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

(2020-04-11 18:25:59) 百科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内容简介:玛丽莲·梦露无疑是一位荧幕女神!但是很少人真正了解她。每次看到别人写关于她的东西,她都说是“谎言!谎言!谎言!”现在,终于有了一本玛丽莲·梦露独白性的报导。1962年6月1日,玛丽莲·梦露三十六岁的生日那天,着名摄影记者乔治·巴瑞斯(George Barris)去拜访她,此时她正在拍她人生中最后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他们在8年前见过面并成为了朋友,那个时候就计画出一本图文自传书。现在,时机到了。在接下来的6周里,巴瑞斯一直在拍摄并採访她。“别相信你看到的任何关于我的报导,除了我告诉你的……”她对Barris说。然后,她开始吐露她的心声。巴瑞斯最后一次跟玛丽莲谈话是在8月3日,在她被发现死于公寓的24小时之内。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中,她还很兴奋并且热切地希望去拥抱生活。“我觉得我才刚刚起步。”她说。巴瑞斯深信这是一场谋杀,而不是自杀,让玛丽莲过早地离开人世,让他无法在那个夏天出版这本纪录她的思想和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照片——直到现在。《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是一本真实的自传,收集了150张黑白或彩色的照片,很多都是从未发表过的。最精彩的部分是“最后的影像”,记录了在海边沙滩,玛丽莲天然未经化妆修饰的样子。这本令人感动的书让玛丽莲梦露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美丽、轻浮,像初吻般甜蜜——一个喜悦的告别。

基本介绍

  • 书名: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
  • 作者:乔治•巴瑞斯 (George Barris)
  • 类型:艺术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9107254, 7549107254
  • 外文名:Her Life In Her Own Words
  • 译者:刘淑芝
  •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 页数:187页
  • 开本:16
  • 品牌:广东粤新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编辑推荐:关于玛丽莲·梦露,世间充斥着各种符号性的光环和猜测。她戛然而止的一生曾经是一个谜,至今仍是一个谜。《玛丽莲·梦露自述传记:我行我素》是迄今为止玛丽莲·梦露唯一的一本口述传记,它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由国际知名摄影师、记者乔治·巴瑞斯用了整整39天的时间贴身採访、摄影而成,首次披露150张独家珍藏照片。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足以让我们怀着初始之心,感受梦露最天然未饰的样子,走近她最真实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乔治·巴瑞斯 译者:刘淑芝

乔治·巴瑞斯,曾为世界许多知名杂誌做过摄影师,从《生活》到《时尚杂誌》都有他的身影。他是《玛丽莲:诺玛·简》的作者(另一位作者是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还协助诺曼·梅勒完成了《玛丽莲》一书。他现居加拿大。

媒体推荐

走近最真实的玛丽莲·梦露
对于相当多的中国人而言,玛丽莲·梦露也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我对梦露的了解却只停留在她的大量艳光四射的照片以及许多众说纷纭的风流逸事上。但《玛丽莲·梦露:我行我素》这本书却让我对她的印象大为改观。
原来,玛丽莲·梦露并不是电影萤幕上的“白痴美人”,更不是个普通的荧幕佳人,她的内心丰富而敏感,对自己的事业有着不屈不挠的勇气与永不言败的倔强。私生女的身份、被寄养的童年、不得已的婚姻、坎坎坷坷的星途,并没有消减她对生活的热情。
玛丽莲·梦露原名为诺玛·简·莫滕森,幼年时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里面,母亲儘管爱她却因生活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她的童年生活几乎都是在一个又一个寄养家庭里辗转漂泊,9岁那年,还被她母亲最好的朋友送进孤儿院。孤儿院的生活让她过早地感受到因为爱的缺失而产生的痛苦和绝望。16岁时,玛丽莲与邻居的儿子詹姆士·多尔蒂结婚,只为自己不被再次送回孤儿院。
1945年,19岁的玛丽莲成为一名降落伞工厂的检验员。从女工到模特学员,从无名模特到杂誌名模,再从名模到演艺班学员,从龙套边缘到小角色,再从一个个小角色成为当红影星,玛丽莲为她的明星梦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而她的努力也确实没有白费,她最终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则是她的三次婚姻,三次均以失败告终的婚姻。在玛丽莲36年的短暂人生中,喜欢过她的男人不计其数,可是每次都是换来一声叹息。在这条寻求真爱的路上,玛丽莲历尽坎坷,伤痕累累。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真诚,还原了最真实的玛丽莲·梦露。书中150张照片拍得自然而纯真,它记录了在圣塔莫尼卡海滩以及好莱坞北部的一幢房子里,玛丽莲天然未雕饰的样子。风情万种,仪态万方,尽显风流,这是梦露的性情美。
诗人聂鲁达曾说:“当繁华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一个时代性的争议焦点,一个永远的“性感女神”,一个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现实生活却曾黯淡无光的人,玛丽莲·梦露生命最真实的一面在这本书中历历可见。她那短暂如烟花的一生,有她说不尽的美丽和哀愁。

