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蝶衣,原名陈元栋,笔名狄薏、陈式、陈涤夷、玉鸳生、方忭,江苏常州武进人,中国着名出版家、作家、填词家。
1933年他创办我国历史上第一张有影响的娱乐报刊《明星日报》,并策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参与的选美活动——“电影皇后选举大会”,选出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1941年6月创办我国老牌名刊《万象》,并出任首任主编.1946年为电影《莺飞人间》的插曲《香格里拉》作词,1952年移居香港,1961年编写了黄梅调电影《红楼梦》的剧本,1987年获香港电台颁发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
2007年10月14日下午三点,在香港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蝶衣
- 别名:号逋客,笔名陈涤夷、玉鸳生等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常州武进
- 出生日期:1907.10.17
- 逝世日期:2007.10.14
- 职业:出版家,作家,填词家
- 主要成就:香港创作人协会终身成就奖
1987年香港电台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
1996年香港第九届CASH音乐成就大奖 - 代表作品:《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陈蝶衣,原名陈哲勛,1907年生于江苏武进县。他15岁辍学进《新闻报》做抄写员,20岁时调编辑部任职,因为写一手美文而享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早年在上海跟韩菁清、冯凤三几位友好结拜为洋场八仙。陈蝶衣、姚敏、姚莉组合又被称为“铁三角”。
办报经历
1933年他独立创办了娱乐报刊《明星日报》,并策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参与的选美活动——“电影皇后选举大会”,明星公司的胡蝶当选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第一届电影皇后”。
1941年,陈蝶衣应中央书店老闆平襟亚之邀,参与创办《万象》杂誌,并出任首任主编。陈蝶衣把《万象》定位在包罗万象上,他喜欢追求新潮,同时又强调“言之有物”,杂誌销量一路走高,最火的时候曾经九次再版.
1943年5月陈蝶衣离开《万象》杂誌,转入到娱乐小报《铁报》担任主编,1949年,接过冯亦代的《大报》但任主编,大报办到1952年由于公私合营,除了《新民报》以外上海所有私营小报就不再发行了。
创作经历
1945年,开始歌曲创作,为电影《凤凰于飞》同名主题曲作词,由周璇演唱,后来被费玉清、张惠妹翻唱。
1946年,为电影《莺飞人间》插曲《香格里拉》作词。
1952年,陈蝶衣移居香港。他既编报刊又写专栏,同时开始写作电影剧本,但是陈蝶衣在香港主要的工作还是写歌词。
1953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凤仙》,由邵氏公司投资,李丽华主演。在《小凤仙》中,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在影片上映后带来一股戏服热,被商家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服饰,并获称号“小凤仙装”。
1954年,编写了电影《碧血黄花》,影片为蒋介石连任总统的就职典礼摄製,获蒋介石颁发的荣誉奖。
1955年,编写了《小凤仙续集》《樱都艳迹》《新渔光曲》等电影作品。
1961年,陈蝶衣为邵氏公司编写了黄梅调电影《红楼梦》的剧本,由袁秋枫导演,古典美人乐蒂演林黛玉、任洁反串贾宝玉、丁红演薛宝钗,红极一时,以至于后来邵氏多次想重拍这部《红楼梦》。
1969年,创作了歌曲《南屏晚钟》,由崔萍演唱,后来被蔡琴、费玉清、徐小凤、凤飞飞等几代歌手翻唱。
1987年,香港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评选委员会向他特别颁发最高荣誉的“金针奖”。
香港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

1996年,在香港他获得第九届“CASH音乐成就大奖”,被誉为“乐坛长青树”。
1996年,陈蝶衣获得香港创作人协会终身成就奖,这是香港乐坛最高的荣誉。
2007年10月14日下午三点,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作家、着名词作家陈蝶衣在香港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个人生活
陈蝶衣于1932年与朱铭庆结婚,育有二子一女,长子陈燮阳为中国着名指挥家,次子陈志扬,长女陈力行.
