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战争》是理察·阿滕伯勒执导,桑德拉·布洛克、克里斯·奥唐纳等参演的爱情片。该片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记者海明威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理察·阿滕伯勒
- 编剧:Henry S. Villard,James Nagel
-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克里斯·奥唐纳
- 製片人:理察·阿滕伯勒
- 出品公司:GAGA Communications
- 中文名:爱情与战争
- 外文名:In Love and War
- 出品时间:1996年12月
- 类型:爱情
- 片长:113分钟
- 上映时间:1997年
- 地区:美国
- 等级:USA:PG-13
- 语言:英语/义大利语
剧情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记者海明威作为青年志愿者到义大利参战。在自己负伤的情况下还背着另一名伤员撤往救护所,并在途中再次腿部中弹。醒来时他看到护士艾格尼丝美丽的眼睛。儘管他比护士小八岁,但他还是疯狂地爱上了她。但他有两个情敌;医生卡拉齐奥洛和病友亨利。重伤员吉姆不堪忍受伤痛的折磨,自杀身亡。他临死前口授了一封给父母的诀别信在艾格尼丝手上。海明威重写了这封信,使其格调大为改观。深受感动的艾格尼丝第一次接受了海明威的拥抱。但两人的恋情终未他们结成连理。海明威回到美国后,等到的是艾格尼丝与卡拉齐奥洛定婚的讯息......。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Agnes 'Aggie/Ag' von Kurowsky | 桑德拉·布洛克 | ---- |
Ernest 'Ernie' Hemingway | 克里斯·奥唐纳 | ---- |
Town Mayor | Carlo Croccolo | ---- |
Katherine 'Gumshoe' De Long | Tara Hugo | ---- |
Italian Child | Gigi Vivan | ---- |
Grandfather | Giuseppe Bonato | ---- |
Loretta Cavanaugh | Allegra Di Carpegna | ---- |
Adele Brown | Diane Witter | ---- |
Charlotte Anne Miller | Mindy Lee Raskin | ---- |
Ruth Harper | Tracy Hostmyer | ---- |
Veta Markley | Kaethe Cherney | ---- |
Anna Scanlon | Lauren Booth | ---- |
Elena Crouch | Rebecca Craig | ---- |
Katherine Smith | Frances Riddelle | ---- |
Emily Rahn | Wendi Peters | ---- |
Teresa | Laura Nardi | ---- |
Henry Villard | Mackenzie Astin | ---- |
Mabel 'Rosie' Rose | Margot Steinberg | ---- |
Porter | 阿兰·本奈特 | ---- |
Elsie 'Mac' MacDonald | Ingrid Lacey | ---- |
Porter | Terence Sach | ---- |
Emilia | Doreen Mantle | ---- |
Adjutant | Tim McDonell | ---- |
Italian Officer | Vincent Riotta | ---- |
Italian Photographer | Reno Porcaro | ---- |
Alberto Zardini | Bruno Majean | ---- |
Sonia | Maria Petrucci | ---- |
Anna Maria | Valeria Fabbri | ---- |
Italian Man | Quinto Rolman | ---- |
Jimmy McBride | Ian Kelly | ---- |
Tom Burnside | Colin Stinton | ---- |
Enrico Biscaglia | Vincenzo Nicoli | ---- |
Roberto Zardini | Rocco Quarzell | ---- |
Francesco | Raffaello Degruttola | ---- |
Triage Medic | George Rossi | ---- |
Skip Talbot | Todd Curran | ---- |
Dr. Domenico Caracciolo | Emilio Bonucci | ---- |
Joseph Larkin | Matthew Sharp | ---- |