图书目录

前言1
1.谎言,谎言,谎言1
2.多希望有个爸爸啊11
3.他把手伸进我的衣服里21
4.我把自己当成梦游仙境的爱丽丝31
5.我觉得自己冷冰冻的41
6.就是太性感了49
7.我现在是玛丽莲·梦露了61
8.第一部电影后的间歇71
9.好女孩不拍裸照81
10.我终于超越了六十秒的片长91
11.事业腾飞103
12.起初,只是好玩儿115
13.36岁对我来说只是刚刚开始125
14.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现在135
后记151
致谢187

后记

曾经有个女孩叫诺玛
"Beneath the makeup and behind the smile I am just a girl who wishes for the world."浓妆艳抹之下,笑容的背后,我只是一个眺望世界的小女孩。
——玛丽莲·梦露
提起玛丽莲·梦露这个名字,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在她去世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她仍然是大多数美国人人心目中的“性感女神”。她动人的表演风格和正值盛年的殒落,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符号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1999年,她获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六名。艺术家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梦露双联画》,它是波普艺术的代表性作品。还有以玛丽莲·梦露为名字的鸡尾酒,这款酒将金巴利鲜红的色彩、微苦和甜味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似乎体现了玛丽莲·梦露那多彩有複杂的一生。
梦露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立医院,原名为诺玛·简·莫滕森(Norma Jeane Mortensen)。后来她的外祖母为她进行了洗礼,并由美国传奇女传教士艾梅·麦克弗森改名为“诺玛·简·贝克”(Norma Jeane Baker)。
诺玛是一个私生女,幼年时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里面,母亲儘管爱她却因生活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5岁的时候,诺玛便被送到别人家里去寄养,甚至在9岁那年还被她母亲最好的朋友送进了孤儿院,她在孤儿院里从9岁一直待到11岁。孤儿院的生活让诺玛过早地感受到因为爱的缺失而产生的痛苦和绝望。
从孤儿院出来以后,诺玛除了与暂时病癒出院的母亲生活了一小段快乐时光之外,其余的岁月,她几乎都是在一个又一个寄养家庭里辗转漂泊。儘管收养她的家庭很多,可是,除了与安娜阿姨生活的那个阶段,她在其他那些家庭里根本得不到她想要的家庭温暖,她曾遭受虐待,受尽折磨,甚至被人猥亵。尤其是住在孤儿院的那两年让她对生活充满恐惧和不安。