1951年,妻子病逝。
1952年,陈蝶衣与续弦梁佩琼一起移居香港,长子陈燮阳与与长女陈力行在武进鸣凰的祖父家中生活,长子陈燮阳直到1978年方恢复联繫。
主要作品
创报作品
时间 | 报刊名称 | 职责 |
---|---|---|
1933 | 明星日报 | 主编 |
1941 | 万象 | 主编 |
1943 | 铁报 | 主编 |
1949 | 大报 | 主编 |
製作影视
时间 | 作品名称 | 职责 |
---|---|---|
1953 | 《小凤仙》 | 编剧 |
1953 | 《秋瑾》 | 编剧 |
1954 | 《碧血黄花》 | 编剧 |
1955 | 《樱都艳迹》 | 编剧 |
1955 | 《小凤仙续集》 | 编剧 |
1955 | 《新渔光曲》 | 编剧 |
1956 | 《蝴蝶夫人》 | 编剧 |
1956 | 《桃花江》 | 编剧、作词 |
1956 | 《葡萄仙子》 | 编剧 |
1956 | 《那个不多情》 | 编剧、作词 |
1957 | 《亡魂谷》 | 编剧 |
1957 | 《风雨桃花村》 | 编剧 |
1957 | 《秋凤》 | 编剧 |
1957 | 《湘西赶尸记》 | 编剧 |
1957 | 《秋凤》 | 编剧 |
1958 | 《吕四娘》 | 作词 |
1958 | 《地下火花》 | 作词 |
1959 | 《歌迷小姐》 | 作词 |
1959 | 《海滨春色》 | 作词 |
1959 | 《百花公主》 | 编剧 |
1959 | 《豆腐西施》 | 作词 |
1960 | 《多情的野猫》 | 编剧、作词 |
1960 | 《入室佳人》 | 编剧、作词 |
1960 | 《小鸟依人》 | 编剧 |
1960 | 《桃色风云》 | 编剧 |
1960 | 《碧水红莲》 | 编剧 |
1961 | 《燕子盗》 | 编剧、作词 |
1961 | 《红楼梦》 | 编剧 |
1962 | 《那个不多情续集》 | 编剧 |
1963 | 《原野奇侠传》 | 编剧 |
1963 | 《赵五娘》 | 编剧、作词 |
1964 | 《卖油郎独占花魁女》 | 编剧、作词 |
1964 | 《妲己》 | 作词 |
1964 | 《鸾凤和鸣》 | 编剧 |
1965 | 《金玉奴》 | 编剧 |
1970 | 《怒剑狂刀》 | 编剧 |
1972 | 《葫芦神仙》 | 作词 |
1978 | 《新红楼梦》 | 编剧 |
参演电影
- 1993神通饰 大乔
音乐作品
- 为他人创作共52首
- 香格里拉1946欧阳飞莺
- 凤凰于飞1945周璇
- 歌女之歌1948周璇
- 爱神的箭1948周璇
- 晚安曲1948周璇
- 知音何处寻1948周璇
- 陋巷之春1948周璇
- 一片痴情1948周璇
- 孽海情天1953李丽华
- 寻春曲1953李丽华
人物评价
陈蝶衣的作品是真正有人文生命力的。相比之下,我们这代流行歌曲创作者真的是在人文精神上非常匮乏。几十年来我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在为某些东西服务的,并不纯粹。他的《凤凰于飞》、《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到现在还有人能翻唱,就非常说明问题了。这说明他们的东西是真正的中国流行歌曲。我都不敢保证我的歌曲能够在几十年后还被人唱。(陈哲评)
陈蝶衣年轻时活跃在上海的歌坛、文坛和新闻界,创作了大批歌词、剧本,许多由他作词的歌曲,还经常被新老歌手翻唱。(网易娱乐评)
陈蝶衣的文字很优美,特别是为歌曲所作的词,文学气息很浓。不俗气而高雅。(陈燮阳评)
陈蝶衣引领了一个歌唱时代,他的创作随着环境和人世的变迁还能流传到现在,身为歌者,会继续演唱大师的作品,将他精雕细琢的作品继续传承下去。(费玉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