Louis Burton | Nick Brooks | ---- |
Houston Kenyon | 汤姆·古德曼-希尔 | ---- |
Count Sergio Caracciolo | 菲利普·雷罗伊 | ---- |
Waiter | Milan Rosandic | ---- |
Heavy Set Soldier | Dominic Frisby | ---- |
Reporter | Sam Stone | ---- |
Wounded Soldier | Grahame Wood | ---- |
Italian Doctor | 约瑟夫·朗 | ---- |
American Surgeon | Bruce Lidington | ---- |
Dr. Hemingway | Colin Fox | ---- |
Grace Hemingway | Kay Hawtrey | ---- |
Carol Hemingway | Roseline Garland | ---- |
Leicester Hemingway | Evan Smirnow | ---- |
Oak Leaves Reporter | Avery Saltzman | ---- |
Sun Times Reporter | Rodger Barton | ---- |
Tribune Reporter | Richard Blackburn | ---- |
Kid on bike | Gil Filar | ---- |
Boy | Noah Reid | ---- |
Mailman | Richard Fitzpatrick | ---- |
Isabella Caracciolo | Laura Martelli | ---- |
Maitre D | Cyril Taylor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编剧 |
---|---|---|
理察·阿滕伯勒 Diana Hawkins Chris Kenny Sara Risher Dimitri Villard Janis Rothbard Chaskin | 理察·阿滕伯勒 | Henry S. Villard James Nagel Dimitri Villard 艾伦·斯科特 Clancy Sigal Anna Hamilton Phelan |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新线电影公司 [美国]
发行公司
GAGA Communications [日本]
Líder Films S.A. [西班牙] (Spain)
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 (TVE) [阿根廷] (Argentina) (video)
其他公司
Location Facilities Ltd. [英国] trailers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美国 USA 1996年12月......(limited)
美国USA 1997年1月24日
韩国South Korea 1997年1月30日
英国UK 1997年2月14日
西班牙Spain 1997年4月10日
新加坡Singapore 1997年4月10日
波兰Poland 1997年6月13日
瑞士Switzerland 1997年7月4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澳大利亚Australia 1997年7月17日
丹麦Denmark 1997年7月25日
巴西Brazil 1997年8月1日
瑞典Sweden 1997年8月8日
法国France 1997年8月13日
德国Germany 1997年8月14日
芬兰Finland 1997年8月29日
葡萄牙Portugal 1997年9月12日
日本Japan 1997年10月10日
墨西哥Mexico 1997年11月21日
匈牙利Hungary 1998年3月12日
阿联United Arab Emirates 1998年3月18日
阿根廷Argentina 1998年6月25日
义大利Italy 1998年9月4日
幕后製作
《爱情与战争》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电影故事,本片由曾拍摄《甘地传》的英国大导演理查·艾登堡根据着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亲身经历改编拍摄。改编主要参考亨利·维拉与唐姆斯·纳格所着的《海明威的战火恋情:爱格妮·考斯基日记》。值得关注的是,导演的实力不容小看,身兼本片导演与製片的理查·艾登堡,1982年即因《甘地传》一片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击败史匹柏的《外星人》,一举夺得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等八项大奖,除了《甘地传》外,他的导演代表作并包括了《哭喊自由》、《卓别林与他的情人》和《影子大地》等,入围奖项无数,得奖作品惊人。