1945年,诺玛成为一名降落伞工厂的检验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摄影师发现了她,并希望将她的照片刊登出来用以鼓舞战斗中的士兵。自此,她的演艺事业正式开始,并有了一个艺名玛丽莲·梦露。在演艺事业中,她吃尽了苦头,但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成就了她事业上的终极梦想,并让玛丽莲·梦露这个名字蜚声国际。即使在她梦销香断五十年后,人们还是会为她的绝代风情所倾倒。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则是她的三次婚姻,三次均以失败告终的婚姻。在玛丽莲·梦露36年的短暂人生中,喜欢过她的男人不计其数,她喜欢过的男人也乏善可陈,她把自己嫁了三次,可是三次的终结都是一声叹息。她说:“我善良,但不及天使;我有原罪,却并非魔鬼。我只是一个在大千世界里寻求真爱的小女子。”在这条寻求真爱的路上,玛丽莲历尽坎坷,伤痕累累。
16岁时,诺玛与邻居的儿子詹姆士·多尔蒂结婚。这是因为当时收养诺玛的格雷斯一家将前往美国东部居住,他们认为婚姻会是小诺玛的最好归宿。由于当时梦露的年龄尚小,她只能选择结婚或者被送回孤儿院。1946年,梦露结束了她的第一段婚姻。
玛丽莲·梦露嫁给第二任丈夫的时候,时年28岁。在此之前,她因成功主演了《愿嫁金龟婿》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赢得了美国棒球明星乔·迪马乔的热烈追求。结果,在对方强大的攻势之下,玛丽莲·梦露再次披上了婚纱。然而,这个曾经在美国轰动一时的婚姻却只维持了274天。
1956年,当她30岁的时候,玛丽莲·梦露又第三次走上婚姻的神坛,这一回她所嫁的男人是着名的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但是,梦露怪癖的行为和对毒品、酒精的依赖导致了婚姻的结束。
玛丽莲·梦露性感妩媚却又脆弱不堪,加上不可思议的天分,她绝非是个普通的荧幕佳人,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她。每次看到别人所写关于她的东西,她都会说“谎言!一派谎言!”
1962年6月1日,玛丽莲·梦露36岁的生日那天,着名摄影师、记者乔治·巴瑞斯到片场去拜访她,此时她正在拍摄她人生中最后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他们在8年前见过面并成了朋友,那个时候就计画出一本图文自传书。在接下来的六周里,乔治·巴瑞斯一直在拍摄并採访她。“别相信你看到的任何关于我的报导,除了我告诉你的……”她对巴瑞斯说。然后,她开始吐露她的心声。
巴瑞斯最后一次跟玛丽莲谈话是在8月3日,在谈话后的不到24小时她就被发现在公寓香消玉殒。在他们最后一次的见面中,玛丽莲还兴致勃勃地希望去拥抱生活。“我觉得我才刚刚起步。”她说。巴瑞斯深信这是一场谋杀而并非自杀让玛丽莲过早地离开人世,让自己无法把她的思想和那个夏天为她拍的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照片公之于众——直到现在。
《玛丽莲·梦露:我行我素》是一本真实的自传,收集了150张黑白和彩色照片,很多都是以前从未发表过的。最精彩的部分要数“最后的倩影”了,它记录了在圣塔莫尼卡海滩以及好莱坞北部的一幢房子里,玛丽莲天然未雕饰的样子。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走近最真实的玛丽莲·梦露,认识那个曾经叫诺玛的女孩儿,她美丽、娇媚,在大千世界里苦苦地寻求真爱。她那短暂而绚烂的一生,为荒芜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序言

