年规划,很重视这次华夏梁祝文化的研讨,市政府领导到会祝贺和支持,使民间的华夏梁祝文化研究提升到政府建设大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宜兴善卷洞

宜兴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25公里的螺岩山中。全洞面积5000平方米,有上洞、中洞、下洞及水洞。善卷洞因它的天然灵秀而美丽诱人,又因善卷景区的深厚文化背景而绚丽夺目。 中洞亦称前洞,善卷洞的入口处。中洞口有一巨大的钟乳石,高7米多,称“砥柱峰”,又称“小须弥山”。中洞是个天然的大石厅,高大,深远,宽敞,壮丽。石厅两边是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故中洞又称“狮象大场”。“狮象大场”四字由丹阳吕凤子题写。岩壁上还镌有“伏虎鬚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联句。 上洞称“云雾大场”,又称“云洞”。上洞景观丰富,有“倒影荷花”、“万古双梅”、“熊猫小居”等景点。“乌龙吐水”、“金鸟独立”景观则是当年海水沖刷的痕迹,为研究善卷洞的形成提供了佐证。上洞的奇妙之处在于“云口”,一巨大岩石阻隔了洞内对流的空气,造成了上洞与中洞的温差,所以上洞的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23度左右。由于温度和水气所至,上洞又云雾缭绕,观赏上洞如临天上人间,欲界仙都。 连线中洞与下洞的岩石中通道称之为“盘梯”,为当年人工开凿而成,全长105级。由于下洞水流沖泻声和游人嬉笑声、风声等折射上传,在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从上至下经“金鼓”、“风雷”、“万马”等门,游人仿佛置身于金鼓齐鸣、风雷交加、万马奔腾的境地。
下洞别有韵味。洞天相接,悬崖飞瀑直泻下洞,小桥流水潺潺归赴水洞,森林梯田,珍禽异兽,洞高宽畅,空气清新,一幅大自然的景观,增添了溶洞的秀色和灵气。 水洞即后洞, 长约120米,水深4米多。水洞泛舟,“船在水中行,浆在天上撑”,曲折蕩漾,天穹压顶,千奇百怪的天然造型,配上彩灯,如游水晶宫、地下长廊、天然博物馆,引你凝思妙想,又心旷神怡。水洞尽头,自然亮光中“豁然开朗”四个大字印入眼帘,游客顿时如朦胧中清醒过来,惊叹不俗游历中的灵秀奇特。 出水洞,周围有丰富淳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三国时期的“国山碑”、晋代的“祝英台琴剑之冢碑”、唐代的“碧鲜庵碑”;有始建于南齐的千年古剎善卷寺古景观;有先人为纪念唐司空李蠙、宋相李纲、宋大学士李曾伯三人先后在善权寺求学功读,后又都为修建善权寺、开发善卷洞作过贡献而建的“三生堂”;有梁祝墓、李蠙、李曾伯墓和善卷洞重新修缮者储南强先生墓;有名目繁多的观赏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树种等。据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中祝英台出生在善卷洞,梁山伯、祝英台曾生活、读书在善卷。现善卷洞周围仍有英台阁、祝陵村等梁祝故事中“十八相送”地方遗址。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恢复了善权寺圆通阁、设立了梁祝文化陈列馆等,增加了善卷洞的看点,丰富了善卷洞的文化。
交通路线:
驾车路线
1.上海出发:沪宁高速—到锡宜高速到底—转宁杭高速南京方向—再走5公里就到善卷洞
2.常州出发:上高速走宁杭高速(往南京方向)——到徐舍口下——再走5公里就到善卷洞
3.南京出发:上高速走宁杭高速(往南京方向)——到徐舍口下——再走5公里就到善卷洞
公交路线
  1. 宜兴旅游班车线路(旅游二线):宜兴市车站-贝斯特大酒店-国际饭店-宜兴宾馆-宜兴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静乐山庄-芙蓉寺-善卷洞-善卷-黄墅村-玉山-林场-龙池山
善卷洞门票价格:
票型
门市 价格
同 程 价格
善卷洞成人票2015年
145元/人
100元/人

世界着名岩洞

洞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充满神秘的区域。欧洲人认为洞穴是通向地狱的通道。电影中描述的洞藏宝藏和守卫的巨蟒,还有各种附加在上面的神秘咒语,撩起了人们对洞穴的嚮往,也使人产生了恐惧。
安顺龙宫
双龙洞
奇梁洞
芦笛岩洞
织金洞
香港海蚀洞群
张保仔洞
本溪水洞
腾龙洞
天鹅洞群
黄果树神龙洞
长白山迷宫溶洞
燕子洞
善卷洞
九乡溶洞群
黄龙洞
豪乌岩洞
塞班岛蓝洞
鸡冠洞
雪玉洞
望天洞
蟠龙洞
京东大溶洞
崆山白云洞
花山谜窟
石花洞
犀牛洞
柞水溶洞
沂源洞群
武山水帘洞
山顶洞
多缤洞
丰鱼岩
三游洞
墨西哥巨型水晶洞
丛林王岩洞
芙蓉洞
金伦洞
下龙湾洞群
革命岩洞
莫鲁山国家公园岩洞
尼阿洞穴
黑风洞
霹雳洞
万丈窟
古薮洞窟
日本三大钟乳洞
韦泽尔峡谷洞穴群
丹漠洞
阿尔塔米拉洞穴
圣彼得堡洞窟
弗拉萨斯溶洞群
古巴地下山洞
平图拉斯河手洞
奇异冰洞
米拉德埃雷山溶洞
怀托摩萤火虫洞
什科茨扬溶洞群
巴拉德拉洞群
多柏辛斯基冰洞
阿格泰列克洞穴
德门诺夫斯卡岩洞
莫拉夫斯基大钟乳洞区
锡诺亚洞
斯泰克方丹化石洞
刚果洞
猛犸洞穴
温德岩洞
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
列楚基耶洞穴
吉诺蓝岩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