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梵尼拉兰

(2020-03-14 12:23:43) 百科
梵尼拉兰

梵尼拉兰

半附生兰或地生兰,具攀缘茎,肉质圆柱状,直径可超过 1.5 公分 ,节间长 7~10 公分,于节上生根,个体最大能有数公尺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梵尼拉兰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梵尼拉兰

形态特徵

叶大,二列互生,长卵形,具光泽革质叶,叶面平坦,长 10~20 公分,宽为 3~7 公分。腋生总状花序,甚短,花期二次,通常具 2 朵花,花通常大,白绿色;萼片及花瓣椭圆状倒披针形,先端反曲,凋谢快;萼片与花瓣近等大;唇瓣圆形,外侧部位偏绿,内侧喉部则为红晕般,唇瓣基部与蕊柱下部合生成管状,略 3 裂,瓣盘表面被毛状附属物;蕊柱长,无足;花粉块 2,无柄与粘盘。果实弯曲圆柱荚果状,长约 7~13 公分,常两条合生形成约 45° 夹角 ,熟时黄绿色,从内侧中隔迸裂,具香味;种子细小,黑色,径约 0.1 公分。
‧茎:地生半附生,具攀缘茎,或为假球茎,肉质圆柱状,直径可超过 1.5 公分 ,节间长 7~10 公分,于节上生根,个体最大能有数公尺长。幼时诞生于地面上,生长期间才慢慢攀附于树干上。
‧叶:叶互生,呈二列,具短柄,柄微包卷茎;叶片长 10~20 公分,宽为 3~7 公分,椭圆状披针形,叶基钝状圆形,叶尖渐尖,上下表面光滑无毛,叶面平坦,具光泽,革质。
‧花:腋生总状花序,甚短,花期二次,通常具 2 朵花,花通常大,白绿色;苞片长 1~1.5 公分,三角形;花萼长约 4 公分,宽 0.8~1 公分,倒披针形;花瓣和花萼相似,但微歪斜,唇瓣圆形,长约 3 公分,宽约 4 公分,外侧部位偏绿,内侧喉部则为红晕般,上表面红色,下表面具纵向红条纹,基部渐呈白色且与蕊柱合生成筒状,前缘向外反卷,3 裂,侧裂片半圆形,中裂片几呈圆形,先端具 2 列肉突,唇盘具一黄白色刷状附属物,由许多扇状薄片相叠合而成;蕊柱长 2.5~3 公分,无足,前端具 2 片小翅;花粉块 2,无柄与粘盘。花期 4~8 月。
‧果:果实为蒴果,弯曲圆柱状,长约 7~13 公分;常两条合生形成约 45° 夹角 ,熟时黄绿色,从内侧中隔迸裂,具香味;种子细小,黑色,径约 0.1 公分。

生长环境

生长于于全台海拔约 1,200 公尺以下原始林、竹林、溪边林缘。幼时诞生于地面上,生长期间才慢慢攀附于树干上。

分布範围

原产自印度,马来西亚及台湾。

主要价值

观赏:适合盆栽或庭院荫地栽植作观赏花卉。
药用:性味:花:香、甘、平。效用:花:治肺热咳嗽,清热解毒及作香料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