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 DNA 分子中的某些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水解酶,主要从细菌中分离得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外文名: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 简称:限制酶
- 来源:细菌中分离
- 分型:I型、II型、III型、IV型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根据结构和功能特性,把限制酶分为Ⅰ、Ⅱ、Ⅲ和IV型。Ⅰ型限制酶的切点不固定,很难形成稳定的、特异性切割末端;Ⅲ型限制酶对 DNA 链的识别序列是非对称的,不产生特异性的 DNA 片段,故基因工程实验中基本不用Ⅰ型和Ⅲ型限制酶。
Ⅱ型限制酶的主要作用是切割 DNA 分子,在 DNA 重组、构建新质粒、建立 DNA 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DNA 的分子杂交、製备 DNA 的放射性探针、构建基因文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基因工程重要的工具酶。
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是: 一般能识别和切割 4~8 个硷基对的核苷酸序列; 大多数识别序列具有迴文结构; 没有修饰性甲基化酶功能。
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方式有三种: 切割产生 5 ' 突出的粘性末端( sticky ends ); 切割产生 3 ' 突出的粘性末端; 切割产生平头末端( blunt 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