写作幕后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瀰漫在欧洲大陆上空时,温斯顿-邱吉尔正在伦敦指挥海军的战事,弗拉基米尔-列宁在瑞士筹划俄国的革命,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国陆军中一名好战的下士,未来的大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则作为美国记者和红十字会志愿者来到了义大利战场。电影《爱情与战争》生动地记叙了海明威一生中的第一次冒险和第一次爱情,这次爱情并不成功,但是它的痛苦程度足以造就一位作家,而这次冒险足以激发起一个强者身上的全部创造力。
1918年5月,亚平宁半岛上的义大利人为了打退入侵的奥匈帝国军队,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海明威到欧洲后,有一个月的时间,他在医疗队负责将义大利伤员从意匈前线送到后方。7月8日,离他19岁生日还有两星期,海明威主动要求上前线送给养。年轻的海明威根本没有实战经验,在将一名义大利伤员送往安全地带时,他没能躲过敌方扫射,左腿中弹,并因此成为一战期间美国的第一个伤员。此次经历使他后来获得了义大利战争荣誉勋章和勇敢银质奖章。
在红十字医院养伤期间,海明威爱上了26岁的英国护士——阿格尼斯-冯-库伦斯基。在5个月的康复期间里,两个人的爱情之花悄悄盛开,阿格尼斯接受了他的求婚。战争使他们相识、相爱,但同样也是战争使两个人分手。1919年1月海明威作为英雄返回美国,为了迎娶阿格尼斯,海明威下决心当一名作家。
儘管海明威不断发出热情洋溢的信件,但阿格尼斯一想到自己将嫁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感到很痛苦。当时,一个更为成熟,更为合适的义大利贵族也正在向她求婚。经过思想斗争,最后她写信给海明威解除了两个人的婚约,并告诉他,自己将嫁给义大利医生。此事对海明威的打击很大,他一生都在写这件事,尤其是他的第二部着作《永别了,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年后,海明威已经成为了知名的作家,并发表了《永别了,武器》。此书的发表使海明威成为经历过一战的那一代的代言人。这部作品与他的第一部作品《太阳依然升起》有所不同,可以说《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10年反思的结果,也是他15个月精雕细琢的作品,因为仅结尾部分海明威就修改了39次。20世纪初发表的一些短文显示出,海明威一直为将他的战争经历描写得具有美感而努力,特别是在“一段非常短的故事”中简要地提到了他与阿格尼斯之间的爱情故事,儘管短暂的战争经历和痛苦的心路历程给海明威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但他在《永别了,武器》中,却使主人公弗里德海克-亨利与凯瑟林-巴克里在战争期间获得了一种“世外桃源似的和平”,使之成为现代文学中最有力量的爱情故事之一。但当时的评论界与读者并不能完全接受海明威的安排。他们认为书中的女主人公过于完美而显得有些失真。
直到这一代人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充分领会了海明威对女性勇敢的崇拜。电影《爱情与战争》的导演理察-阿顿巴勒是一位来自泰晤士河畔的英国爵士,他的影片充满着人文主义风格,他执导的史诗巨片《甘地传》在1980年获得了7项奥斯卡大奖。本片的女主角是我国观众熟悉的美国女演员桑德拉-布洛克,她主演过《生死时速》,海明威由克里斯-奥唐纳主演,他曾经在《闻香识女人》这样一部有着浪漫情趣的名片中扮演过主角。
海明威在撰写《永别了,武器》时,将自己丢失的爱全部赋予主人公,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英雄———凯瑟林-巴克里,真实地揭示了战争的严酷但又洋溢着人性的温暖与幽默的电影《爱情与战争》如书中的女主角一样具有力量,这部影片不仅是海明威早期生活经历的一段写照,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人道主义、勇气与崇高的爱的追求,它将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动每一个看到影片的人。
获奖记录
电影节 年份 奖项 获奖情况 获奖人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97 金柏林熊 / Golden Berlin Bear 提名 理察·阿滕伯勒
票房收入
北美票房:(货币单位:美元)
票房日期(上榜周数) 排名 上周排名 周末票房 累计票房 上映周数 放映银幕 单银幕票房
97-03-07 至 97-03-09 (7) 0 new $5 $1,447 7 0 N/A97-02-28 至 97-03-02 (6) 0 new $11 $1,442 6 0 N/A
《爱情与战争》1997北美周末票房统计

97-02-21 至 97-02-23 (5) 0 new $29 $1,431 5 0 N/A
