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是一种比喻,就是形容人或者事物的美丽。秀:美丽的。色:情景;样子;颜色。美丽的样子能让人有愉悦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秀色
- 读音:xiùsè
- 基本解释:秀美的容色丽姿秀色
- 出处:张衡《七辩》
词目
秀色
拼音
xiù sè
基本解释
秀美的容色丽姿秀色
出处与详解
1、秀美的容色。 汉 张衡《七辩》:“淑性窈窕,秀色美艳。”
晋 傅玄《篇》:“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
唐 李白《》之二六:“秀色空绝世,馨香谁为传?”
宋 曾巩《明妃曲》之一:“ 明妃 未出 汉 宫时,秀色倾人人不知。”
2. 优美的景色。
南朝 宋 王僧达《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唐 杜甫《次晚洲》诗:“ 晚洲 适知名,秀色固异状。”
唐 李隆基《惟此温泉是称愈疾岂予独受其福思与兆人共之…言其志》:桂殿与山连,兰汤涌自然。阴崖含秀色,温谷吐潺湲。
宋 王特起 《梅花引》词:“山之麓,河之曲,一湾秀色盘虚谷。”
明 王时敏《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袁可立子)》:“割取一峰深秀色,可堪移入米家船。”
清·钮琇《觚剩·石言》:此中石,时有蔚蓝者,秀色可餐。
郭沫若《歌颂中朝友谊·洪命熹副首相陪游金刚山》诗:“同上 金刚 幸有缘,胸中秀色几迴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