早在1954年9月我作为自由摄影师在一次拍摄工作中首次认识了玛丽莲·梦露,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跟她合作出一本书。她当时正在纽约进行《七年之痒》的外景拍摄。最初的时候我本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跟拍她的日常活动,以一系列照片配上她接受採访时的言辞来完成这本书,遗憾的是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一本书了,不过,我相信您此刻正在读的这本书赋予了玛丽莲以新的生命。
在1954年初的时候,我就曾向一位编辑建议出一本关于玛丽莲的图文并茂的书,这位编辑就是已故的麦德龙集团的唐纳德·菲特而。由于玛丽莲当时已经是大红大紫、蜚声海外的明星,公众和她的冬粉都觉得有关她的读物太少,读起来不够过瘾,特别是有关她真实生活的报导和介绍更是少之又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菲特而当即就接受了我的提议并且建议照片多多益善。
我第一次看到玛丽莲的时候,是在她的身后,当时她正在摆一个电影造型。那是在曼哈顿东区上流社会聚居的61号大街的一座褐色砂石建筑里——她将身体探出窗外。当我拍下这如今已蜚声世界的美丽背影的时候,相机的快门声惊动了她,她迅速转身发现了我,笑了。我又拍了一些,我们两个都笑起来,尴尬顿时被打破了。玛丽莲确实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跟着她又採访又拍照,和她一起工作真是太棒了!
玛丽莲最让我喜欢的是她的行为举止一点都不像一个高高在上、令人不敢接近的电影明星,她很自然。虽然她当时已经28岁了,可无论是她的长相还是她做事的风格都还像个十几岁的孩子。她虽然美丽性感,但却不乏孩童的真挚。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玛丽莲对片场上的任何人都优雅友善,绝不虚伪势利。
这听起来似乎令人惊讶——就在短短几天的工作时间里我和玛丽莲竟然成了朋友。我和她都是双子座,她6月1日出生,我则是6月14日出生,并且我们还有共同的喜好。和她聊天很轻鬆,当我告诉她想和她合作出一本关于她幕后生活的书时,她考虑了一会儿,然后睁大眼睛笑着说:“行啊,为什幺不呢?找一天就开始吧!”
但直到1962年我们才得以认认真真地考虑製作这本书。之前她一直忙着一部又一部地接拍电影,并且很快成为一位耀眼的国际巨星,对于这一点我丝毫都不觉得奇怪,因为我早就料到了,我知道这一切本就是注定的,玛丽莲的绝代风华是根本不可能被掩盖住的。而在这一期间里,我也在世界各地自由自在地游历,同时在撰写我的小说。我们虽然不见面,却始终保持着电话联繫。
1962年5月,我本打算为《时尚杂誌》製作一期关于伊莉莎白·泰勒的封面故事。当时伊莉莎白正在罗马拍摄《埃及豔后》,她是第一个拿到100万美元片酬的女演员。电影的拍摄工作开始是在伦敦进行的,但是不巧的是,伊莉莎白突然间病得很重,甚至差点就死在了那里。因此,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也就是当时也雇用了玛丽莲的那个电影公司,把后续的拍摄工作从伦敦移至了罗马,原因是那里的气候温暖宜人,更有助于伊莉莎白的术后恢复,这样也使电影得以顺利地继续拍摄。然而,结果却是福克斯公司始料不及的,不仅伊莉莎白这位大明星的病情不见起色,同时整个电影的製作竟然也陷入了危机。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巨额费用使公司濒临破产;另一方面,这部影片从最初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脚本,而是边拍边写的,这就直接影响到拍摄的流畅度。就在《埃及豔后》拍摄工作陷入危机的同时,伊莉莎白的私生活方面又绯闻频传。当时,伊莉莎白虽已嫁给歌星艾迪·费舍尔,但却又与理察·伯顿有染,妻子的劈腿行为令费舍尔对于如何阻止这场婚外情感到不知所措。整个情况简直是糟糕透顶,一败涂地,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原本为伊莉莎白製作封面故事的计画自然只能中途搁浅。像逃避瘟神一样,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纽约。
回到纽约后,我有一次和《时尚杂誌》的编辑鲍勃·阿瑟顿一起吃午饭。作为自由摄影记者,我通常是靠向编辑推荐畅销的杂誌故事来维持生计的。而恰恰就在那个时段,我的朋友玛丽莲·梦露正在製造新闻:开拍她的第三十部电影,这将是她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签约以来的最后一部电影,这个时候做一期她的故事正是绝妙的时机。于是,我便向阿瑟顿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玛丽莲即将步入36岁,她的未来会怎样呢?她正在拍摄的电影片名Something's Got to Give(汉语译名为《濒于崩溃》,又名《双凤奇缘》),恰可用于诠释她现在的事业,她还能够在36岁的年龄继续出演性感美丽的年轻女郎吗?
阿瑟顿非常喜欢我的想法,立刻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们说好杂誌封面用玛丽莲·梦露的相片,内容至少要占到8至10页。这个想法让我们两人都兴奋不已,以至于连饭都顾不得吃了。阿瑟顿问我什幺时候动身去好莱坞,因为玛丽莲的那部电影已经在福克斯的片场开始製作了,我说事不宜迟,马上出发。
到达好莱坞的时候,我入住了日落大道上的日落塔公寓。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我便乘坐电影厂的豪华轿车来到了福克斯影城和着名的第14舞台,玛丽莲就是在此地拍戏的。她愿意见我吗?见了面她还能够记得我吗?大明星们每天要见那幺多人,对于前一天见过的人他们尚且难以记住,何况我们都几年未见了。
当我步入第14舞台的时候,玛丽莲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她是背对着我的。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你好,还记得我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