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掩耳盗铃

(2020-06-25 21:10:11) 百科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掩耳盗铃
  • 外文名:to 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Like burying ones head in the sand / self-deceit
  • 注音:yǎn ěr dào líng
  • 本义: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 喻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 感情色彩:贬义词
  •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 道理:不要自欺欺人
  • 类别:成语,典故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汉语释义】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遮蔽,遮盖;盗:偷。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语法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语】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语】众所周知
【押韵词语】肆意横行、相辅相成
【相关谜语】聆
【英文翻译】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日文翻译】目を掩うて雀を捕う
【德语翻译】Der selbsttäuschung
【泰语翻译】แมว
【瑞典语翻译】självbedrägeri
【韩语翻译】눈 가리고 아옹한다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锺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成语辨析

【辨音】耳:不能读作“ér”。 铃:不能读作“līng”。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
【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辨义】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掩耳盗铃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成语示例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那件事情才过去了,今天把人民的代表都打了,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是蒋介石打的是谁打的?赶快去认错,赶快去赔礼才对。
◎你女朋友站在背后痴痴地笑,说你这叫掩耳盗铃
◎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幺奇怪呢!

成语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②锺③者。欲负④而走⑤,则⑥锺大不可负;以⑦椎⑧毁之,锺况⑨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⑩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
①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
②得:得到。
③锺:古代的打击乐器。
④负:背、驮。
⑤走:跑。
⑥则:但是。
⑦以:用。
⑧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⑩遽(jù):急速地。
原词是掩耳盗钟。
释文: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锺砸碎,刚一砸,锺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锺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相关故事

“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选自《答江德功书》寓故事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锺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锺又大又重,怎幺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拚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锺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幺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锺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採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採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