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儿又名安钠咖,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製而成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面面儿
- 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
- 成分:苯甲酸钠和咖啡因
- 别名:安钠咖
简介
其中咖啡因起兴奋神经作用,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安纳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它通过兴奋中枢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安纳咖还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长期使用安纳咖除了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因此也是受管制的精神药品,属于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非法製造、贩卖安纳咖同样构成製造、贩卖毒品罪。
泛滥地区
历史上我国西北、华北的一些地区,曾经有人习惯性地吸食。
山西运城市下辖的河津、稷山、万荣地区,忻州市的五台、繁峙两县以及临汾市的乡宁和吉县等几个县,以及陕西省的韩城市都有大面积吸食“面面儿”的情况。民众性的吸食毒品“安钠咖”,蔚然成风,又随着煤矿打工者在全国各地的频繁交流往返,此种毒品正在形成泛滥之势向全国範围内蔓延。
山西运城地区,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西有禹门渡口(即龙门)的黄河大铁桥和陕西衔接,南有着名的风陵渡和河南连结,鸡鸣三省,四通八达,毒枭和毒贩如同扩散的“癌细胞”,行无定蹤,到处流窜,打击难度很高。
山西河津吸毒陋习
“面面儿”香菸般便宜,味素般普及。在当地,人们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时如果待客没有“面面儿”那是很没面子的事!放一点儿白色的“面面儿”在锡纸上,捲成一支像香菸一般粗的中空纸筒,随着打火机的来回烘烤,一股白烟被吸进嘴里,整个屋子里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药片味。
在河津市的入口网站专门介绍河津本地风俗习惯的一页,在题为《禁忌陋习》的一节里,吸毒与冥婚、溺女婴、迷信几项被列为当地的几大陋习。
面面儿包装

河津市赵家庄乡派出所所长宁英奎告诉记者,从公安方面的资料来看,当地吸食“面面儿”的最早时间可能要上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疯狂的时候应该是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国家的相关法津还未将安钠咖、咖啡因等列入毒品行列。
“最开始可能是从矿上开始流行起来的,大约是七十年代吧。当时矿上工人下井前都吸这个,说吸这个提神。后来就慢慢传开了,八十年代后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抽这个东西。”当地的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此种毒品首先被河津煤矿的一些工人所吸食。毒品的初级合成以“安钠咖”“吗啉呱”和某些维生素粉混合而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为更方便地吸食,贩毒者便将其熬成了膏剂,制块后晾乾以供吸毒者吸食。也有製成绒状或片型的,有的还在里面搀和了罂粟壳之类的东西招徕吸毒者。曾经瘾性不大的“面面儿”,在暴利的影响下逐渐向更高一级的毒品靠拢。现在,河津市那种不加“大烟”的“面面儿”吸引力逐渐变小,而临汾市乡宁县等地新出现的加了罂粟壳之类成分的“黑面面儿”似乎更受欢迎。而山西省繁峙县的“面面儿”(当地又称料面),据查还兑了海洛因。
一位乡宁县的大车司机毫不掩饰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那边基本不抽河津的‘面面儿’,我们乡宁这边的多好,加了婴粟壳的抽着要香得多”。
2009年8月,一份儿刚刚得到的情报摆在了山西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李殷的面前,情报显示,为了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清醒状态,越来越多的货车司机开始选择吸食一种名为安纳咖的毒品。冬天安钠咖,夏天老神油,这已经成为许多货运司机嘴边上的经常念叨的一句顺口溜,可见货运司机吸食安钠咖、老神油已经是普遍现象。
面面儿制售渠道
贩毒者通过各种渠道,从全国的各大製药厂购得“安钠咖”,成吨地从外地贩来。
据资料显示,山西省运城、临汾、朔州、忻州、长治、晋城等这些地区的一些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小药店非法提供、销售精神药品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个别乡镇卫生院甚至拿精神药品当礼品送人,少则两三盒,多则四五十盒。在朔州的城区、忻州的五台、定襄、原平等地的许多小卖铺、小商店,小摊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销售安钠咖、强痛定等精神药品的现象。一些贩毒分子也乘机大肆进行贩运。
管制药品安纳咖

来自官方的一份报告显示,山西省的很多咖啡因毒品除了从当地医药部门套购之外,很大一部分来自河南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地,还有来自内蒙古等地的。而贩毒者也形成了从发货带货到收货一条龙的贩运渠道。在风声紧的情况下,山西当地的毒贩甚至购买原料土法加工。2004年12月4日,河津公安局禁毒大队在赵家庄乡樊家庄村成功端掉一製毒窝点,当场缴获咖啡因成品及半成品250公斤,查扣大量製毒用原料、配剂和设备工具。而犯罪嫌疑人杨森俊就是用茶硷等原料来製作咖啡因的。
土法制咖啡因
目前国家对咖啡因生产前体的茶硷,还有其它原料,没有进行任何管制,随便可以买到,所以这些製毒犯罪分子,就有了很大的可乘之机。茶硷的管制已经成为咖啡因毒品的一个重要问题了。
科学家在对小白鼠进行的咖啡因实验中发现,给怀孕中的小白鼠餵食大剂量咖啡因后,怀孕的母鼠就会生育出畸形的小白鼠。虽然有上述种种可怕的危害,可是作为一种被新近界定的毒品,咖啡因由于上瘾相对较慢,表面特徵不明显的特点,危害还不被许多民众所认识。
如果每人每天咖啡因捨入量大于1克,血浆浓度每升超过30毫克时,会出现心率失常、兴奋、神经过敏、耳鸣、呕吐和血压升高等症状。如果捨入量大于5克,则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痉挛、呼吸循环衰竭,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晋南“春雷”行动
自央视《焦点访谈》2006年3月18日播出节目《“面面儿”之惑》后,三晋大地的禁毒浪潮便开始波涛汹涌。
2006年6月15日,运城市禁毒委负责人在接受记者採访时指出:2006年3月1日至6月1日,运城市开展了打击滥用精神药品行为的“春雷”行动。
缉毒

河津市政府下拨专项经费5万元,市禁毒委、公安局分别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实施方案,分8个战区,全民动员、全警参与,将吸食“面面儿”作为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打击对象,对宾馆饭店、娱乐休闲场所进行了综合整治,同时在全市农村、厂矿、企业、学校张贴、散发《告全市人民书》1万余份,并选择黄金时段在电视台连续播出,3月15日、25日,运城市禁毒委和河津市政府连续举办了三期禁毒培训班,分别组织娱乐场所业主、煤矿业主、运输司机进行了禁毒培训。
市局禁毒执支队为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在报纸上开闢禁毒宣传专栏,宣传禁毒人民战争以及“春雷”行动的战况、战果。分别在《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山西法制报》、《运城日报》、《运城晚报》等刊物上发表稿件20余篇,造成极大的禁毒声势,2006年5月30日,为迎接“6.26”国际禁毒日的到来,市禁毒办在市河东会堂首次放映禁毒警示教育电影《黑白记忆》,1000多名中小学生、民众、公安观看了影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行动期间,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採取定时与不定时、定点与不定点相结合的办法,在大桥、收费站等几大入口和辖区的主要公路干线进行检查。共查获从河南三门峡运往万荣县荣河镇化工厂非法运输硫酸(製毒原料)两车,共53吨。查获从河南三门峡运往临猗县的盐酸(製毒原料)一车,总计11吨。极大地遏制了三省交界地区的製毒、贩毒凶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