97-02-14 至 97-02-16 (4) 0 new $110 $1,402 4 0 N/A
97-02-07 至 97-02-09 (3) 0 new $263 $1,292 3 0 N/A
97-01-31 至 97-02-02 (2) 0 new $480 $1,029 2 0 N/A
97-01-24 至 97-01-26 (1) 0 new $549 $549 1 1610 N/A
影片评价
当爱已成往事——IN LOVE AND WAR
《爱情与战争》的译名很是不如意,原版的名字是IN LOVE AND WAR,很直白的翻译过来,少了英文中双关的味道。
影片的风格有些让人难以确定,说是爱情史诗吧,背景够大,可是总是少了些荡气迴肠的感觉。说是温馨感人的小品吧,可是又有一种让人隐隐作痛无法释怀的感伤,不能说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只能说这是一部能够打动一些人的作品,即便无法被奉为佳片,但无疑却能给人带来感动。
故事发生在一战时期的义大利战场,美国士兵海明威和护士艾尼丝一见钟情,然而经历了一年的分离,面对现实的艾尼丝不得不提出了分手,而海明威则一气之下断然拒绝了艾尼丝后来的道歉,两个人的爱情终究无果而终。本片根据着名作家海明威的真实经历改变,最终两个人遗憾地未能走到一起,海明威也抱憾终生。
爱情,这一人类永恆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为其折腰,多少文人骚客挥毫泼墨只为或讚扬或发泄对它的情感。影片中海明威和艾尼丝的爱情是毋庸置疑的,两个人从开始的脉脉含情,到激情的一夜,再到最后湖边小屋里痛苦的决绝。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段这样刻骨铭心的爱,而又有几个人能够幸运地遇到那个让自己可以放弃一切去爱的人。海明威为他的倔强付出了一生痛苦的代价,有着四段不幸的婚姻最终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不知道这次爱情的打击在他痛苦的生活中有多少成分,可是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到海明威对于爱情那强烈的感觉,无论是《吉力马札罗的雪》还是《战地钟声》,无论是生活里还是现实里,海明威都是一个渴望爱情的人,可是他的倔强终究毁了那份本可以来到的爱情,一个无法面对自己高傲尊严的人其实是懦弱的,而选择懦弱也就选择了痛苦。在这一点上,艾尼丝则比海明威要成熟许多,她为了爱情可以拒绝富有医生的求婚,为了她的爱人,为了不留下遗憾,她可以去求心上人的原谅。我们无从知道艾尼丝的心境,但是即便直到36岁才结婚,即便用了很长时间才去敢于试着忘却那段让人心力交瘁的爱情,可她毕竟做到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也许正是这点让她能够活到一个常人无法奢求的年岁。
义大利的风景绝伦,影片的主演桑德拉布洛克鲜有非现代戏,可出色的表演依然征服了观众,而另一个主演克里斯奥唐纳则乏善可陈,儘管拥有精緻的几乎完美的外表,可表演上的稍显稚嫩以及和海明威略显阳刚的气质上的不符,还是多少有些遗憾。这部电影容易让人联想起另外两部爱情史诗《英国病人》和《西伯利亚理髮师》,同样的爱情悲剧,让人心碎。
影片最后,在幽静的湖边,女主人公艾尼丝最后望着海明威,两眼充满着期待和泪水,感伤的音乐缓缓想起,此时此刻,又有谁不为之动容,又有谁不在心底为他们感到惋惜,而又有谁没有察觉出一切已经结束。在艾尼丝最后说出那句“我爱你,直到我生命的结束。”时,海明威知道,艾尼丝知道,我们也知道,此时,爱,已成往事。
作者相关
着名作家海明威先后有四任妻子,但本片所讲述的却是一段无关婚姻的爱情。出演男女主角的演员都比较有名,桑德拉布洛克和克里斯奥唐纳,但影片本身的评价不高。除了影片里的故事的确有些温吞之外,大概还源于这位着名作家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那样一个灵魂,后人实在是很难用哪一种艺术形式完全承载。
片中关于海明威在重伤之下营救战友的描写确有其事,可见这位作家的傲骨从十九岁起已初露锋芒。当年27岁的克里斯奥唐纳,从面容上倒是很符合十九岁的青年,却没有那一副骄傲的气质,他也好像一直这样,无论演什幺角色,都是摆脱不了自己本身的老实孩子气。有趣的是,当影片末尾海明威的照片叠加在奥唐纳脸上的时候,你会发现从面容上还真有那幺点相像。
桑德拉布洛克在片中一改傻大姐形象,成了温柔娴淑的女护士,虽然比男主角大了许多,但两人看上去还算搭调。不过剧本写得实在牵强,尤其是几乎没有为女主角的变心做出合理的解释,让前面那幺多铺垫都白白浪费,实在是很可惜。唯独喜欢片中两人在小旅馆裸身相拥的逆光剪影和海明威为逝去战友写遗书的两个片段,除此之外,影片实无什幺亮点。
不过看过本片后,令我对海明威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影总是能给人带来意外收穫。还有克里斯奥唐纳的那个面容,我也总是会没理由地喜欢,好在可以在NCIS:LA里每周都能看到,生活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